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蕾 《绿色科技》2019,(17):107-108
为测定野生和种植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维生素B1、多糖的含量,给种植黑果枸杞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盐酸-正丁醇法测定了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荧光法测定了维生素B1的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黑果枸杞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种植黑果枸杞的原花青素、维生素B1、多糖的含量高于野生黑果枸杞。且种植黑枸杞原花青素含量高于野生黑枸杞的1倍。5个种植区黑枸杞3个指标含量有差异。种植黑果枸杞与野生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多糖、维生素B1含量比较是升高趋势,种植黑枸杞成分含量存在地区差异,提示种植黑果枸杞时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2.
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对宁夏枸杞、新疆枸杞、枸杞叶片和果实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新疆枸杞、枸杞叶片中多糖含量分别为167.08μg·g-1、126.00μg·g-1、62.40μg·g-1,果实中的含量分别为80.00 mg·g-1、50.68 mg·g-1、29.64 mg·g-1,多糖含量高低依次均为宁夏枸杞新疆枸杞枸杞;果实和叶片中多糖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  相似文献   

3.
以原花青素含量减低程度为基准,研究黑果枸杞干燥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4个种源黑果枸杞鲜果进行不同干燥法处理,得出结论: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均下降。其中阴干处理后,果实原花青素含量降低最少,干燥至恒重用时12~15d;恒温鼓风干燥处理,随干燥温度升高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40℃干燥至恒重用时12 h,60℃用时8 h,80℃用时6 h,100℃用时4h;鲜果晒干至恒重用时5~6 d。阴干处理耗时长,但原花青素含量下降程度低,不需要专用设备,实用性强;烘干和晒干处理使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下降,影响黑果枸杞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黑果枸杞优良品种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8份不同种源的黑果枸杞果实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种源黑果枸杞果实的氨基酸品质。【结果】8份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的鲜果中均至少含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99.00~428.45 mg/kg,平均含量为367.05 mg/kg;药用氨基酸含量为568.76~1 346.61 mg/kg,平均值为898.19 mg/kg;甜味氨基酸含量为411.19~1143.19 mg/kg,平均值为689.18 mg/kg;苦味氨基酸含量为227.44~863.33 mg/kg,平均值为534.76 mg/k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65.29~292.68 mg/kg,平均值为219.99 mg/kg;支链氨基酸含量为98.65~154.02 mg/kg,平均值为125.13 mg/kg;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为149.7~246.47 mg/kg,平均值为186.57 mg/k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黑果枸杞果实氨基酸含量间有较强...  相似文献   

5.
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组合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ZT 0.2 mg·L-1+IBA 0.01 mg·L-1,腋芽生长良好,萌芽率达88.73%,且玻璃化情况很少;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MS+ZT 0.15 mg·L-1+IBA 0.01 mg·L-1,组培苗生长速度快,增殖倍数可达5.83倍,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MS+IBA 1.0 mg·L-1,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宜荒漠区造林和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种源,促进生态扶贫产业发展。【方法】以不同种源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通过引种驯化,测定其生长量、果实形态特征、果实中主要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比较各种源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种源枝条生长量为31.0~54.2 cm,采自甘州区西洞滩的黑果枸杞生长量最大,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生长量最小。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在6月中旬前生长较快,之后生长缓慢;甘州区西洞滩的黑果枸杞枝条在6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在7月中旬后仍具有较大的生长量;其余种源枝条在6月中下旬—7月上旬生长较快,之后逐渐变缓。各种源果柄长度为7.47~10.6 mm,其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最长,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次之,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最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果形指数为0.49,其余种源的果形指数为0.7~0.8。各种源单果质量为0.31~0.44 g,其中采自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单果质量最大,采自青海柴达木和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新疆尉犁县的最小。各种源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0%~10.86%,其中采自青海柴达木的黑果枸杞中含量最高,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为1.15%~1.83%,其中采自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总黄酮含量为42.0~65.2 mg/g,其中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采自民勤青土湖的次之,采自新疆尉犁县的最低;总酚含量为48.84~75.14 mg/g,其中采自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果实中含量最高,酒泉肃州区种源次之。8个种源黑果枸杞的果实均富含N、P、K、Ca、Mg、Fe、Mn、Cu元素,其中采自甘州区西洞滩和苏南县明华区的黑果枸杞果实还富含Zn元素,其余种源含有微量的Zn元素。【结论】各种源黑果枸杞在武威均能正常生长,张掖甘州区西洞滩和武威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更适用于荒漠区造林,张掖甘州区老寺庙农场的黑果枸杞更适用于人工栽培,酒泉肃州区的黑果枸杞既适用于荒漠区造林也适用于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梯田内人工引种栽植野生黑果枸杞与原产地野生黑果枸杞生长状况的比较,确定黑果枸杞生长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平梯田内引种栽植7年的黑果枸杞植株下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植株间,野生黑果枸杞植株下和植株间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相差较小;(2)水平梯田内引种栽植7年的黑果枸杞其株高、冠幅、冠幅体积和分枝数均显著高于野生黑果枸杞,人工栽植黑果枸杞其株高和冠幅分别是野生的4.4倍和4.5倍,同时人工栽植黑果枸杞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显著高于野生黑果枸杞;(3)野生黑果枸杞地上和地下生长量均与0—100 cm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且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影响了野生黑果枸杞的株高和冠幅;人工栽植黑果枸杞生长量与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小。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梯田栽植黑果枸杞可快速、稳定生长,并可提升植株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研究结果为黑果枸杞在半干旱黄土区退化人工林草地修复改造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丹东主栽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便于蓝莓种植户选择,对丹东地区主栽的8种蓝莓品种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钱德勒平均单果重最大,公爵最小;果实硬度以卡拉、大果蓝金、蓝丰为好,伊丽莎白、伯克利稍差;耐贮性卡拉较差;各蓝莓品种果粉厚度差异不大。冻果总酸含量卡拉最高,可达13.28 mg·g-1,伯克利最低为5.84 mg·g-1;伊丽莎白总糖含量最高为23.59 mg·g-1,钱德勒总糖含量最低为10.67 mg·g-1。8个蓝莓品种的糖酸比为1.14~3.33,可以满足喜酸、喜甜和酸甜适中口味的各类消费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高效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获得与传统提取方式相比更加环保且活性优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以ABTS+·和OH·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法萃取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工艺,以VC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H·、ABTS+·和DPPH·清除率的IC50值,并分析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与抗氧化的相关性。【结果】黑果腺肋花楸抗氧化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 g/mL,硫酸铵质量浓度0.31 g/mL,乙醇体积分数43%,超声功率51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时提取物对2种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59.36±0.80)%,其中OH·清除率为(51.77±0.97)%,ABTS+·清除率为(65.20±1.43)%,较单一双水相法和常规醇提法均有显著提升。在此条件下,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得率为(12.67±0.43)%。提取物中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分别达到了...  相似文献   

10.
全光和遮光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光照下香梨果实品质的差异性,研究了自然全光和遮光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全光条件下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极显著大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光照条件对果形指数无明显影响;全光下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遮光下的果实;全光下果实呈现淡红色,而遮光下的果实呈现绿色,全光下的果实光泽度比遮光下的果实低,黄色程度较淡;光照条件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含水量和V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全光下的果实其石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遮光下的果实。  相似文献   

11.
回流蒸馏法精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富含花青素、类黄酮、酚酸、原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为充分利用该果实的保健价值,在酶解、降糖、降酸的基础上,利用回流蒸馏法,精制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浸膏。结果表明:添加0.01%的果胶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00 min,酶解率达到90%以上;在化学降酸中,添加NaHCO_36 g·L-1,降酸效果最好;在超滤除菌中,选择膜孔径为2μm的超滤膜,除菌效果最佳;在回流萃取中,最佳回流时间为40 min;在减压蒸馏工艺中,最佳蒸馏时间为3.0 h,此条件下浓缩倍数约为11,多酚含量约44%。该浸膏可作为初级工业产品,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给黑果枸杞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野生状态和人工栽培条件下青海黑果枸杞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状态环境条件的差异明显造成黑果枸杞叶片、果实、枝条的形态变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与野生状态的黑果枸杞在纵径、横径、单果鲜质量3个指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平均单果鲜质量比野生的增加0.12 g,是野生状态下的1.86倍,并使果实更加饱满。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叶长、叶宽、叶面积明显增大,这是生长条件良性变化导致叶的形态特征的响应与适应。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叶形指数和叶面积的增加,更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野生条件下黑果枸杞枝条短粗,刺多而密,人工栽培使枝条生长加快,棘刺减少,易于果实采收。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优质果桑品种,探讨不同桑品种桑椹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用阆中蚕种场筛选的阆场1号,阆场2号,阆场3号,阆场4号,阆场5号,阆场6号,阆场7号作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源性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溶性糖通用分析法,对不同桑品种桑椹花青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检测表明:花青素和可溶性糖最高的桑品种为阆场4号,花青素为1.024 mg·g-1,可溶性糖达16.348 mg·g-1,是适宜推广的最好果桑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宁夏枸杞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为探究枸杞及其他木本经济林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优质高效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杞1号’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及自动监控系统模拟控制CO2浓度,测定宁夏枸杞在升高CO2浓度环境下植株营养生长指标与果实糖分含量、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1) CO2浓度升高,促进宁夏枸杞植株生长发育,苗高增长量较对照分别高11.67%和18.65%,地径分别高55.09%和62.58%,新梢加长和加粗生长均呈增加趋势。2) 2种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宁夏枸杞果实横径较对照分别增加4.56%和7.71%,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5.05%和34.53%,果实更加饱满。3) CO2浓度升高处理下,夏果(处理90天左右)果实中果糖含量较对照略高,秋果(处理120天后)含量比对照分别低1.39%和3.98%。试验处理期间,果实中葡萄糖和总糖含量均低于对照,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降最为明显。夏果果实蔗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秋果在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下较对照略高。4)果实中枸杞多糖含量低于对照,黄酮含量在秋果期比对照分别低16.62%和18.35%,且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对果实活性物质含量影响较大。5) CO2浓度升高增加了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夏果蔗糖磷酸合成酶较对照明显增加,但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与合成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夏果均高于对照,秋果酶活性低于对照,CO2浓度升高1倍[(760±20)μmol·mol^-1 ]处理下差异极显著。【结论】长期高CO2浓度处理促进宁夏枸杞植株营养生长,果实单果质量与纵横径增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品质;但果实中糖分含量和枸杞多糖、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影响果实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黑果枸杞种子萌芽率低、前处理时间长及造林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本文采用1%的KNO_3溶液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前处理,并对其高效育苗技术及造林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的KNO_3溶液可促进黑果枸杞种子萌芽,提高出苗率;黑果枸杞育苗时温室环境调控下采用基质可确保成苗率;黑果枸杞造林树体管理中,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即在修剪时可将结果量大的枝条剪下来以采集黑果枸杞果实,但是所剪结果枝条不能低于其总枝条数的50%,以促进黑果枸杞枝条更新,这样既可确保其生态效益,又可适当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光照强度与葡萄果实品质形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透光性不同的果袋(CK:100%、A:50%、B:15%、C:5%和D:0)对葡萄果穗进行遮光处理,测定了果实的糖酸含量及与酿酒相关的一些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果穗遮光后降低了果实品质,果袋透光率不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果袋透光率越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最显著,果实遮光程度超过50%时,果实品质显著下降。和对照果实相比,遮光后不同生育期果实中糖、总酚、单宁、类黄酮及花青素含量下降,完全遮光果实中降低最显著。遮光果实中可滴定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乳酸等含量增加,完全遮光果实中含量最高。可见,葡萄在发育过程中品质的形成与光照强度关系密切,光照强度较低时果实糖及一些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而酸含量升高,果实品质降低。因此,适宜的光照强度是葡萄果实品质形成和改善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7.
克拉玛依地区主要树种干部热值与碳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量热法、干烧法、干灰化法对克拉玛依地区50个主要树种(乔木34种,灌木16种)干部的热值、碳含量、灰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个主要树种干部的热值在17.753 ~19.112 kJ·g-1之间,均值为18.285 kJ·g-1,柠条、樟子松相对较大,分别为19.112,19.025 kJ·g-1;碳含量在44.57% ~50.35%之间,均值为48.88%,以倒榆的碳含量最高(50.35%),其次为樟子松(50.34%)、黑果枸杞(50.11%)、大果沙棘(50.00%);灰分含量在0.29%~2.34%之间,均值为0.82%,胡密杨灰分含量最高(2.34%),樟子松最低(0.29%).在生活型方面,34种乔木干部的平均热值为18.256 kJ·g-1,16种灌木为18.335 kJ·g-1,碳含量分别为48.86%和48.87%,灰分含量分别为0.82%和0.81%,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热值与碳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热值与灰分含量、碳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将50种树木分成4个大类,其中柠条和樟子松为高热值、高碳含量树种,黑果枸杞、卫矛、紫丁香、杜梨、沙枣、大果沙棘、桑树、李为较高热值、较高碳含量树种,其余树种的热值和碳含量则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花青素苷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产物的分析,系统地阐明‘金华美女’叶色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金华美女’为材料,‘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和红山茶为参照组,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设计山茶DFR、ANS、LAR、ANR和UFGT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这5个基因在叶片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应时期的多酚合成途径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的主要代谢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4个时期中,红叶品种叶片中DFR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ANS、LAR、ANR和UFGT基因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金华美女’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发生了改变;(2)‘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表儿茶素含量仅为0.04 0.21 mg·g-1,这说明在生理水平上,‘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合成途径可能受阻;(3)‘金华美女’叶片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1.2 1.4 mg·g-1,4个生长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金华美女’叶片具备持续合成花青素苷的能力。[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推断‘金华美女’叶色变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了抑制,降低了矢车菊素催化成表儿茶素的效率,使叶片类黄酮代谢途径中以多酚为主的合成方向转向花青素苷合成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蓝莓、荚蒾、光叶山楂、山荆子、不同光照强度花楸、引种黑果腺肋花楸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种浆果中的主要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野生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为147.965 mg/100g,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20.93%;野生蓝莓的总黄酮含量为459.63 mg/100g,山荆子多糖含量为163.62 mg/g,是野生蓝莓的2.05倍,总黄酮含量为1403.71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3.05倍;不同光照强度花楸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随着光照强度(颜色深度)的增强而增高;引种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含量为615.234 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16倍,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的含量占总花色苷的97.34%,同时总黄酮含量为2271.30mg/100g,是野生蓝莓的4.94倍。光叶山楂和荚蒾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宜作为观赏植物;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总黄酮、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精根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为比较不同生长年限黄精根茎的功能成分,测定3年生、5年生黄精的多糖、黄酮、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年生与5年生黄精根茎的多糖含量均达50 mg·g-1以上,差异不显著;5年生黄精根茎的黄酮含量是3年生黄精根茎的6倍,差异显著;两种生长年限黄精根茎微量元素含量排序均为Ca>Mg>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