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2017年,江苏农垦岗埠农场通过"党建+扶贫"模式,实现精准脱贫171户,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齐步走"。抓好宣传学习促脱贫。以宣讲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契机,结合脱贫攻坚任务,详细透彻讲解贫困户评议标准、贫困户的进入与退出程序等重要政策,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答疑解问。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来,江苏农垦弶港农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对接地方政府全力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农场创新帮扶机制,以"六个一"帮扶机制探索帮扶新路径,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年度精准确认贫困家庭69户156人,其中绝对贫困户59户131人,相对贫困户10户25人。两年共完成帮扶脱贫50户116人,占精准帮扶脱贫总任务数的72.4%。  相似文献   

3.
袁野 《中国农垦》2020,(2):47-48
2019年,创业农场以岗位扶贫、产业扶贫为重点,政策兜底为保障,通过志智同扶,因户施策,保证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两个以上帮扶项目,实现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92万余元。精准对接,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创业农场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22人,其中51户100人于2016年脱贫,13户22人于2017年脱贫。为了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农场建立了党员干部“多帮一”的帮扶责任体系,即:“帮扶场领导+帮扶党支部+机关党员干部+驻场单位”帮扶一户贫困户。明确了各帮扶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每个月至少到贫困户家里走访两次以上,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内黄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经过5轮精准识别确认,全县共有贫困村6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9742户,贫困人口25718人。2016年,计划完成38个贫困村、13290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2017年,计划完成25个贫困村、12428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2018年,巩固提升。在这场脱贫攻  相似文献   

5.
正扶余市三井子镇位于松原市与扶余市的中间位置,全镇幅员面积363平方公里,所辖29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总户数11587户,总人口45564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06户、贫困人口863人,多为因病因残致贫。2016年实现105户224人脱贫;2017年实现112户245人脱贫;2018实现87户175人脱贫,2019年计划脱贫54户110人,镇内6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一三一团共有贫困户65户,实施帮扶人数190人。他们或因病、或因残、或因家庭遭受重大变故而致贫。面对困难群体,一三一团党委是积极作为,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三一团2016-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方案》,与基层单位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在实施一户一策脱贫计划的同时,开展了产业带动、转移就业、社会保障兜底、技能提升、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等六项专项行动,实现  相似文献   

7.
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黑龙江农垦创业农场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集全场之力,聚全民之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2017年,创业农场通过产业扶贫、岗位扶贫、日常救助、政策落实等一系列帮扶措施,使建档立卡的13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目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精准识别精准对接解决贫困家庭"温饱之困"2017年5月,创业农场严格按照贫困户建档立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5年末,双阳区确定贫困户3006户,贫困人口5958人。按照"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原则,双阳区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分档归类、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区已经落实脱贫项目的有1285户、2675人,其中有2140人约80%的贫困人口预计到年底可实现脱贫;正在落实脱贫项目的有276户、614人,其中有307人约50%的贫困人口可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9.
<正>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有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5户1375人,其中贫困人口89户,共286人。近年来,该村坚持"产业第一"的扶贫理念,以"勤劳致富、脱贫光荣"为导向,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激发贫困户的内在生产力。2017年一季度,经过群众申报、推荐,干部入户调查,评选出2户"四星级脱贫户"、7户"三星级脱贫户"、7户"二星级  相似文献   

10.
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黑龙江农垦新华农场党委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找准党建促脱贫的发力点,聚焦“三个精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资源和密切联系群众作风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经过各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68人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耒阳市马水镇燕中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贫困人口190人,是省级贫困村。该村通过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实现贫困村"摘帽"目标。燕中村坚持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坚持多措并举、联动发力,推动集体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用好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湖南省西洞庭农场(西洞庭管理区)紧盯到户产业这个核心,兴产业、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管理区制定了《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方案》《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落实干部帮扶制度;设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切实加强产业指导;成立产业扶贫专家组,负责全区产业扶贫规划、方案制定,产业扶贫技术难题解答、进村入户巡回指导等。目前已按期高质量完成606户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赣州市以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突破口,加快老区脱贫攻坚步伐,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2016年底,全市通过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辐射带动9.93万户、36.1万贫困人口增收。仅2016年,全市就有175个贫困村、27.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4.
<正>为实现2017年底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倘甸镇阿三丹村的全体村民正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围绕产业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阿三丹是一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示范村,位于倘甸镇新华村,分为大、小两个村,共166户623人,全部为彝族。2015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共228人,为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困山区村。在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阿三丹有许多村民告别了老旧的垛木房,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安居农房。据统计,2016年,动员村内剩余的64户建设安居住房,其中建档立卡有36户,兜底住房28户。截至目前,已启动建设48户,包括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协和乡红花园村把脱贫攻坚以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党建引领、紧扣"三变"改革、产业扶贫拔穷根、产业帮扶、乡村治理等多举措促脱贫壮经济。一、党建引领,实行"合作社+支部+贫困户"实现产业带民红花园村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壮集体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党建+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途径,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抓手,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支撑,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合作社支撑,党支部引领"的发展思路,由支部指导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拉动发展、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模式,把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6.
按照精准扶贫思想,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了解贫困家庭生产资料情况及发展意愿,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定位,"供""需"结合,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模式,使扶贫工作真正做到扶贫到人、脱贫到人。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克什拉克村23种"一户一策"扶贫模式,总结出6种精准扶贫模式,进而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建档立卡以来,我乡已脱贫236户、999人!"说起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大理市太邑乡党委书记刘利华如数家珍。"通过培植‘一朵花’‘一个果’‘一棵药’‘一只鸡’、打造‘一箱蜂’‘一头猪’‘一头牛’等‘七个一’特色优势产业,以示范引领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刘利华介绍,去年以来,太邑乡树立"绿色太邑、花果彝乡"生态富民强乡理念,以创新拓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功能为抓手,积极探索产业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模式。太邑乡协议引进了  相似文献   

18.
2016年以来,广东省湛江农垦对19个单位的贫困职工投入帮扶资金550多万元,实现产业帮扶77户、就业帮扶39户、建房补助23户、医疗帮扶74户、保障补助105户。通过近三年的精准帮扶,湛江农垦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至2019年底,151户514人全面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9.
<正>"历经两年脱贫攻坚,在年末岁初,经过自查评估,我村29户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3300元,已基本符合脱贫的标准。"2016年12月12日,邵阳县政协委员、岩口铺镇腰古塘村村支书陈吉英高兴地说,"而且,全村贫困户数低于3%,整村在3年内脱贫基本已成定局。"此前,该村17个村民小组已有57户贫困户顺利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华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出口贸易于一体的肉制品深加工企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充分发挥生猪产业发展的优势,采取5种帮扶模式,对接帮扶汉寿县龙潭桥镇5个村193户贫困户发展龙阳母猪养殖。同时,结合汉寿县情,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生猪养殖,推动精准脱贫。2017—2019年,累计帮扶贫困农户821户,脱贫568户;参与产业链创业、就业的贫困农户2100多人,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