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规模猪场母猪瘫痪症常见有二种情况,一是因各种原因造成母猪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致使母猪体内钙、磷不平衡,造成营养障碍性瘫痪.另一种是母猪断奶后因并栏发生相互间打架,致使母猪腰椎神经受损,造成机械性瘫痪.经调查,机械性瘫痪的母猪在各规模猪场比较多见,且淘汰率很高,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笔者通过多年来对此病的治疗认为:用穴位疗法,治愈率较高,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分娩的时候,由于生殖器官发生一系列急剧的变化,导致母猪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对产后母猪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体能投入正常生产就显得尤其重要。母猪生产后,要随时观察其采食情况,注意体温的变化,检查有无瘫痪、咬仔、产后奶水不足等情况发生,当母猪产后发生疾病时,必须尽快加以治疗,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瘫痪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母猪的泌乳性能,还会导致母猪死亡。笔者根据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分析了此病的发病原因以及症状,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母猪生产瘫痪多见于初产母猪--新培育的母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至产后1个月内,有的母猪产后几天就发生腰部麻痹、瘸腿和瘫痪现象.母猪生产瘫痪可导致缺奶、少奶,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成活率降低、甚至死亡,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母猪生产瘫痪多见于初产母猪一新培育的母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至产后1个月内,有的母猪产后几天就发生腰部麻痹、瘸腿和瘫痪现象。母猪生产瘫痪可导致缺奶、少奶,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存活率降低,甚至死亡,经济效益下降,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由于连续多次用药,而总钙量严重超量或因一次钙量过大和未能监听心脏而使母猪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为了提高母猪生产瘫痪的治愈率,防止死亡等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生产价值就在于繁殖生产,如果母猪产后发生瘫痪,将直接影响其当年以及今后的正常生产,必须掌握发生原因并采取适合的防治措施加以治疗. 1 母猪产后瘫痪发生原因 母猪产后瘫痪指的是母猪因为产仔数量过多,产后哺乳期身体负荷过大、身体机能失衡,血糖降低,或者是由于母猪在分娩时仔猪体积过大,使得母猪后肢肌肉损伤,最终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7.
母猪生产瘫痪的病因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饲料和血液分析发现生产瘫痪母猪饲料和血液中维生素D和碘含量均低于正常营养标准。临床用维生素D和碘对生产瘫痪母猪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这证实宁夏地区母猪生产瘫痪与碘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综合征。母猪产后瘫痪已成为目前养猪业上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和仔猪的成活率,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为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瘫痪也叫母猪生产瘫痪,是产仔前或产仔后突发的一种四肢麻痹,行走困难,重者导致站立不起(瘫痪)的病症。产前很少发生,产后2~7 d发生较多。"母病及子",该病也严重影响了仔猪发育。笔者治疗108例,治愈104例,治愈率96.3%,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母猪在哺乳期间机体钙长时间出现负平衡过度,造成机体骨骼严重脱钙,最后导致母猪瘫痪的一种慢性综合性疾病。2001年1月~2002年5月,我队曾先后出现8例母猪(产7胎次以上)产后瘫痪慢性综合症。经我们治疗4~7d后,4例后肢跛行和3例全瘫的母猪痊愈,而另1例,因瘫痪时间太长,治疗不及时,造成饮食废绝,最后衰竭而亡。  相似文献   

11.
正母猪生产瘫痪又称生产麻痹、乳热症或风瘫(俗称"软骨病")是发生在围产期的一种急性代谢病,可发生于分娩过程中或分娩前几天,但多发生于产后。母猪多发生于产后2-5天,但以产后数小时发病最多。母猪生产力越高发病率越高,胎次多的老母猪和初产母猪易发,经产母猪发生机率低,散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多,专业户饲养的母猪发病少,母猪产后瘫痪比产前瘫痪的数量多。1发病原因1.1饲料问题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治疗母猪风湿瘫痪余昌祥(贵州省晴隆县莲城镇畜牧兽医站561400)风湿瘫痪是生产母猪的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从1982~1987年治疗母猪风湿瘫痪31例,始用安乃近、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水杨酸钠等西药,疗效不佳。鉴此,笔者深入...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疾病.病猪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站立困难、直至卧地不起.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饲料中缺少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钙、磷比例失调,以及长期不晒太阳导致维生素D缺乏,或年老体弱、缺乏运动等.2012年7月,我们接诊某养殖户家的一头患产后瘫痪病的大白母猪.现将该母猪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患有产后瘫痪的母猪分别采用西药、西药结合穴位、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西药、西药结合穴位、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母猪产后瘫痪治愈率分别为55.56%、66.67%、100%,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产后瘫痪母猪的治愈率分别较西药治疗、西药结合穴位治疗提高44.44个百分点和33.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维丁胶钙治疗哺乳母猪瘫痪我农场种猪场在1991年8、9月先后有4头哺乳母猪发生缺钙性瘫痪。用维丁咬性钙治疗,疗效显著。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发病母猪都为经产母猪,发病前泌乳状况比同期其他哺乳母猪都好,其哺育的仔猪肥壮。母猪发病均于...  相似文献   

16.
在母猪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母猪产后瘫痪问题,导致其病症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因母猪产后瘫痪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以,有必要进行多方面分析,以此提高认识,也进一步明确如何实施科学治疗,本文首先明确了母猪产后瘫痪症状,随后对其治疗措施进行重点阐述,旨在通过分析,能够提高养殖户重视,为其实现有效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瘫痪在农村和饲养管理不当的养猪场时有发生,由于猪的特殊生理和生产性能,治疗难度较大,很多病猪因治疗不当被淘汰,甚致死亡。母猪产后瘫痪一但发病影响较大,既影响了母猪的生产利用率,也威胁着小猪的生存和生长。本文重点分析了该病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科学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母猪产后瘫痪在农村和饲养管理不当的养猪场时有发生,本人在基层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母猪产后瘫痪疾病,母猪产后瘫痪一旦发病影响较大,很多病猪因治疗不当被淘汰,甚致死亡。既影响了母猪的生产利用率,也威胁着小猪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长发育。现结合本人的临床治疗经验,阐述了母猪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旨在为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引导养猪户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患于未然,减少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做兽医的这几十年中,母猪产后瘫痪的情况虽然不经常遇到,但也不是没有,现在许多兽医只会使用西药,但效果有时不够明显,我县有老兽医用鳝鱼骨治疗母猪产后瘫痪的方法,效果很好。笔者求得该方后,用该方治疗过几例母猪产后瘫痪,发现效果比用其他药要好,所以现在一直使用鳝鱼骨散治疗母猪产后瘫痪,同时笔者也一直注意收集鳝鱼骨放在家中晒干后研末保存在通风向阳的地方,一但发现有母猪发生产后瘫痪,就可以立即配方治疗,以免耽误病情。现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由于缺钙引起的瘫痪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母猪,容易造成产后母猪瘫痪,失去种用价值而惨遭淘汰。下面笔者将一例母猪缺钙引起瘫痪病例剖析如下:1发病病因1.1妊娠母猪或者母猪产后钙吸收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母猪生长需要而诱发本病。1.2仔猪断奶时间过迟,母猪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导致母猪钙流失严重,容易诱发本病的发生。2主要症状2.1患病母猪后躯瘫痪呈犬做姿势,正常情况下患病母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