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蜂群失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会经常遇到,摇蜜误伤、查蜂飞逃、疾病伤害、盗蜜围王等现象都有可能造成蜂群失王。养蜂人手头上没有余王,又不想并群,让蜂群自行造王或介入成熟王台是积极的补救办法。下面就造王、介台失败后蜂群工蜂产卵处置谈谈体会:一、蜂王遗失后蜂群造王失败从理论上讲,蜂王遗失后让蜂群自行造王,时间10~16天(改造幼虫需要8~13天;从筑台基开始不少于  相似文献   

2.
<正>工蜂产卵是令养蜂人揪心的事,介王难成功,使强群变弱群,弱群消亡,造成损失。养蜂人都会遇到蜂群失王的情况,如发现失王不及时,时间稍长会有部分或大部分工蜂变成假蜂王,产下未受精卵于巢房内,时间一到出来的全部是小型雄蜂,遇此情况养蜂人首先想到的是找王介王抢救工产群,减少损失。但介王的方法多种多样,成功率较低的方法还会浪费蜂王。本人近年来几次对工蜂产卵群进行介王的实践,现介绍1种简单易行且成功率较高的介王方  相似文献   

3.
杨德庄 《蜜蜂杂志》2006,26(4):15-16
在群内失王后6天内,既不可有处女王,也要清除所有急造王台,更不可在6天内介绍过蜂王;即使蜂王被围死,也还得再等6天才行。群内失王够6天时间,准备介绍蜂王之前,要把蜂群仔细、彻底地检查一遍,在确定无王的情况下直接介绍蜂王。如发现有处女王,或是急造的或别群的处女王误入的,都不可直接介绍蜂王,应清除处女王后,再等4天才可直接介绍蜂王,我认为这样才可确保成功。我以往10多年的实践都可证明这种介绍蜂王方法的可靠性。凡是有一定养蜂经验的蜂友都清楚:蜂群的群体行为因时间、地点和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同样一种方法在这个地区、这个…  相似文献   

4.
<正>换王有自然育王、失王育王、人工介王三种方法。自然育王比较方便,就是靠自然分蜂而育王;失王育王是人为捉走蜂王或不慎失王之后再急造蜂王;人工介王是人为模仿自然分蜂。如果蜂群数量太少应该使用自然育王,如果要快速育王可用失王群育王,如果群势太弱可人工介王。自然育王有花期限制,后两种随机。为什么要人工育王?因为蜜蜂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生物,如果不人为分群,可能出现自然分蜂逃飞到野外,不但削弱了蜂群,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增加了  相似文献   

5.
<正>有王的蜂群,工蜂情绪稳定,蜂群失王就会造成蜂群内部混乱。养蜂新手缺乏经验,无法准确判断蜂群异常现象,难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蜂群一旦失去蜂王,只要几十分钟的时间,蜂群便会出现不安情绪,会有几十只工蜂出巢寻找蜂王。蜂群失王12小时,蜂巢内便会出现急造王台。而失王3天以上就见  相似文献   

6.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7.
《蜜蜂杂志》2006年第4期发表了《失王6~10天内直接介绍蜂王的经验》,文章说:“群内失王够6天时间,准备介绍蜂王之前,要把蜂群仔细、彻底地检查一遍,在确定无王的情况下直接介绍蜂王。如发现有处女王,或是急造的或别群的处女王误入的都不可直接介绍蜂王,应清除处女王后,再等4天才可直接介绍蜂王”。大家都知道,交尾成功的蜂王只要产卵在一个月以上(时间越长越好),群势在3脾以上(群势越强越好),就可提脾淘汰要淘汰的蜂王,并立即从符合上述条件的群内取王直接放在脾上或让蜂王从巢门爬入即可,动作要求轻柔,成功率可与任何介王方法媲美。这种…  相似文献   

8.
张友存 《蜜蜂杂志》2006,26(9):15-15
实践证明,介绍蜂王是养蜂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获得介王成功,是很多养蜂人梦寐以求的事。为了弄清西蜂的介王法,笔者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得到的结论是:西蜂的介王法应灵活机动、因群而异。下面谈谈本蜂场介绍西蜂蜂王的方法,但愿对那些介王难以成功的蜂友有一点帮助。1直接介王法没有失王感的蜂群更换蜂王和新组蜂群,应采用直接介王法。使用此法,只要操作得当第二天即可见新王正常产卵。做法是:某一群蜂需要更换蜂王时,提出1框蜂带王,用蜜水喷雾;把需换的蜂王弃去或贮备另用,用王笼提来要介入的新产卵王直接介入,用蜜水喷雾,…  相似文献   

9.
正乡友甲有3群中蜂,其中1箱失王月余,多次介台介王失败,造成工蜂产卵,询问我最佳处置办法,我这样告诉他:多次介台介王失败的工蜂群,以尽快阻止工产、发挥工蜂效能为第一要务。有以下3种对策。上策:拆群法——将蜂群拆开调脾分别并入其他强群。"人生地不熟",工产者就不敢"兴风作浪",当日便停产。已有工产卵及工产幼虫,在强群的工蜂作用下,也会被"打点"得干干净净。蜂群稍作整理,蜂王便会在调入巢脾上产正常卵,使巢脾可以得到有效使用,一举三利。新手由于少了1群蜂,心理  相似文献   

10.
“杀螨一号”诱王法蜂王质量不好,蜂群失王、分群和组织双王群,都需要及时给蜂群换王和补王。蜂群在蜜源缺乏或在密源后期,以及群内有蜂王台时和新王产卵没有封盖时诱入,常会出现蜜蜂围王现象,尤其是微型交尾王产卵后不好诱入。1994年我们采完刺槐花密转到剂门市...  相似文献   

11.
根据观察,蜂群王台突然被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蜂群内的多个王台中有1只新王出房后,她会逐脾搜索,咬毁其他王台。b.在流蜜期,当有王群大量摇蜜后,王台被工蜂毁掉;但是无王群即使摇蜜,工蜂也不毁台。c.双王群一方失王后所造的新王台在隔板不严时,另一方蜂王窜入有王台的群中咬毁王台。d.当养蜂者从大群中提出带蜂子脾补充弱群时,弱群若有王台,补入的脾上由于检查不严,不慎带有强群蜂王导致蜂王咬掉王台。e.由于气候突变,蜜源突然中止流蜜,有王群内的王台被工蜂咬毁。f.盗蜂蜂拥而来,导致被盗群王台被破坏,等等。关于蜜蜂咬毁王台现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蜂群失王是每个养蜂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 ,因为它会给养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黑龙江椴树蜜源区 ,春繁期只有 90天 ,如果春季失王 ,既没有备用王 ,又远离育王期 ,养蜂者只好将失王群合并 ,失去一只蜂王就等于丢掉一群蜂的产蜜量。如果是夏季失王 ,也会造成采集蜂积极性不高 ,从而降低了采蜜量。如果是秋季失王 ,会因为失去了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大好时机 ,削弱了越冬群势而造成春衰。常言道 :“蜂王贵如金” ,道理就在此。一、失王是养蜂者管理粗放所造成蜂群失王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 蜂王受到挤、压、碰、而掉落箱外。2 用老王越冬 ,在越…  相似文献   

13.
在与蜂友们的切磋交流中,一些蜂友常谈及遇到的怪现象:有的蜂群已失王很久,工蜂也未出现产卵,可是多次向该群内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多次用以往行之有效的不同介绍蜂王的方法将蜂王介绍给该失王群,蜂王均被围杀,蜂群内长期无子,群势急剧下降而且蜜蜂情绪低落。使人束手无策,不是不管,只是无法管,养蜂者不知到底该怎么办?不知您是否在自己的养蜂生涯中遇到过类似难题吗?那么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蜜蜂群内若出现这类情形,可以肯定地说:该蜂群内不是失王,而是该蜂群内有行踪敏捷的劣质小蜂王,它们发育不良,占着茅坑不拉屎,既不产卵也不让…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蜂的饲养实践中,蜂王的唯一性往往被初学者疏忽,造成蜂群内失王,使养蜂人后悔莫及。一、交尾群起台处王必失一些蜂友常常抱怨处王交尾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在处王交尾实践中,我不仅注重交尾群有粉、有蜜、有子、小群等众所周知的硬性指标,还隔天开箱提脾查看处王发育情况,及时摘除脾面上新筑的王台,对于介入  相似文献   

15.
<正>蜂王是蜜蜂群体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的母蜂,通常每个蜂群只有1只,它在蜂群中的寿命一般是3~5年,由于其生殖率逐年下降,养蜂人常常利用其生育旺期,一年一换王或半年一换王,及时将其人工淘汰。去年5月中旬,我朋友1箱中蜂不慎失王。6月初,蜂群已失王近半月,奇怪的是蜂群未出现工蜂产卵现象。两次向该群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三次用以往行之有效洒水、沾糖等介王法介王均被围杀。蜂群因长期无子,工蜂消极怠工,情绪低落,群  相似文献   

16.
饲养中蜂的朋友可能有中蜂失王的经历,虽说这事不会经常发生,但遇到了也是件烦心事。我的体会是要挽救失王蜂群,在没有储备蜂王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人为创造条件让蜂群急造王台,只要急造成功半个月后群内就有了新王。  相似文献   

17.
培养成功一只蜂王,从卵的移入到交尾产卵,大约需要20多天时间。所以蜂王诱入的成败是广大养蜂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在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蜂王直接诱入方法。一、将要淘汰的老劣蜂王从蜂群中连脾带王提出,将王杀死,然后立即从交尾群中将新王捉到蜂脾上,放回蜂群内,使蜂群毫无失王之感,诱入即告成功。但是,诱入的新蜂王在交尾群中产的子必须封盖,因为产卵已经封盖的新王体态从容,行动稳健。此种诱入方法最适合  相似文献   

18.
一、失王蜂群冬季失王也会造成损失,怎样判断蜂群失王?一般蜂群的蜜蜂都不活动,发现某1群蜂巢门前几十只蜜蜂徘徊不安,并抖动双翅好像扇风,又不如夏季扇风那么有力,就是常说的“扇翅”,这就是失王现象。有的群1~2天就安静下来,对于这样的群可以记下来,到春天第二次检查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要及时处理,因为中蜂冬季失王会发生工蜂产卵和巢虫危害)。如果3~4天蜜蜂仍不安静,要开箱检查,确实由于失王引起的,要诱入储备蜂王或与弱群合并。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蜂王老龄或病残,产卵力每况愈下,原本强大的蜂群日趋衰弱。在蜜蜂养殖中,蜂农为了追赶花期,扩群或者稳产、高产,不能坐等蜂群衰弱进行自然交替,必须给蜂群介入优质王台或新蜂王。但是,人为介台和介王的成功率远远没有自然交替王台高,这是一个很让蜂农纠结的问题。笔者经过近20年的留心观察发现,很多介入王台被咬毁和处女王被  相似文献   

20.
王台是蜂王的居室及其前期发展的摇篮。当蜂群失王后 ,在群内出现王台突然被毁的现象 ,说明蜂群内的环境已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养蜂者必须尽快采取科学管理的相应对策 ,采用王台保护罩或其它措施 ,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观察 ,蜂群的王台突然被毁 ,有以下几个原因。1、当蜂群内的多个王台中 ,有一个新王出台后 ,它会逐脾搜索 ,咬毁其它王台。2、在流蜜期 ,当有王群大量摇蜜后 ,王台被碰伤 ,会工蜂毁掉 ,但是无王群即使摇蜜 ,工蜂也不毁台。3、双王群一方失王后所造的新王台在隔板不严时 ,另一方蜂王窜入有王台群咬毁王台。4、当养蜂者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