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道泉 《中国动物检疫》2022,39(10):112-117
为明确猪脾转移因子(TF)的鸡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自制的3批猪脾TF,分别以0.1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1、14日龄肉种鸡和1、7、14、21日龄肉鸡,以0.2和1.0 mL剂量肌内注射8、26周龄肉种鸡,并设立不注射对照组,共有9 800羽鸡用于临床安全性试验;将3批猪脾TF以0.1 mL剂量分别与1.0羽份新城疫病毒(NDV)活疫苗(La Sota株)联合免疫1、14日龄肉种鸡和1、7、14、21日龄肉鸡,以0.2 mL剂量分别与1.0羽份NDV活疫苗(La Sota株)联合免疫8、26周龄肉种鸡,并设立单独免疫对照组,共有6 078羽鸡用于临床有效性试验,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分别测定NDV HI抗体和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鸡群肌内注射TF后无应激反应,其精神状况、采食、饮水、粪便、注射部位反应情况均正常,剖检均未发现组织、器官病变,死淘率不高于对照组鸡群,肉种鸡产蛋情况正常;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14、21 d联合免疫组NDV HI抗体滴度和淋巴细胞SI分别比单独免疫组提高了1.1~1.7、0.243~0.632,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表明,猪脾TF对临床肉种鸡群和肉鸡群安全,并且具有增强临床鸡群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为TF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鸡毒支原体NB72株或和R株对鸡先行人工感染,然后,与无支原体感染的对照鸡同样接种NDV La Sota株,观察NDV免疫应答动态。结果,支原体感染鸡群血清和气管中的NDV血凝抑制抗体效价,虽然比未接种支原体的鸡群低.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随后,通过攻击NDV强毒,不论先前经过或未经过支原体人工感染,ND免疫鸡全部被保护,且血清中NDV HI抗体效价均大幅度升高;未经ND免疫接种的对照鸡全部发病死亡,因此,鸡毒支原体NB72株或R株感染的鸡对NDV La Sota株的免疫应答无明显改变。最后就体内试验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接种的鸡胚含毒尿囊液,经灭活、透析和浓缩后,研制出琼脂扩散(AGP)抗原。应用AGP和HI试验同步检测不同免疫状态的鸡血清样品977份。试验表明,HI抗体效价≥16的被检血清,AGP阳性率为98.5%(268/272);HI抗体效价=8的,AGP阳性率为79.3%(142/179);HI抗体效价≤4的526份血清,AGP试验均为阴性。抗原经2次冻融,或在4℃和-3℃保存10个月以上,其效价未见降低。AGP抗原可用于ND的免疫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SPF鸡检查法在检测弱毒疫苗中低剂量禽白血病病毒(ALV)污染时的核酸斑点杂交法和ELISA进行了比较。分别以10 TCID_(50)/羽份和5 TCID50/羽份ALV-A人为污染一批商品化新城疫(ND)活疫苗,将污染ND疫苗各接种10只SPF鸡,以ELISA定期检测ALV抗体并利用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液中ALV核酸。结果显示,在免疫污染疫苗后连续3周内ALV抗体全部为阴性,而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表明自免疫后两周开始就出现ALV阳性。结果提示在利用经典的SPF鸡检查法检测弱毒疫苗中ALV污染时,结合对病原核酸的检测有助于节省检测时间和降低漏检率。  相似文献   

5.
新城疫单抗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完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步研制的新城疫 (ND)单抗酶联免疫 (EL ISA)试剂盒进行了完善。以 2 .5 m g/ L 的抗 NDV腹水单抗 M2 2 包被酶标板 ,4 % FCS- PBS溶液为阴性对照 ,聚乙二醇 (PEG 10 0 0 0 )浓缩 L a Sota病毒液为阳性对照 ,P/ N≥ 2 .5为临诊样品阳性判定标准 ,对纯化的新城疫病毒 (NDV)蛋白的检出限为 2 μg/ L。用该试剂盒跟踪监测免疫鸡群中个体感染ND强毒后排毒动态 ,并平行测定血凝抑制 (HI)抗体。跟踪采集 2免疫鸡群泄殖腔棉拭和血液一一对应样品 2 317份 ,2实验鸡群棉拭样品 36 30份 ,血液样品 14 4 0份。结果表明 ,HI效价在 2~ 14之间的个体均可检出强毒 ,但 HI在 6以下的个体检出率最高 ,而排毒个体的高水平抗体是强毒感染刺激所致。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 1~ 3周 ,其中 HI抗体水平低者排毒时间相对较长 ;个体在感染后 3~ 6 d和 11~ 14 d出现 2个排毒高峰。强毒一旦侵入鸡群便可在群内巡回传播 ,长期维持下来。 HI抗体在感染初期先下降 ,然后迅速上升 ,且感染前低者上升速度较快 ,幅度亦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悬浮细胞制备的鸡新城疫-H9亚型禽流感二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BX13株)(以下简称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BX13株分别接种BHK-21和MDCK悬浮细胞,收获抗原液,制备二联灭活疫苗;采用1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进行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以0.02、0.05、0.1、0.3、0.5 mL/只的剂量接种21日龄SPF鸡,免疫后7、14、21 d采血测定NDV HI和AIVHI抗体,并于免疫后21日龄攻毒进行免疫保护试验和免疫产生期试验。结果显示: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鸡只无不良反应,疫苗吸收良好;各剂量组免疫后抗体水平均逐渐升高,免疫后21 d NDV HI效价为6.1~8.5 log2,AIV HI效价为7.5~11.2 log2;免疫后21 d,0.02 mL/只剂量组对两种毒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9/10,其余剂量组均为10/10保护。研究表明,二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以0.1 mL/只的剂量免疫SPF鸡21 d可...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血清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对鸡的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重组NDV灭活疫苗(A-Ⅶ株)对鸡进行免疫,通过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比较A-Ⅶ株与La Sota株间的血清学差异,并采用NDV标准强毒株F48E8和基因Ⅶ型强毒株JSC0804对不同抗体水平免疫鸡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抗A-Ⅶ株血清用A-Ⅶ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La Sota株抗原(P<0.01),约高1.5log2,而抗La Sota株血清用La Sota株抗原测得的平均HI抗体效价稍高于A-Ⅶ株抗原,但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2种疫苗株存在一定的血清学差异。在试验条件下,所有免疫鸡经点眼滴鼻攻毒后均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排毒现象,排毒率总体上随抗体效价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A-Ⅶ株疫苗免疫鸡血清HI抗体效价分别达≥13log2和≥14log2时可完全阻止F48E8株和JSC0804株排毒。免疫鸡排毒一般仅限于攻毒后5 d内。本...  相似文献   

8.
选取1日龄商品蛋用雏母鸡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接种ND疫苗)和试验组(接种NDV4.CTB苗),每组50只,免疫后1周、2周采取两组的血清和泪液,检测ND的抗体效价(HI抗体滴度)。结果显示:接种NDV4-CTB的雏鸡,血清ND抗体效价持续升高,并且泪液的ND抗体效价升高的快而持续。表明接种NDV4-CTB的雏鸡体液免疫和局部(哈氏腺)免疫都得到增强,有利于抵抗ND病毒的感染。CT-B对雏鸡具有抗免疫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新城疫强毒(vNDV)在免疫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抗ND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用自行建立的检测vNDV的荧光定量RT-PCR(RRT-PCR)对采自川、渝两地36个免疫鸡群的360份肛门棉拭子进行检测,同时采血测定其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结果共检出5个vNDV 阳性鸡群,每个阳性鸡群检出1例阳性样本,经病毒分离鉴定证实为NDV;36个受检鸡群HI抗体平均效价在4.5~10.1,标准偏差(SD)在0.70~3.19,变异系数在9.5%~44.3%.当SD大于2.0时,vNDV感染鸡群阳性率为50%,6(5/10),当CV大于32%6时,vNDV感染鸡群阳性率为62.5%(5/8);vNDV感染个体HI抗体效价分别为210、29,28,26,23;阳性样本RT-PCR产物经测序分析证实为vNDV F基因序列,发育进化分析显示,2株vNDV属基因Ⅶ型,3株属基因Ⅸ型.研究结果表明,RRT-PCR适合vNDV感染及传播的监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免疫鸡群是否感染vNDV可能与个体HI抗体水平高低无关,而与群体HI抗体离散度有关,SD和CV值有助于判定鸡群感染vND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猪脾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La Sota弱毒疫苗株免疫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05.17 EID50 La Sota株单独免疫(单独免疫1组)或与TF联合免疫(联合免疫1组)SPF鸡,14 d后以104.7 ELD50 F48E9株首次攻毒,设立对照1组(非免疫/首次攻毒),首次攻毒14 d后以109.1 ELD50F48E9株二次攻毒,设立对照2组(非免疫/非首次攻毒/二次攻毒)和空白1组(非免疫/非攻毒),通过淋巴细胞增殖率测定法、血凝抑制试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PHA-P SI)、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LPS SI)、新城疫(ND)抗体效价、病毒血症、排毒与主要组织的F48E9株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研制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流感(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及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D株分别接种易感鸡胚培养,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JQ902株接种DF-1细胞培养,收获病毒液,经超滤浓缩、甲醛灭活后,加入油佐剂乳化制成3批疫苗。对3批制品进行了检验,其性状检验、装量检查、无菌检验、甲醛、汞类防腐剂残留量测定均符合要求,鸡对疫苗无任何不良反应。效力检验结果显示:ND部分以20μL/只剂量免疫,血凝抑制(HI)效价达5.6~6.1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IBD部分以0.5 mL/只剂量免疫,中和抗体效价达16.0~16.4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AI(H9亚型)部分以0.3 mL/只剂量免疫,HI效价达8.7~9.0 log_2,攻毒后均能提供100%保护。试验结果证实,研制的疫苗安全、免疫效力高。  相似文献   

12.
将新城疫特异性转移因子(Newcastle disease-specific transfer factor,ND-STF)1 mL单独或与La Sota弱毒疫苗一起,分别口服和注射试验鸡,然后用MTT法检测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用La Sota疫苗免疫鸡,同时口服或注射0.1、0.5、1 mL 3种不同剂量的ND-STF,然后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病毒HI抗体效价.在使用ND-STF后第5天,试验组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达到高峰,刺激指数(stimulation index,SI)可达1.68~1.71,对照组的SI值为1.24~1.34,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鸡的HI抗体效价(log2X)在免疫后第28天达到高峰,口服或注射ND-STF 3种不同剂量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10、9.25、10和6.3、9、8.3,使用ND-STF各组与未使用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口服的效果更好.表明ND-STF能够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ND抗体水平鸵鸟对NDV强毒的抵抗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新城疫(ND)HI抗体水平的5只鸵鸟进行新城疫病毒(NDV)感染试验,HI抗体效价(Log2)和3Log2以内的3只鸵鸟均表现ND的的典型症状的病变,4Log2的鸵鸟耐过NDV的侵袭,5Log2的鸵鸟未表现任何症状。这表明当鸵鸟的ND HI抗原体水平≤4Log2时应及时接种ND疫苗。  相似文献   

14.
将减蛋综合征(EDS-76)H株和新城疫(ND)La Sota弱毒株分别接种鸭胚和鸡胚,收获胚液(HA价分别达2~(15)和2~(11)以上),福尔马林灭活后配制成EDS-ND二联油佐剂灭活苗。经无菌与安全性检验,免疫效力测定和田间应用结果表明,该苗安全性良好,于蛋鸡开产前1个月左右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羽,免疫后21天HI抗体效价均达1:2~(10)以上,免疫期达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3):114-116
为了解河北进口种鸡群禽白血病病毒(ALV)及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感染情况,对实验室留存的2011—2013年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法国的15批进口种鸡的血清样品450份,通过ELISA方法进行ALV-A、B亚群和REV的抗体检测。结果共有8批28份样品为ALV-A、B亚群抗体阳性,群体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2%;未检出REV抗体阳性样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进口种鸡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禽白血病病毒A、B亚群抗体阳性个体。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60羽14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羽。对照组颈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试验I组颈部皮下注射用10%黄芪多糖(APS)溶液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试验Ⅱ组颈部皮下注射用10%淫羊藿多糖(EPS)溶液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分别于免疫后第10、20、30、40天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试验用药鸡血清中HI抗体效价比对照鸡明显提高,而且雏持时间延长。此外,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与HI抗体效价有相应的消长趋势。由此可见,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者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ELISA、病毒分离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江苏某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的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ALV-A/B和ALV-J抗体以及病原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配套系母本群泄殖腔拭子p27抗原阳性率为40.6%,ALV-A/B抗体阳性率为3.8%;父本群泄殖腔p27抗原阳性率为24.4%,ALV-J抗体阳性率为19.4%;细胞培养物IFA检测显示父本分离株JS12JD03能与J亚群特异单克隆抗体Je-9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产生绿色荧光,而母本分离株JS12JD01和JS12JD02则无;gp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母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1属于A亚群、JS12JD02属于B亚群,父本鸡群分离株JS12JD03属于J亚群ALV,提示了该地方特色蛋鸡亲本群存在A、B、J亚群AL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44-1950
为研究猪脾转移因子(TF)对禽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和琼脂凝胶扩散沉淀(AGP)试验方法测试了TF分别与鸡新城疫(ND)病毒活疫苗、禽流感(AI)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灭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活疫苗联合接种SPF鸡后抗体效价(log2x)动态变化(共4个试验组),同时运用ELISA法评估了所采用免疫程序(上述前3种疫苗与TF同时接种后第7天,进行上述第4种疫苗与TF的联合接种)对SPF鸡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的影响(试验组5),于接种上述第4种疫苗后的7,14,21,28,35,42d检测细胞因子,均设立对照组(上述禽疫苗单独接种)和空白组(非疫苗接种)。结果显示,接种后7,14,21,28,35,42d,试验组的ND血凝抑制(HI)、AI HI、IB HI和IBD琼脂扩散沉淀(AGP)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1~1.4,1.0~1.3,0.7~1.4,0.9~1.6;试验组的IL-2、IFN-γ和IL-4浓度分别于接种后7,14,21d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各组的IL-10浓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TF可增强NDV活疫苗、AIV灭活疫苗、IBV灭活疫苗和IBDV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山东省山鸡和鹅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流行情况,从德州平原、潍坊临胸等地区无菌采集262份山鸡血清,701份泄殖腔棉拭子(山鸡棉拭子362份、大白鹅鸡棉拭子168份、郎德鹅棉拭子171份),利用IDEXX公司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62份山鸡血清中ALV-J只有2份抗体阳性,而ALV-A/B抗体阳性6份,但在362份棉拭子中p27抗原阳性率却高达26.5%。大白鹅和郎德鹅棉拭子p27抗原检测全为阴性。本研究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了山东地区山鸡和鹅的ALV的感染状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估某些批次的禽白血病病毒(ALV)抗体商品化 ELISA检测试剂盒在检测鸡群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的可靠性,使用同一批次试剂盒,对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达标(<1%)的A类鸡场及往年ALV-A/B抗体检测阳性率不达标(>1%)的B类鸡场所送检样品进行初检,在A类鸡场初检阳性样品中挑选S/P值最高的8份阳性样品,在B类鸡场初检阳性样品中挑选S/P值最高的40份样品,再使用相同批次的试剂盒将每个初检阳性样品做3个孔的重复检测,并以上述48份样品为一抗同时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系统比较了IFA和ELISA 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发现,A类鸡场初检为阳性的8份样品经复检和IFA检测均变为阴性;B类鸡场4份样品(4/40)ELISA复检和IFA结果均变为阴性,36份样品(36/40)ELISA复检仍为阳性,但其中20份呈IFA阳性,16份呈IFA阴性,结果表明某些批次的试剂盒在特异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提示,相关企业在进行大批量样本检测时,ELISA阳性样品需结合IFA进行结果判定,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