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微藻处理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slis)、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4种单一微藻以及不同比例混合微藻对猪场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筛选可高效降解猪场沼液污染物并具有产蛋白和油脂潜力的微藻藻种,探讨其对不同稀释浓度沼液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沼液原位富集筛选,分离获得4株微藻,分别命名为CS-1、CS-2、CS-3和CS-4,分析不同微藻的生长及油脂、蛋白质产率。结果表明:藻株CS-3的生物量产率、蛋白产率、油脂产率和细胞内油脂含量均高于其余藻株(P<0.05),因而选取藻株CS-3为目标藻株,经过18S rDNA鉴定属于小球藻属(Chlorella sp.);比较不同微藻对沼液的处理效果,藻株CS-3对硝酸盐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94.5%、90.0%、94.8%和46.1%;在光照强度3000lux、温度25℃、曝气强度2.0L/min的条件下,CS-3对6倍和4倍稀释的猪场沼液处理效果较好,经过10 d处理,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6.4%和94.4%,氨氮的去除率为98.4%和98.2%,总磷的去除率为100%和96.2%。以上表明,小球藻CS-3在沼液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且其对沼液的净化效果受沼液稀释倍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合菌以不同比例分别与小球藻、卵囊藻、莱茵衣藻和斜生栅藻进行混合建立菌藻共生系统,以此系统来处理猪场废水,分别测定处理后废水的COD、TN、NH4+-N、TP等指标,并与对应单一微藻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菌藻共生系统对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优于单一微藻,其中斜生栅藻菌藻比1:35组在去除猪场废水COD、TN方面效...  相似文献   

4.
总固体浓度对猪粪水快速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中温(30℃)条件下不同总固体(TS)浓度对猪粪水快速厌氧发酵的影响,以期获得猪粪水快速厌氧处理的最佳TS浓度和发酵时间,试验采用厌氧发酵方法共设3个TS浓度(4%,处理1;5%,处理2;6%,处理3)处理,发酵8 d,测定沼液TS浓度、pH值、产气量和全氮、全磷、全钾、甲烷含量。结果表明:在发酵的前4 d,处理1,2,3的产气量分别达到总产气量的87.5%、87.9%和83.3%,处理3的甲烷含量最高,但与处理2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的前4 d,各处理沼液pH值下降幅度随粪水TS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整个厌氧发酵期间,各处理粪水TS浓度的变化与有机质变化趋势相似,发酵对各处理沼液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物料的TS浓度为5%时,发酵4 d适合猪粪水的快速厌氧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5.
卿悦  李廷轩  叶代桦 《草业学报》2020,29(1):203-210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过量的氮易随渗漏、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矿山生态型水蓼为前期试验筛选的氮磷修复植物,明确根系形态变化对无机氮处理的响应特征可以为矿山生态型水蓼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采用砂培试验,以氮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铵态氮浓度(25、50、75 mg·L-1)和硝态氮浓度(25、50、75 mg·L-1),研究了矿山生态型水蓼植株氮积累以及根系形态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均在供氮50 mg·L-1时达到最大值。供氮浓度为50和7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矿山生态型水蓼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表现为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减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在供氮50 mg·L-1时最大。在供氮为2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形态各参数表现为铵态氮处理大于硝态氮处理,在供氮50和75 mg·L-1时则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大于铵态氮处理。适宜浓度硝态氮能促进矿山生态型水蓼的生长和侧根发育,从而促进对氮素的吸收。而铵态氮浓度过高会抑制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系生长,但并不抑制其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能力,这可能与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的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碳酸氢铵(NH4HCO3)作为氮源时,不同浓度的氮和氮磷比(N/P)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液中添加氮(N)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 mg/I,的碳酸氢铵(NH4HCO3)和磷(P)质量浓度为0、3、6 mg/L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进行双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添加N 50 mg/L、P 3 mg/L时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吸光度(OD)值和单位体积叶绿素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然后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试验,分别添加N浓度为40、50、60 mg/L,和P浓度为2、3、4 mg/L,结果表明,添加N 50 mg/L,时小球藻的各种生长指标高于N40 mg/L和N 60 mg/L组(P<0.05),其中N 50 mg/L、P 3 mg/L,组合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NH4HCO3作为N源、NaH2PO4作为P源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N、P浓度分别为50 mg/L,和3 mg/L,N/P为16.7:1.  相似文献   

7.
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土壤中过量的氮易随渗漏、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矿山生态型水蓼为前期试验筛选的氮磷修复植物,明确根系形态变化对无机氮处理的响应特征可以为矿山生态型水蓼对氮素的吸收积累机理提供一定理论基础。采用砂培试验,以氮磷富集植物矿山生态型水蓼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铵态氮浓度(25、50、75 mg·L~(-1))和硝态氮浓度(25、50、75 mg·L~(-1)),研究了矿山生态型水蓼植株氮积累以及根系形态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均在供氮50 mg·L~(-1)时达到最大值。供氮浓度为50和7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生物量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矿山生态型水蓼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表现为铵态氮处理高于硝态氮处理。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减小;随着硝态氮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水蓼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均在供氮50 mg·L~(-1)时最大。在供氮为25 mg·L~(-1)时,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形态各参数表现为铵态氮处理大于硝态氮处理,在供氮50和75 mg·L~(-1)时则表现为硝态氮处理显著大于铵态氮处理。适宜浓度硝态氮能促进矿山生态型水蓼的生长和侧根发育,从而促进对氮素的吸收。而铵态氮浓度过高会抑制矿山生态型水蓼的根系生长,但并不抑制其对氮素的吸收积累能力,这可能与矿山生态型水蓼根系的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狐尾藻综合治理规模养殖场污水的原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上虞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的狐尾藻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经半年施工及7个月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6月中旬,浙江省有关部门通过调研狐尾藻综合治理技术,在查看现场,听取汇报后,作出全面推广狐尾藻治污技术的建议。1狐尾藻特点狐尾藻根系泌氧,具有强化湿地微生物的作用,且有利于水体生物生长;具有超强的氮磷吸收能力:每公顷狐尾藻湿地每年可吸氮1-2 t和磷100-  相似文献   

9.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生物工程处理技术虽取得较好效果,但仍存在投资成本高、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等问题,且其副产物又有二次污染的风险。近年来,利用狐尾藻处理养殖污水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狐尾藻处理养殖污水及其饲料化、肥料化等资源化利用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狐尾藻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条件,其在养殖污水中氮磷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重金属吸附方面的作用原理、应用方式和效果,并对其应用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狐尾藻在养殖污水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获得适合大规模生产虾青素的藻株及适宜其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培养基,研究比较了3个不同品系的雨生红球藻H2、H3、H4在4种不同培养基BBM、BBM+1 g/L Na AC、SM、BG11中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情况。结果表明:SM有利于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而在相同培养基中,生长速度为H3H2H4。在所有试验组中,藻株H3在培养基SM中营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最快,在培养基BBM+1 g/L Na AC中虾青素含量(2.17%)和虾青素产量(30.1 mg/L)最高,分别为其他试验组的1.16~4.72倍(P0.05)和1.18~6.28倍(P0.01)。因此,藻株H3比较适宜作为大规模培养的藻株,其最适生长繁殖和虾青素积累的培养基分别为SM和BBM+1 g/L Na AC。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猪场沼液处理的好氧反硝化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 16 株好氧反硝化菌,其中菌株 ZH-14 的总氮(TN)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 50.73%和 99.99%。该菌株经过平板形态观察、功能基因和 16S rDNA 基因分析,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结果表明:菌株 ZH-14 在硝酸钾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时,48 h 后硝酸盐氮与 TN 的降解率分别为 100%和41.76%;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培养时,亚硝酸盐氮降解率为 99.24%;以氨氮为唯一氮源培养时,氨氮的降解率达 94.1%;使用菌株 ZH-14 处理畜禽沼液,当其接种终浓度为 107 CFU/mL 时,经过 48 h 处理,氨氮、硝酸盐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 54.4%、97.7%和 77.9%。综上表明,菌株 ZH-14 具有较强的反硝化和处理猪场沼液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锦鲤配合饲料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微藻,包括杜氏盐藻(4、8、12 g/kg)、小球藻(6、12、18 g/kg)、雨生红球藻(4、8、12 g/kg)、螺旋藻(12、24、36 g/kg),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制成9种试验饲料和1个锦鲤配合饲料对照组分别饲喂锦鲤,每组试验3个重复,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配比微藻对锦鲤的生长、体色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微藻可促进锦鲤生长,改善锦鲤体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室内绿狐尾藻湿地系统对高氨氮废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红兵  何洋  李红芳  刘锋  张树楠  王迪  肖润林 《草业科学》2016,33(11):2189-2195
本研究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系统为对象,分析绿狐尾藻湿地系统中NH_4~+-N的去除规律及氮质量平衡。结果表明,试验第28天,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水体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6.1%和77.7%,NH_4~+-N去除率分别为89.8%和78.8%。根据氮质量平衡得出,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分别有14.7%和30.2%的外源NH_4~+-N直接被底泥吸附,25.3%和11.0%转化成底泥NO_3~--N,29.7%和12.7%被绿狐尾藻直接吸收利用,14.0%和23.3%残留在水体,剩余16.3%和22.8%可能被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绿狐尾藻对氨氮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为其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 sulfate)对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微量稀释法潮定的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sulfate)对4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茵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剐为0.2~O.8mg/k和0.8~1.6mg/k。2MIC硫酸粘杆菌素对4株大肠杆菌作用2h后。l000倍稀释去除药物。硫酸粘杆菌素对4株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在1.062-2.017h之间。64、32、16、8、4、2MIC硫酸粘杆菌素对大肠杆菌CMCC44103作用2h后。l000倍稀释去除药物。硫酸粘杆菌素PAE的平均值分别为0.517、2.487、2.037、1.727、1.467、1.057h。PAE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畜禽养殖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试验设置了不施用氮肥的空白对照组(CK)、常规施肥组(CF)和N20%(N2)、N40%(N4)、N60%(N6)、N80%(N8)、N100%(N10)、N120%(N12)、N140%(N14)、N160%(16)、N180%(N18)、N200%(N20)10个不同量猪粪沼液施肥组,探索了施用不同量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氮对杂交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施肥(CF)组和沼液(N20%-N200%)施肥组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以常规施肥的CF组为参照,除N2和N4沼液施肥组株高显著降低(P〈0.05)外,各沼液施肥组株高、有效穗个数和分蘖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糙米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沼液施肥组秸秆产量整体呈线性增加,N18施肥组秸秆产量与CF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另外,除N2、N10和N12组外,其他各沼液施肥组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F组(P〈0.05);随着沼液施肥量的增加,沼液(N20%-N200%)施肥组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N18和N20施肥组蛋白质含量与CF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CK组和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直链淀粉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猪粪沼液N120%施用量基本能够达到常规尿素的肥效,且超量施用至N200%替代尿素,籼稻仍长势良好;同时,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籼稻籽粒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NAA(0.5 mg/L、2.0 mg/L、3.5 mg/L)、IAA(0.5 mg/L、2.0 mg/L、3.5 mg/L)和蛋白酶解物(0.05 mL/L、0.20 mL/L、0.35 mL/L)为影响因素,配制9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小球藻10 d,测定其生长和生化指标,研究小球藻培养基中添加NAA、IAA和鱼肉蛋白酶解物对小球藻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NAA、IAA和蛋白酶解物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能有效地提高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比生长速率。4组(NAA 0.5 mg/L、IAA 3.5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和6组(NAA 2.0 mg/L、IAA 2.0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生长速率优于其他7组。3因素对小球藻生化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对小球藻生化指标的影响大小均为蛋白酶解物>IAA>NAA。从各处理间的比较来看,小球藻较高的酶活力和较低的MDA含量均为8组A3B3C2和4组A1B3C3,9组A1B1C1酶活力较低且MDA含量较高。从各因素的最优水平来看,小球藻生化指标的最优组合为A3B3C3,即NAA浓度为3.5 mg/L、IAA浓度为3.5 mg/L、蛋白酶解物0.35 mL/L。  相似文献   

17.
以羊草品种"吉生四号"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0.5mmol/L、1mmol/L、2mmol/L、4mmol/L和8mmol/L)下羊草幼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旨在揭示羊草对氮养分梯度的响应规律,为优化羊草水培条件提供支撑。结果表明:羊草单株总生物量与株高、叶宽、叶片数和分蘖数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不同氮水平对羊草株高、茎节数、根长、分蘖数、叶片数、叶宽、生物量等性状有显著影响,随着氮浓度的升高,相关形态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生物量、叶宽、分蘖数最为敏感。与此同时,氮浓度对幼苗谷铵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天冬酰胺合成酶活性有显著影响,随着氮浓度的升高,相关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氮素浓度为4mmol/L时相关酶活性最高。经过关联分析得出以氮素浓度为4mmol/L时,羊草幼苗综合表现和酶活性最优,推荐为羊草幼苗期最适氮浓度。  相似文献   

18.
以甘农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外防雨网室盆栽营养液砂培法,以混合氮NO_3~--N:NH_4~+-N1:1为氮源,研究了5个供氮水平0、105、210、315、420 mg/L对紫花苜蓿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地上部分及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NO_3~--N/NH_4~+-N混合氮能够促进紫花苜蓿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氮素浓度为315 mg/L最能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该浓度下,与对照相比,株高和地上生物量最高可分别增大169.39%和333%。根系的最适浓度在氮素浓度210 mg/L,根重、根长和根尖数最高可分别增大570.83%,161.79%和343.82%。NO_3~--N/NH_4~+-N混合氮素浓度105 mg/L处理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株高的促进作用高于氮素浓度420 mg/L处理,对地上生物量累积的促进作用则相反。苗期供氮主要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现蕾期供氮主要促进株高和生物量的累积。因此,对紫花苜蓿生长最适NO_3~--N/NH_4~+-N混合氮浓度为210 mg/L。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种微藻即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的能力。将猪场废水稀释为3个不同浓度组,G1组(100%废水)、G2组(50%废水)、G3组(25%废水),分别加入等量蛋白核小球藻,分析其对猪场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猪场废水浓度为50%时(COD、TN和TP分别为296 mg/L、64 mg/L和7 mg/L)具有最佳效果;微藻生长浓度前2 d和4 d分别达到0.029 g/L和0.016 g/L,对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0.07%、79.69%和87.14%。说明蛋白核小球藻对稀释50%的猪场废水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沼液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华  郭彦军  李智燕 《草地学报》2011,19(6):939-942
在盆栽条件下,设置4种沼液灌溉量,即0(对照),667,867和1133mL·kg-1土,研究了沼液灌溉对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分蘖数、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养分吸收性能、土壤理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灌溉量为667mL·kg-1土时,黑麦草的分蘖数和地上生物量均增加140%以上,地下生物量下降,导致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黑麦草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增加250%,16%,50%。沼液灌溉量继续增加时,分蘖数、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无进一步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随沼液灌溉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土壤pH值因沼液灌溉而下降。沼液灌溉后土壤脲酶活性提高,脱氢酶活性下降,但不同灌溉量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黑麦草对过量沼液灌溉有一定耐受性,但从生产和环境安全的角度考虑,667mL·kg-1土的沼液灌溉量即可满足其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