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发生酸化,对COD和NH_4~+-N去除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文章试验了两种改进方案,分别是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AN)和厌氧消化液中添加猪场废水原水(RW)。考察了不同改进方法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SBR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相比,AN和RW组对COD去除率分别提高60.2%和102.6%,总无机氮(TI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1%和73.3%,RW组的改进效果最明显。3个反应器中主要氨氧化细菌(AOB)是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其对照(CG)组(7.9%)和AN组(4.2%)的相对丰度高于RW组(0.79%);RW组富集的氨氧化菌(AOB)相对丰度小于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这些可解释CG组和AN组出现亚硝酸积累,而RW组没有出现亚硝酸盐积累。只有AN组出现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富集但相对丰度比较低(Candidatus_Brocadia=0.05%)。AN组厌氧氨氧化菌相对丰度低于高效的自养脱氮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进行了pH值及加碱量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好氧处理影响实验,并分析了实际工程中设施建造投资和运行中加碱的成本.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在6.0 ~7.0范围,pH值每上升0.5个单位,氨氧化速率提高约1倍.pH值从6.0增加到7.5,氨氧化速率提高接近3倍.加碱量从0.4增加到1 ...  相似文献   

3.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在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时,存在着能耗高、脱氮效果差、需要补充碳源、投加碱等缺点。与传统方法相比,厌氧氨氧化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因具有不需供给有机碳源、无需供氧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厌氧氨氧化反应机理、厌氧氨氧化工艺优点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影响因素(温度、pH值、溶解氧、有机物、基质抑制),重点介绍了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难点,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批式厌氧消化试验加试验模拟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处理奶牛场养殖污水。研究了该组合模式对奶牛场养殖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讨论了对化学需氧量(COD),NH4+-N,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原因。厌氧消化停留时间分别为3,6,9,12,15,18 d;试验模拟SBR工艺周期为12 h。试验表明在厌氧消化9 d时,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2.1%和96.9%,接近最大去除潜力,剩余的主要为难降解COD。在试验模拟SBR活性污泥条件下,好氧段对于厌氧消化时间在0~9 d内的厌氧消化液的NH4+-N去除效果比较好,最高可以达到97%。厌氧-好氧组合除氮除磷的效果是较理想的,去除率均达到近90%。在厌氧消化3~9 d内,好氧段12 h,能够将奶牛场养殖污水原水的TN含量从731 mg.L-1降解到99 mg.L-1,TP含量从66 mg.L-1降解到7 mg.L-1。如果厌氧消化时间过长,超过9 d,厌氧消化液碳氮比值很低,对厌氧消化液好氧后处理带来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养殖污水沼气工程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CRI系统表面易积水、喷头易堵塞和布水均匀性难控制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工程实例,以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为原水,分析适宜于处理高氨氮废水的CRI系统新型布水方式。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强化CRI系统布水方式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在日处理原水40 t,氨氮为250-350 mg·L-1,COD为650-1000 mg·L-1的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84.5%-90.4%;COD去除率为89.5%-91.4%,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6.
Cu2+在猪场废水中含量较高,其毒性作用往往会严重影响猪场废水的处理效果。为了加强重金属离子对猪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试验探讨Cu2+对猪场废水SBR处理系统的影响。在确定去除COD最优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曲线拟合确定Cu2+对SBR的临界胁迫浓度分别为2.994mg/L(按COD排放标准)和4.956mg/L(按Cu2+排放标准),且镜检发现胁迫浓度下SBR微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两阶段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处理猪粪厌氧消化液耗时、耗碱、难以达到工业化大量污水处理的需求问题,进行了连续闭式循环氨脱除工艺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起始氨氮质量浓度为(1 444±37)mg/L的猪粪厌氧消化液,在气流量为530 L/h、液流量为445 m L/h、气液比为2 036条件下,氨氮脱除率可达(66.81±0.24)%。经RSM优化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分析和预测该工艺及系统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液的氨氮去除结果。所选自变量对于氨氮脱除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液比、液流量、气流量。研究结果可为猪粪厌氧消化液的连续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AF(厌氧生物滤池)+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对屠宰废水的处理效果,为屠宰废水处理提供一种科学经济有效的方法。AF+SBR组合工艺以3L/T的流量进水,总HRT为24h,厌氧12h,好氧12h,曝气量保持在30L/min,对屠宰废水的CODcr,NH4+-N,TP,TKN(凯氏氮)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ODcr,NH4+-N,TP和凯氏氮去除率分别可达90%,95%,70%,90%,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了农田灌溉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猪场废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具有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虽然其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但在后续好氧处理中更难为微生物生长利用。本文采用常规的SBR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重点考察SBR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可行性,以期为猪场废水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探索出一条经济高效的厌氧发酵-兼氧/好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pH值对猪场养殖废水常温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立龙  张颖  李传举  代英杰  韩雪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0):181-185,166
为实现高氨氮猪场养殖废水高效脱氮处理,针对猪场废水中尿素(主要源于猪尿液)水解过程伴随着污水pH值的变化现象,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某猪场养殖废水,在常温(20℃)、非限制溶解氧的条件下,考察了pH值、曝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和短程硝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在7.0 ~9.5范围内亚硝酸盐积累率在75%~80%之间;长时间曝气并未对短程硝化造成影响;高质量浓度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与进水pH值、游离氨(FA)及游离亚硝酸(FNA)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氧化塘深度对猪场厌氧消化液后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试装置对3个不同深度氧化塘处理猪场厌氧消化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为21.9℃,停留时间在80 ~110天,进水负荷为0.05 m3·m-2d-1的条件下,氧化塘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CODcr,TP的去除率分别为50%,40%.硝化作用和藻类的吸收是氧化塘去除NH4-N的主要方式,沉淀作用则是CODcr和TP的主要去除方式,在较长停留时间下,微生物对于溶解性CODcr的分解和同化也能提供一定的去除效果.当平均气温为21.9℃,在表面负荷为0.05 m3·m-2d-1的条件下,有效深度为0.3m和0.7m的氧化塘面积去除负荷分别为1.41 g·m-2d-1,1.49 g·m-2d-1,容积去除负荷分别为4.7g·m -3d-1,2.8g·m-3d-1.虽然较深氧化塘具有较高的面积去除负荷,但较浅的氧化塘却有更高的容积去除负荷.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氨氮吹脱回收工艺处理厌氧消化液的工程化应用,针对投碱量较大、吹脱时易产生泡沫和能耗较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厌氧消化液氨氮吹脱回收整体处理工艺装置。该整体处理装置由高效预处理单元、p H值调节单元及氨氮吹脱与回收单元3个功能单元组成,采用了低耗逆流循环吹脱方法。完成设计后在京郊沼气站进行了中试装置示范搭建,并于2015年8月—11月中旬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投加22 g/L生石灰时厌氧消化液pH值可达到运行要求值(10.5以上),并且在水温和气液比分别为(30.7±2.5)℃和960时,氨氮去除率可达(55.8±2.2)%。研究发现虽然投加石灰干粉具有简便性,但是利用率较低,采用投加石灰浆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投加干粉的缺陷,可减少7.5 g/L的投加量。同时研究发现不同厂商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的含量差别较大,提升厌氧消化液pH值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并分析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建议投碱量。该整体处理装置在常温和低气液比(0~1 000)条件下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氨氮脱除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厌氧消化液对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活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赵京音  姚政 《中国沼气》1994,12(2):15-18
用厌氧消化液处理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液对土壤中的Cu有强活化作用,对Mn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对Zn的活化作用很弱。当土壤pH高于厌氧消化液时,厌氧消化液对Fe有很强的活化作用;反之,厌氧消化液中的Fe进入土壤固相。厌氧消化液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活化可能以螯合作用为主,氧化还原作用为辅。这种活化作用及其自身所携带的微量元素可能对刺激作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混凝工艺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有机物及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混凝法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出水有机物质的工艺及条件优化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CODcr,SS的去除率评价混凝工艺效果。实验首先进行混凝剂以及助凝剂的筛选,然后进一步考察了特定混凝剂以及助凝剂的优化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其他混凝剂以及助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比较优化的组合;2.水力条件是影响混凝效果的关键因素,最佳搅拌速度为250~300 r.min-1左右;3.用Ca(OH)2调节pH值为8.6,PAC投加量为2.0~2.5 g.L-1,CPAM投加量为40~50 mg.L-1时效果较优,去除率分别为82.9%与94.78%。因此,混凝沉淀法能有效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中的CODcr和SS,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沼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沼液,沼液成分复杂,已成为限制厌氧消化工程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其处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试验采用H_2O_2作为氧化剂,研究H_2O_2对餐厨垃圾沼液COD的氧化去除效果及预处理后对厌氧消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过氧化氢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的影响。之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沼液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程度为:初始pH值过氧化氢投加量氧化时间。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60.00 g·L-1,初始pH值为3.5,氧化时间为50 min时,COD去除效果最佳,达到48.37%。沼液经H_2O_2预处理后回用于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系统未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UASB厌氧+电催化氧化+碟式反渗透(DTRO)+MVR蒸发组合工艺,对高氨氮渗滤液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首先采用UASB厌氧去除渗滤液中的易降解有机物,渗滤液COD去除率达到70%;再利用电催化氧化去除氨氮,降低废水含盐量;最后采用DTRO对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膜滤清液水质满足回用标准。膜滤浓缩液采用MVR蒸发干燥技术转化为盐泥填埋。该工艺设计合理,各工艺段对特征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无浓缩液回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山东文登东来养猪场采用厌氧消化+A~2/O+氧化塘污水处理工艺对养猪场的粪污水进行处理,最后实现污水的农田灌溉和达标排放。笔者通过对工程运行的连续监测,研究分析猪场粪污水在各处理单元中有机物浓度降解和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IC反应器处理猪场粪污水,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39%。而在A~2/O处理阶段,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达82.64%。经氧化塘后出水中COD和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198.01 mg·L~(-1),45.5 mg·L~(-1)。整个污水处理系统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2%,95.44%,该系统运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SBR处理猪场沼液运行工况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场废水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具有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等难降解有机物,虽然其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但在后续好氧处理中更难为微生物生长利用.文章拟通过SBR处理猪场沼液运行工况优化研究,以期改进处理效果,为规模化猪场沼液达标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食品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常温下处理食品废水的中试研究,考察其运行情况及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ABR对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常温条件下(20℃~35℃),ABR反应器对食品废水的COD平均去除率为86%,色度去除率为30%~69%。以ABR作为产甲烷相反应器能够有效处理食品废水,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高氨氮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絮凝沉淀-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对高氨氮厌氧消化液的后处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4516 mg·L^-1时,SBR出水COD可降为1752 mg·L^-1,去除率达到61.2%;絮凝沉淀出水COD浓度为1189 mg·L^-1,去除率为32.1%;Fenton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出水COD浓度分别为452和216 mg·L^-1,去除率分别为61.7%和52.7%.当进水NH3-N浓度2162 mg·L^-1时,SBR出水NH3-N浓度降至13.8 mg·L^-1,去除率为99.4%,NH3-N主要在该段去除.整个组合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和99.9%,达到了很好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