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是一种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般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鹅,尤其是10日龄以内的雏鹅被感染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达95—100%。而3周龄以上的鹅及成年鹅极少发病。1990年4—7月间,在  相似文献   

2.
<正>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鼻孔有棕褐色或绿褐色分泌物,死前两腿麻痹或抽搐,有些还有神经症状。2周龄以上雏鹅病程3~7天,部分病鹅可自愈。  相似文献   

3.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0):47-48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3日龄至30日龄的雏鹅易发生,30日龄以上的幼鹅很少发病.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近几年,雏番鸭也感染小鹅瘟,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起雏番鸭发生小鹅瘟并发曲霉菌病的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4.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以侵害25日龄以内雏鹅,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的传染病。该病只感染鹅和鸭,对其他畜禽无致病性。发病时以4~20日龄的雏禽为主,发病的日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多呈急性,患病雏鹅见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7-14日龄的雏鹅易发病,病程一般为2天左右,表现为不采食,多饮水,行动迟缓无力,站立不稳而卧睡,腹泻,张口呼吸,  相似文献   

5.
叶健强 《兽医导刊》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但其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其死亡率一般为25%~75%,严重的地区可达100%.  相似文献   

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鹅,发病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2011年7月15日,黑龙江省某鹅场25日龄雏鹅开始发病,28日龄出现大批死亡,经确诊为小鹅瘟,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很快将病情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鹅瘟流行病学的特点为发病雏鹅的日龄愈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一般常见于4—20日龄的雏鹅,尤以5—7日龄为发病高峰。根据以往对小鹅瘟疫苗的研究资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和番鸭 ,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尚未见有发生的报道。本病易发生于 3~ 2 0日龄的雏鹅 ,发病后传染快、死亡率高 ,是危害养鹅业的重大疫病之一。1 流行特点在自然感染情况下 ,最早发现本病的雏鹅为 3~ 5日龄 ,2~ 3天内迅速波及全群 ,7~ 1 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 ,一般死亡率为 70 %~ 95% ,最高达 1 0 0 %。随着日龄的增加 ,雏鹅的易感性逐渐下降 ,1 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死亡率一般不超过 6 0 % ,2 0日龄以上发病率较低 ,30日龄以上极少发病。但近年来亦偶…  相似文献   

9.
一、小鹅瘟小鹅瘟是由于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小鹅,引起急性死亡,传染快、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一)发病症状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雏鹅的临诊特点是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搞好小鹅瘟的防治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是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几年来,在我市几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给我市的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现就小鹅瘟防治体会报道如下,供参考。 (1)发病情况 1998年3月,我市梅庵乡余桥村及蒿沟乡陈村出壳4~5日龄的雏鹅先后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愈高。3周龄以上的雏鹅群发病率较低,成年鹅未见发病。据对这2个村15群2600余只雏鹅粗略统计,发病死亡率为70%,甚至有的群达100%。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科研人员几年前发现的一种雏鹅传染病,经过一系列试验,日前被确认为是一种世界上新发现的雏鹅传染病。据介绍,世界上已发现能引起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只有小鹅瘟病毒和鸭瘟病毒。但自1993年以来,四川省一些地区3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生一种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方面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特别是综合性病例,后期死亡雏鹅的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种鹅在开产前注射多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应用小鹅瘟超免疫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也无效。该病的死亡率一般为25…  相似文献   

12.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多在7~10天左右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13.
鹅细小病毒感染,又称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急性传染病。 1流行病学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在雏鹅中发生,3-20日龄最易感,2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发病日龄愈小,死亡率也愈高,1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后,致死率可达70%-95%,甚至达100%。  相似文献   

14.
1鹅副粘病毒病的危害。鹅副粘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狮头鹅、扬州鹅、朗德鹅以及其它品种的鹅均易感染本病。各种日龄的鹅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鹅群日龄有一定关系,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对300余群不同日龄的鹅群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左右;死亡率为30%~100%,平均40%左右。发病日龄最小为3日龄,最大为300日龄以上,两周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其危害程度已超过小鹅瘟,因为小鹅瘟仅发生于1月龄内的雏鹅。患病鹅群内饲养的鸡在鹅群发病后2~3d也会感染发病,鸡的死亡率达80%以上,其症状及病变与鹅基本一致,而同群鸭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5.
雏西洋鸭感染细小病毒病例报告刘芳广西农业大学530005江勇广西区科委鹅细小病毒感染,最早称之为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疫病。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而以5~6日龄发病时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临床特征为严重下痢。本病只感染鹅,小鹅出壳3~5d后可出现发病,7~10d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以后死亡率逐渐下降,1月龄以上鹅极少发病。1临床症状1.1最急性型见于1周龄内的雏鹅,病鹅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缓的精神萎靡,衰弱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该病最早发病在雏鹅4~5日龄开始,多在7~10d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1].早在1956年,我国学者方定一教授首先发现了该病,认为其病原是鹅细小病毒,并将该病命名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  相似文献   

18.
一、小鹅瘟(一)流行特点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4~30日龄的雏鹅,5~15日龄为该病的高发日龄,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19.
一、小鹅瘟 (一)流行特点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4~30日龄的雏鹅,5~15日龄为该病的高发日龄,3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日龄愈小,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愈高.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3~20日龄雏鹅,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极高,严重下痢及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