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莆田有三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常太枇杷"种植面积0.42万公顷,2001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超亿元,是莆田水果的品牌.现在,针对"常太枇杷"的营销现状,探讨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早钟6号枇杷因综合性状优异,成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早熟枇杷品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福建省早钟6号枇杷种植面积超过2万hm^2,占枇杷栽培面积209/5左右。由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攀升,鲜果价格由1997年的40元/kg逐渐跌至2004年的6~8元/kg,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抛荒失管的果园随处可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省台州市,早钟6号枇杷大棚设施栽培,果实成熟期比当地露地栽培提早55天左右,比福建莆田露地栽培提早45天左右;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与当地和福建莆田露地栽培差异不大;果实品质与露地栽培大致相同,但大棚枇杷售价明显高于露地栽培,扣除成本,大棚设施栽培枇杷的每667m2收益为10630~15630元,明显高于当地和福建莆田露地栽培。初步认为,该项技术在浙江省台州市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福建枇杷良种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是我国最重要的枇杷主产区 ,果实上市最早 ,具明显地域优势 ,在亚热带、热带水果中 ,福建种植的枇杷收益丰厚 ,因而近年来 ,福建枇杷发展迅猛 ,至 1999年面积达 1 71万hm2 ,产量 5 8万t。现将福建枇杷良种选育进程与推广情况简介如下。1 福建枇杷的栽培地位世界上栽培枇杷的主要国家有中国、西班牙、日本、巴西、意大利和印度等 ,中国是全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 ,面积 2 69万hm2 ,约占世界的 79% ,产量10 2万t,约占 85 %。而福建则是中国最主要的枇杷产区 ,栽培面积 1 19万hm2 ,占全国的 4 5 % ,产量3 5万t,占 34 % ,均居第一…  相似文献   

5.
枇杷作为春季最早成熟的水果,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欢迎,解放前在莆田就有成规模的经济栽培.尤其是早钟6号枇杷在东南沿海冬春无霜冻区栽培,更体现其上市早、品质优的特点,春节期间每公斤售价曾高达40元,4月1日前盒装5kg可以卖到120元,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近年来,莆田市及周边地区掀起种植枇杷的新热潮,全市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常太镇出现了枇杷专业村、种植千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及百亩以上大大小小的专业户.  相似文献   

6.
《福建果树》2006,(1):53-53
今年1月1日,莆田早熟的“早钟六号”枇杷以每公斤36元的价格在市内外摊点热销。而去年的元旦。莆田的”早钟六号”枇杷却冻僵枝头。  相似文献   

7.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原产于亚热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枇杷的主产区之一,全省种植面积3.43万hm2,产量19.3万t。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重视枇杷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农业厅南亚办推出了森尾早生、长红3号、太城四号、  相似文献   

8.
早钟6号枇杷引种及早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钟 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 1981年以大果型的解放钟枇杷为母本与特早熟的森尾早生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 ,表现出早熟、果大、色艳、香气浓、锈斑少的优良性状。该品种自 1995年引进莆田以来 ,经过 6年的试验对比 ,各项指标表现优良 ,深受广大果农青睐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已成为莆田县优化枇杷品种结构、提高枇杷产业效益的一个重要的特优早熟品种。1 生长结果特性通过 6年的观察 ,早钟 6号在莆田的生长发育特性与其在省果树所 (福州 )的习性相似。1 1 生长特性 在莆田每年可抽发春、夏、秋、冬 4次梢 ,春梢 1月下旬至 3月上旬 ,夏梢…  相似文献   

9.
枇杷大果形品种一般成花期慢,故产期较迟,如植后四年,“解放钟”成花枝梢只占20%,“太城四号”枝梢成花不过25~39.3%。为促使这些品种早开花早投产,并行矮花集约栽培,特进行本项促花技术研究。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枇杷品种示范园,三年生幼龄枇杷,品种有解放钟、太城4号。  相似文献   

10.
叶国盛 《果农之友》2003,(12):14-14
我国有丰富的枇杷资源,是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占全世界的2/3,加入WTO后,枇杷是最具竞争优势的水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省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的长红三号、解放钟等中晚熟品种果实质地粗、风味较差,无法适应当今国际果品市场的要求。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特早熟、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解决了我省乃至我国缺乏早熟、大果枇杷品种的被动局面,2000年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浙江等省市都有引种,部分省市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早钟6号枇杷特性如下:1品种特性1.…  相似文献   

11.
枇杷是莆田市最主要果树之一 ,现有枇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栽培总面积的 1/ 4和总产量的1/ 3。如今 70 %以上的枇杷果实集中成熟 ,加上枇杷贮运、加工技术滞后 ,主产区往往出现季节性“过剩”。为了进一步提高枇杷果实品质和经济价值 ,研究枇杷产期调节 ,具有重要意义 ,是枇杷种植发展的趋势。国内和台湾专家多数采用早晚熟品种搭配、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灯光照射以及环割、扭梢和修剪等技术进行枇杷产期调节。关于应用反光膜、微波和磁场等技术对枇杷产期调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 ,开展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2.
世界枇杷主要生产国有中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巴西、印度等。全世界的枇杷年产量为 1 0~ 1 5万吨 ,比其它水果少得多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枇杷的最大生产国 ,栽培面积与产量分别占世界的 79%、 85%以上 ,具有丰富的枇杷种质资源。加入WTO后 ,枇杷是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水果 ,具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福建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 ,栽培面积与产量均占一半以上 ,枇杷生产与科研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产区已扩大到全省 ,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水果产业之一。宁德市枇杷实生树面积大、单产低、优果率不高 ,也曾相继从福…  相似文献   

13.
1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十五”期间,陕西苹果有了长足发展。据初步统计,全省苹果已发展到43万hm2,实现总产60万t,优果率达到63%,其中苹果基地县面积、产量约占86%和89%。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为5∶13∶82。主栽品种更加凸显,红富士面积、产量占65%和70%,嘎拉占8%和9  相似文献   

14.
枇杷是莆田的主栽果树之一,现有栽培面积1.67万公顷。近年来,部分果园(特别是承包果园)由于管理粗放,已呈早衰态势,产量低,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下降。现谨根据调查和示范结果,总结枇杷早衰的主要原因和更新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龚桂新 《广西园艺》2007,18(6):46-48
枇杷是雁山区近年水果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发展的春夏熟水果之一,总面积达28.5hm^2,产量556.4t,平均667m^2。产达到1300kg。1997年开始雁山区从四川省农科院和福建省农科院引进的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有大五星、解放钟、早钟6号、长红3号、太城3号,主要种植乡镇为草坪乡、雁山镇和柘木镇。本人主管草坪乡的水果生产工作,引种大果枇杷面积6.7hm^2,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并对雁山镇和柘木镇所种的品种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品种“早钟6号”较适合雁山区种植,其4月底~5月上旬成熟,成熟早,质细,味甜,有香气,市场价格好,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575万t,产值198.2亿元。其中富士栽培面积14.2万hm2、产量480.7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75.9%和产量的83.6%;红将军品种栽培面积1.26万hm2、产量45.3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6.7%和产量的7.9%;嘎拉品种栽培面积8 933 hm2、产量22.9万t,分别占苹果栽培面积的4.8%和产量的4.0%;珊夏、藤牧一号、乔纳金等品种面积2 867 hm2,产量10.1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1.5%和产量的1.8%。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全市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栽培面积达到1万hm2,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17.
福建芒果产业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因其色丽味佳、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芒果适应性强,速生快长,结果早,产量高,经济寿命长,成为果农创收的重要果种之一。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福建省芒果的生产现状、产业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1生产现状福建省芒果的传统主产区集中在安溪、莆田、福州等地,1999年春季大冻害后生产走入低谷,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 000多公顷下降到800多公顷,下降73·3%。据统计,2006年福建芒果种植面积为971·7 hm2,占全国芒果种植面积的0·74%,占福建果树面积的0·17%;年总产量1·08万t,占全国芒果产量的1·46%…  相似文献   

18.
<正> 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的主要产地,现有枇杷面积13 300 hm2,产量约5万t,分别占我国枇杷栽培总面积的1/4和总产量的1/3。莆田市枇杷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3 750 kg,主要原因是田间管理粗放,适龄枇杷树早衰,老树面积不断增加,导致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经济效益低等。1998年开始,我们进行了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伟建 《福建果树》2002,(Z1):39-42
1 莆田市果树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1 1 现状  2 0 0 1年底 ,全市水果总面积3 0万公顷 ,其中龙眼 1 0 7万公顷、枇杷1 4万公顷、荔枝 0 0 6万公顷、柑橘 0 2万公顷、文旦柚 0 1 1万公顷、橄榄 0 0 6万公顷、其它 0 1万公顷 ,正常年总产量约 1 0万吨。年总产值 4~ 7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2 0 %以上。特别是近几年 ,各地根据市场需求、自然资源和果树的生态适应性 ,调整种类与品种布局结构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 ,全市果树呈“一海一带四基地”布局。即木兰溪沿岸、芦溪下游、福厦公路 (莆田段 )沿线的“龙眼海” ;莆田至永泰公路…  相似文献   

20.
枇杷是福建省莆田地区的特产和主要果树树种,大面积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以前种植的枇杷大部分已进入衰老期.单产低、品质差、品种劣的衰老树必须进行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高接换种.对此,我所于2000-2002年对3个试验点30 hm^2的枇杷园进行品种改良,高接换种早钟6号、香钟11号等优良品种,取得较高的成活率(株成活率达100%,接穗成活率达93.7%).现将多年来高接换种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