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蜂王浆价格一跌再跌 ,许多蜂友认为 :饲养“浆蜂”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我是长年定地饲养“浆蜂”的普通养蜂员 ,对于“浆蜂”的生产、管理、规模等都随市场变化进行了改革、发展 ,以求适应本地区蜜粉源特点 ,形成自己的养蜂法。但我认定 :饲养“浆蜂”仍有生存之路。第一 ,在当前浆价条件下 ,我的“浆蜂”场仍有较大盈余。以1999年收支情况为例 :1999年我地(合肥地区 )王浆最高价为82元/kg ,最低价为40元/kg,全年平均价为52元/kg。我全年群产浆5.5kg,每群产浆收入286元 ;全年每群喂糖40k…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养蜂生涯是从业余养蜂开始,记得开始买了群中蜂,视它为宝贝,一天摆弄几次,后来蜂跑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我又买了几群中蜂,并订阅《中国养蜂》杂志,中蜂是养好了,就是产量不高。通过阅读杂志我了解到意蜂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我又买了2群意蜂,开始了真正的业余养蜂。我养蜂的兴趣越来越强,于是建了一个意蜂场,发展到80多群蜂转战南北,开始了我的转地放蜂生涯。那时不知辛苦,哪有蜜源就到哪去,年复一年,头发白了,转地放蜂已力不从心,又搞起定地饲养。有多少收多少,总比搬运蜂群强,图个舒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就热爱养蜂,那时我住在山沟里,收养过6群中蜂,因为不懂技术,全部死掉。1975年我又收到一群中蜂,但因买不到糖,秋后没喂足,到了冬天又死光了,我悲痛异常。从那以后我更加思念养蜂,天天晚上做梦都梦见槐花开了,南方养蜂人来放蜂了。后来我买了本地养蜂户的一小群病蜂,谁知到冬天又死光了。我没钱再买蜂了,朋友们说可以到火车站和码头去收蜂。  相似文献   

4.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我现在业余定地养20多群蜂,像我这样小型家庭业余蜂场,养什么样的蜂种好?(陕西武维扬)答:如果你业余养蜂只取蜜,则应养黑色血统的蜂,如喀尼阿兰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等;黑色蜂种采集力强,产蜜量高,节省饲料,适合北方地区定地业余...  相似文献   

5.
我在张家口定地和小转地放蜂的纪实于力耕(一)我在张家口市郊区养蜂100多群,一个主场两个副场,定地养蜂结合小转地放蜂,蜂群的发展,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效益等都是比较好的。我在这里定地养蜂和小转地放蜂,是经过反复调查蜜源,考查养蜂历史,了解养蜂现状...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6,(1):23-24
正一、养蜂员的工作养蜂员的工作细如牛毛粗如大缸。养蜂员必须细致勤劳,对全场每箱蜂的蜂数、饲料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根据季节群势正确排列巢脾的位置,群与群之间对虫卵脾、蜜脾、封盖脾互相调配,实现全场互补有无,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资源,调动蜜蜂的积极性,总之养蜂员就是调度员、管理员。二、春季排泄我地位于哈尔滨东南部,山区多丘陵,小气候全省居高。我定地养蜂,周围没有蜂场。蜜蜂经过5个多月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71周岁,业余定地养蜂已经36年,而今步入暮年才由业余转为专业养蜂。我养蜂不为发财,只为健身长寿。所以不搞艰辛的转地放蜂,只把蜂群常年固定在住宅三楼顶上,因为我的住处在郊区,有养蜂的条件。我每天上下楼梯,查蜂喂水,清扫场地,劳作锻炼,活动筋骨,...  相似文献   

8.
<正>我自1972年养蜂以来,除2019年外,都有收益。1983年后,农田由个人承包,红花草种植绝迹,主要蜜源有荔枝、龙眼等。我地荔枝、龙眼流蜜分大小年,一般大年摇5~6次蜜,小年摇2~3次蜜。而2019年,我地区荔枝、龙眼开花极少,定地饲养的蜂群都没有摇过蜜,我的蜂群只勉强摇过1次蜜。转地饲养的蜂群能摇2次蜜。定地饲养的蜂农因为没有收入,经济困难,没有钱买糖喂蜂,很多蜂群饿死,如刘蜂友原来有130多群蜂,现只剩20群;韦蜂友原有40多群蜂,现全军覆灭。转地饲养的蜂群虽然摇2次蜜,如黄蜂友饲养300多群蜂,摇1000kg蜜,大部分蜜卖不出去。我摇1次蜜后,就买白糖喂,10天左右喂1次,蜂群飞逃2群,饿死1群。2020年,我地荔枝、龙眼流蜜是大年,养蜂有希望丰收,但2020年是闰年,多阴雨天气,加上倒春寒,养蜂人要有思想准备,谨慎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我地属蔬菜之乡,到处是蔬菜大棚,蜜粉源植物较少,养蜂人也少。我今年66岁。在年青时就有养蜂的念头,但因多种原因没能如愿。2008年晚秋,本村好友王云生告诉我,他邻家北屋后窗飞来一窝蜂,经过主家同意,我收取了这群蜂。收蜂时我连蜂王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甭说养蜂知识和技术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糊糊涂涂地养了几个月,一筹莫展。没有养蜂知识和技术怎能养好蜂呢?于是我到书店购买了养蜂书籍。又到邮局订了  相似文献   

10.
我是四川省苍溪县高坡镇一名养蜂户 ,养蜂 30多年了 ,只是出于爱好蜜蜂 ,技术不精湛 ,多年都只有三至四群蜂。自从2 0 0 0年我第一次订阅《中国养蜂》 ,当年就起了变化 ,蜂增加到 6群 ,而且都是强群。 2 0 0 3年已发展到 13群。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中国养蜂》 ,立志通过养蜂造福于社会。我地从未有养蜂场 ,养蜂还是个空白地方。我地蜜源丰富 ,花期长 ,1月份有梅花 ,2月份梅花、药枣花 ,3月份主要油菜与各种果树花 ,后又有刺槐、黄柏大宗蜜源 ,花期长 ,是养蜂的好地方 ,未有人开发 ,我立志要养好蜂 ,为人的健康作点贡献。我通过看杂志学…  相似文献   

11.
<正>1985年的春天,正当油菜开花时节,重庆合川区铜溪镇锣山村林发家来了一群中华蜜蜂,他喜出望外地将其招了进来,在亲戚家借来一旧蜂桶将其养了起来。林发以前没养过蜂,只是过去见老人养过蜂,有点印象,他就去向养蜂户虚心学习,不懂就问,然后自己生麦芽熬糖喂蜂(糖与温开水的比例1∶0.8)。他边养边学,花钱在新华书店购买《科学养蜂技术》《科学养蜂100问》《养蜂饲料加工》《蜜蜂的病虫  相似文献   

12.
蜂王浆是目前养蜂生产中的主要项目,王浆产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蜂场收入的多少,尤其是定地养蜂喂糖产浆的蜂场。我于1967年开始养蜂,当时王浆产量很低,年均群产王浆1.5kg左右。为使王浆高产,我不断探索、研究,总结养蜂技术,掌握了蜂群生活规律,从而使王浆产量不断提高,近几年来王浆群均产量一直在5kg以上。2003年养蜂57群,共产王浆375kg,年均群产6.5kg;其中19号群年产王浆10kg多。由于比周围蜂场产量高,来移虫、购王的蜂友较多。甚至数百千米外的东阳、绍兴等地的蜂场也来移虫。怎样获得王浆高产?现谈谈我的体会。体会之一:优良的蜂王是王浆高…  相似文献   

13.
记得初养蜂时 ,我地几位蜂友都是按照当时书刊上所说的在春季饲喂蜂群时要加入抗生素药物来预防蜂病 ,其中就有氯霉素、土霉素类抗生素。2 0世纪 90年代初 ,南京药物学家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蜂喂抗生素危害大》的文章。文章说 :在蜂群无病时对蜜蜂喂药不但不能起到防病的作用 ,相反容易产生许多副作用。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几位蜂友很受启发 ,立即停止对蜂群喂药。从那时起 ,我地养蜂者谁都不再用抗生素来喂蜂防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 ,近几年在我国出版的一些养蜂书刊上仍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在春季对蜂群饲喂时加入抗生素来预防蜂病。比如 ,…  相似文献   

14.
郭兆华 《中国蜂业》2002,53(3):13-13
退休之后 ,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了 ,我作了养蜂度晚年的选择。为养好蜜蜂 ,我订阅了《中国养蜂》杂志 ,并购买了一些养蜂专业技术书籍 ,以充实自己的养蜂知识。作为一名养蜂新兵 ,2 0 0 1年茶树花期间 ,遇到了一件令我头痛的事情———盗蜂。客场蜂盗我蜂。为了制止盗蜂危害 ,我先是采用在清早蜜蜂飞翔前 ,关闭被盗群巢门。待蜜蜂飞翔后 ,坐在被盗群箱旁 ,只要有蜜蜂飞来 ,来多少打死多少。宁可错杀一千 ,也决不放掉一个 ,伤及本场的无故也就难免了。一直打到下午 3点多钟 ,才打开被盗群巢门 ,放飞蜜蜂。打开巢门不久 ,盗蜂就又来了。虽然我…  相似文献   

15.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位定地业余养蜂爱好者,3年前有幸认识了一位80岁高龄甘肃养蜂的鲁师傅.2016年农历四月,我家飞来一群中蜂,收捕后在传统竹编圆桶里养殖,经鲁师傅和多位养蜂师傅的精心指点,分出来的蜜蜂由传统养殖改成新法养殖.2016年1群蜂,2017年5群,2018年10群,2019年17群,收入可观.为感谢技术指导的鲁师傅,油菜花结束和鲁师傅来川养蜂时,我都去帮忙运蜂装卸蜂箱.我看装卸蜂箱的人们很辛苦,便想出一个既简单又省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如何定地培育中蜂强群定地饲养的中蜂,如何培育强群,养蜂者各有各的经验。笔者凭多年的养蜂实践,简单地谈四点主要的具体做法。〈一〉、控制分蜂中蜂喜爱分蜂,这是它长期以来为了自身种族的繁衍和发展而形成的自然特性。控制分蜂我的做法是:春繁期间,将第一次产...  相似文献   

18.
刘鑫 《中国蜂业》1994,(5):23-24
浅述定地养蜂与蜂产品的开发利用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蜂场刘鑫我长期从事定地养蜂,对定地养蜂技术进行过一些探讨,对实现常年保持强群和稳产高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蜂产品自身质量的原因,蜂产品出现滞销,价格下跌。蜂农销售产品时经...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蜂繁殖的遗传习性,除自然交替蜂王群外,每年每箱蜂要进行一次分蜂。怎样做到分蜂取蜜两不误是养蜂的难点。如果能顺利地分好蜂,则可多收蜜少喂糖,防止逃跑,免除收蜂的麻烦。为此,我们科技组师生在养蜂实践中探究出人工与自然分蜂相结合的方法,打开蜂群之间的界限,控制分蜂,促进群势发展,从而达到蜂蜜高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建木 《中国蜂业》2006,57(7):32-32
问:我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这两年刚刚在自家院内养了3群意蜂,最近蜂箱门前总有工蜂在地上跳跃、爬行,飞不起来,肚子很大却又不像大肚病.死亡后吻伸出。按爬蜂病喂了一些抗菌药.但不见好转.请问是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