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油酸菜油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其品质可与茶油、橄榄油等高级食用植物油媲美,对于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不足、促进油菜产业升级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在高油酸油菜方面的研究动态及应用情况,同时对油酸的遗传特性、高油酸油菜选育途径(小孢子培养、远缘杂交、诱变和转基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食用植物油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及四溴双酚A(TBBPA)的污染特征,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源-串联质谱法(LOQ为0.004~0.04μg/kg),检测了北京市售7种最主要食用植物油中HBCD及TBBPA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中∑HBCD(3种同分异构体总量)和TBBPA的浓度水平分别为LOQ~0.349μg/kg和LOQ~0.222μg/kg,检出率分别为56.25%和50%,污染水平显著低于国内外其他研究报道。利用暴露限值(MOE)方法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HBCD和TBBPA的暴露限值分别为78 000.28和126.29,高于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建议的8和10,表明北京市售食用植物油中HBCD和TBBPA的污染水平和膳食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转基因作物成分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近年来LAMP技术在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海波  张英 《中国棉花》2017,44(12):11-13
在棉花种子的监管中,大量的样品需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建立快速、准确、低成本的转基因成分筛查方法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我国棉花种子市场和转基因棉花安全生产证书发放情况,建立了棉花种子中转基因成分快速筛查策略,并对市场上销售的棉花品种种子转基因特征特性纯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联合使用CaMV 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Bt基因等3个元件的检测,可完成对棉花种子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筛查,检测灵敏度为1 g·kg-1;单用Bt基因可对抗虫棉种子的转基因特征特性纯度进行快速检测。本研究建立的筛查方法,可对棉花种子中转基因成分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原农业部公告第410号、第989号和第1693号内容,比较3份公告对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适用范围和申请材料的要求,并根据现行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标准》,分析了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中特异基因成分和转化体成分的检测规定。通过比较分析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安全评价检测制度变化,我们发现转基因抗虫棉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申请程序已逐步简化,且转基因棉花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的标准体系也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D)对北京市4家超市销售的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7类植物油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进行检测,结果显示7类食用植物油样品多环芳烃(PAHs)污染较为普遍,∑_(16)PAHs中芴、菲和艹屈检出率最高。∑_(16)PAHs在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中平均浓度为:芝麻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调和油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_8PAHs/∑_(16)PAHs的比值为0.08~0.32。7类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潜在致癌风险为:花生油葵花籽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通过PAHs的健康风险评估可知,北京成年居民通过食用植物油摄取PAHs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 35S启动子,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 Ready Soybean(RRS)和Btl76 Maximaizer的特异性DNA片段,判断大豆和玉米加工产品中是否含相应转基因成分.在1份豆粕和豆腐样品中检测到了RoundUp Ready大豆特异性的498 bp片段,而在玉米粒样品中检测到了Btl76特异性转基因成分.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到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  相似文献   

8.
以若干定性PCR方法部颁标准对含有0.5%的4份不同转基因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先以通用元件标准中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对混合样品进行初步定性PCR筛选。结果表明,4份样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Bt基因特异性标准检测表明,3#和4#样品含有转基因抗虫水稻成分。构建特异性标准PCR检测表明,2#、3#和4#样品含有转基因GTS-40-3-2大豆成分。以MON810、Bt176、NK603转化体事件标准进行品系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证实:1#和4#样品中含有Bt176转基因玉米成分;3#样品中含有Mon810转基因玉米成分;4份样品中均不含NK603转基因玉米成分。说明农业部颁布的定性PCR方法标准能满足于对多种转基因混合样品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大豆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来源,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基因大豆占市场供应比例很大。为明确流通市场上的豆制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推动对转基因原材料、转基因加工成品的有效监控,在豆制品的转基因监测过程中,首先需建立快速准确地检测方法,本文从国内市场大豆制品的消费、监测情况及转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转基因豆制品检测方法的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重PCR结合DHPLC技术,建立了高通量快速筛选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食品的方法,确立了转基因大豆品系鉴定方法.该筛选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078 ng· μL-1,质粒检测灵敏度为1 × 103拷贝·μL-1.利用该方法对转基因大豆GT-40-3-2、Mon89788、A5704-12和大豆食品曲奇饼干、含大豆的调味粉、干豆腐及非转基因黑大豆进行验证,效果良好.所建立的PCR-DHPLC检测方法能同时快速准确的检测大豆及加工食品中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1.
现场快速检验(point of care test,POCT)是实现转基因基层监管必要的技术手段,在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传感器为转基因成分简单、快速和低成本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目前大量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还处于方法学研究阶段,研究者需要着重将生物传感器技术与分析设备集成,开发小型化的便携式检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转基因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CaMV35S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和探针,利用这些引物和探针,采用先定性后定量的方法对6份大豆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有两份样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其转基因成分含量分别为1.4%和0.4%.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重荧光PCR快速筛查作物中转基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批准进口的和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的序列分析发现,除DAS40278-9和BLVA430101外,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Ac基因和pat基因覆盖了21种玉米转基因转化体。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反应体系优化、灵敏度测试、适用性测试等实验,建立了基于4个通用筛选元件及zSSIIb内源基因的五重荧光PCR和基于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二重荧光PCR检测转基因成分方法体系。方法参数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达到0.05%。同时,此方法体系不仅适用于转基因玉米成分筛查,对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进行转基因成分筛选鉴定也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自 2 0 0 2年 3月 2 0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三个配套规章实施后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收到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 5家境外研发公司 1 8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 ,其中转基因大豆 1份、转基因玉米 8份、转基因油菜 7份、转基因棉花 2份 ,涉及的产地国主要有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目前 ,受理的 1 8个转基因作物品系中有 7个已经完成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检测 ,其余 1 1个转基因作物品系 ,由于境外公司提供试验材料的时间过晚 ,未能按期完成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全国油料生产大省,在国家油料生产和油料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河南省油料生产出现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和产量徘徊不前,以及油料加工产业相对滞后的局面。本文结合河南省油料生产的资源优势,总结了2008—2010年期间河南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的实施范围和预期目标,概括了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种植类和加工类两大项目的落实进展情况,以及当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花生、芝麻、油菜等优势油料作物生产和油料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河南省将油料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河南以及国家油料生产稳定发展和食用植物油战略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种类、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及生态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科普,让民众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希望民众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待转基因作物和转基因食品,并对转基因大豆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内容与主要争论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中国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性评价的政策依据,并以实例为基础介绍了食用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检测标准:新表达物质毒理学评价、新表达物质致敏性评价、关键营养成份与抗营养因子检测、新表达物质含量(表达量)检测、新表达物质热稳定性和可消化性检测、全食品安全性检测等.针对转基因水稻螟虫不能吃,人是否能吃,是否能长期吃,实质等同性原则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偏袒大公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论,认为前期需要有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但之后将快速覆盖、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以EH92-527-1转基因马铃薯为试材,应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扩增马铃薯的内源基因(UGPase)和外源基因(NOS终止子、NPTII结构基因和EH92-527-1品系特异基因),将扩增产物在DHPLC非变性条件下分离,分析几个基因扩增的结果;将模板进行稀释,确定了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并与凝胶电泳结果相比较,建立了马铃薯转基因成分筛选检测及品系鉴定的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筛选检测转基因马铃薯的四个内、外源基因,且与凝胶成像相比,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 ng/μL。本文首次建立的马铃薯多重PCR-DHPLC检测方法,能够高通量快速准确的检测马铃薯中的转基因成分及对品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转基因产业化应用的不断推进,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求,转基因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从基于核酸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其它快速检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核酸快速提取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核酸试纸条技术、免疫层析试纸条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重要技术的原理、研究进展、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了转基因生物成分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以及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以期促进我国转基因产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避免转基因大豆及制品的违法使用,快速筛查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策略亟待开发。为检索已知商业化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信息,通过构建转基因大豆常用转化元件的数据库,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筛查策略。结果表明:已知的15个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中,利用Ca MV35S启动子、CP4-epsps基因、Bt基因、pat基因4个靶标元件的组合,可筛查12个转基因大豆的转化事件;另有3个转化事件需要使用转化事件特异性引物检测。使用4个靶标元件和转化事件组合的筛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 g·kg~(-1),可对大豆中的转化事件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