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对凉山州‘红阳’猕猴桃作不同果袋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普通猕猴桃单层袋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均可显著降低猕猴桃日灼果、机械伤果比率,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套单层袋对果形影响不大,套双层袋后,果实变为短圆柱形;套单层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变化不显著,套双层袋导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大幅降低,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给果袋在葡萄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树为试材,分别采用白色、绿色、蓝色纯木浆纸袋的套袋处理,对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温湿度、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袋、绿袋和蓝袋的透光率分别约为50%、20%和10%。蓝袋内的温度、湿度均显著高于白袋。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提高了果面光洁度、果面亮度L*值和果实中的Vc含量,降低了其色泽指数(CIRG);绿袋和蓝袋处理的果实单粒质量、单穂质量、果粒的纵横径以及果形指数与白袋处理(对照)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果实完全成熟时,绿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蓝袋处理降低了果实的固酸比,绿袋处理使‘阳光玫瑰’葡萄的成熟期推迟了1周,而蓝袋处理使其成熟期推迟了2周。‘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成分,以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主成分2-己烯醛及己醛的醛类物质为主。从果实样品中检测出的化合物的种类,绿袋和蓝袋处理均少于白袋处理;但检测到的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显著高于白袋处理。绿袋处理改善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面色泽和光洁度,提高了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且增加了‘阳光玫瑰’葡萄中醛类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从成熟期的果实品质来看,绿袋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皇冠"梨(Pyrus bretschnelder Rehd‘Huangguan’)为试材,研究了日本袋、双层袋、单层袋和条纹袋四种袋型对果实锈斑形成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袋提高了袋内温度和10:00—16:00湿度,降低了果实品质。不同袋型中双层袋的锈斑直径、锈斑指数和锈果率最低,分别为2.02mm、0.28和6.42%,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10mm、0.23和7.11个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145.82mg/g,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2.07个百分点和12.81mg/g,且外观色泽表现出淡黄色。建议在试验区套取双层纸袋来降低"皇冠"梨果实锈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5.
该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苹果果实袋的透光率、透气度和表面吸水率,调查了不同类型的苹果果实袋对袋内温湿度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袋外黄内黑、内层红蜡纸的双层纸袋具有一定的遮光性,且透气度和表面吸水率较低,套此类袋的果实果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不套袋的降低较少,且果面光洁、果点较小,着色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油梨果实品质,筛选出适合油梨的套袋材料,以油梨优良品系‘南亚A’为试材,以不套袋作对照,对5种材料果袋(无纺布、半透明葡萄套袋、珍珠棉+白色透明塑料袋、外黄内黑牛皮纸袋、白色纸袋)套袋处理的油梨果实进行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指标的测定,通过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效果最佳的套袋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均能提高果实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硬度,对果皮厚度和可食率无显著影响,大部分处理对果形指数无影响,能提高维生素C、总糖和脂肪含量,降低果实失重率。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纸袋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宜油桃套袋的光质类型,以着色完全的油桃品种‘Flavortop’的果实为材料,用白、红、黄、蓝、绿共5种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不同光质果袋,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光质果袋均未显著影响单果质量、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其组分、总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及糖酸比;套白袋的果实亮度值显著降低但a/b显著升高,其他光质果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色调角均显著升高而a/b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虽有所下降,但果面着色程度高,且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下降程度小,综合品质较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桃生产上宜选择白色果袋以改善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套袋能增加红富士果皮中花青苷的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指数,显著改善了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减小了单果重,降低了苹果的糖、酸及Vc含量等,使风味变淡,影响了内在品质。套袋能降低病虫果率,但套袋会增加除袋后的日烧果率。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综合看: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最好,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对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存在环境污染,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桃果实糖酸代谢的差异性及采后风味劣变的机理,从而为适宜采收成熟度的选择奠定理论基础,以不同成熟度的‘沪油018’油桃、‘湖景蜜露’水蜜桃和‘玉露’蟠桃为试材,对其果实在采后糖酸代谢的规律和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采收时,七、八、九成熟的‘沪油018’其果实中的蔗糖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八成熟‘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七成熟果实,七成熟‘玉露’蟠桃果实中的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八成熟果实;‘玉露’蟠桃果实中的蔗糖含量(82.8~91.49 mg·g~(-1))显著‘湖景蜜露’水蜜桃(77~87 mg·g~(-1))‘沪油018’(55~60 mg·g~(-1));七、八成熟‘沪油018’和‘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苹果酸和总酸含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七成熟‘玉露’蟠桃果实中各游离酸和总酸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其八成熟果实;‘玉露’蟠桃和‘沪油018’果实中的苹果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湖景蜜露’水蜜桃。2室温贮藏期间,3种类型桃果实中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均较缓和;七、八成熟‘玉露’蟠桃和‘沪油018’果实中的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七成熟‘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中的奎宁酸和苹果酸含量均呈急剧下降的趋势。3低温冷藏下,七、八成熟果实中糖的合成速率均低于室温贮藏的果实,九成熟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已呈降解趋势,其甜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七、八成熟‘湖景蜜露’果实中各游离酸和总酸含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而‘沪油018’和‘玉露’蟠桃的变化均较缓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桃果实的糖酸组分及其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湖景蜜露’水蜜桃风味劣变快于其他两个品种;室温和低温贮藏期间,其果糖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均缓和,而其果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却均剧烈。文中因此建议,以酸代谢为果实低温冷藏研究的主要方向,以酸降解峰点来界定果实的安全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对1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8个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单果重、果肉硬度、果皮硬度)进行测定,以期分析不同品种间海棠果实品质差异,为筛选海棠果实品质评价主因子和开发海棠果实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5个海棠品种果实品质间,除果皮和果肉硬度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8个品质指标大部分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正(负)相关,部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3.54%,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有机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和单果重,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和果皮硬度,第3主成分以可溶性固形物为主。本研究中的15个品种中,适合于食用的有‘永恒’、‘时光秀’、‘当娜’等,适合于果汁加工的有‘薄荷糖’、‘魔术’和‘印第安之夏’;宿果期、储存期较长的为‘超甜时光’。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不同区县‘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为后期重庆市‘红阳’猕猴桃的种植布局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重庆市12个区县的‘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分析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固酸比、糖酸比9个重要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12.
吴建妹 《江苏林业科技》2001,28(6):23-23,33
套用3种不同果袋对提高丰水梨果品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丰水梨套袋可明显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延长果品的贮藏期,但对果实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梨(Pyrus pyrifoliaNakai)‘翠冠’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明显地改变果实的外观,使果锈减少、果点颜色变浅、果点变小,但套袋使果实内在品质有所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果实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臭氧对‘鸭梨’等3种梨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梨’、‘雪花梨’和‘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鸭梨’和‘雪花梨’贮藏期变短,臭氧浓度越大,‘鸭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得越快,果面软化现象发生得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雪花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使其果点变黑,浓度越大,发生时间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黄冠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鸡爪病、黑心病的发病率及烂果率,60 mg/m3臭氧处理的‘黄冠梨’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沙果果实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复合评价方法,以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5个因子为评价目标,对13种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沂水的‘一窝蜂’单宁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果肉硬度适中,口感风味最好,果形指数1.05,高桩,缺点是果个小;夏津秋沙单果质量最大;天平南王沙果果实硬度最高,这些品种优异性状突出,是极具价值的育种资源。不同品种沙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差异极显著,可滴定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天平南王’沙果、‘泰安’沙果、‘东北’沙果以及‘太谷红果’果实合理满意度高,综合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9.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纸袋对葡萄抗日烧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纸袋均降低了袋内高温,提高了袋内湿度,降低了日烧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不同袋色中黄色纸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155.43mg/g,较对照CK的20.14%和165.28mg/g分别降低了2.07个百分点和9.85mg/g,降幅最低,可滴定酸含量0.31%最低,较对照CK的0.29%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增幅最低,且外观色泽表现出红地球葡萄典型的粉红色。建议在光照强、紫外线烈、温差大的红地球葡萄产区套取黄色纸袋来提高葡萄抗日烧能力、调控色泽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在浙江省嘉兴市采收‘湖景蜜露’桃Amygdalus persica‘Hujingmilu’果实,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MAP)处理对冷藏及常温货架期间果实的品质、能量相关物质及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1)1-MCP 12 h熏蒸结合0.02 mm MAP包装处理能有效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维生素C(Vc)含量,保持果实的贮藏及营养品质。同时,1-MCP结合MAP处理有效地保持了呼吸代谢相关酶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能荷(EC)值。试验显示,1-MCP结合MAP处理能有效保持‘湖景蜜露’桃采后品质,延缓果实采后后熟及衰老进程,减少果实采后损失,为适宜的贮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