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是指虽然对某雏鸡群已经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人工主动免疫,但是在免疫接种后不久或一段时间之后,该群雏鸡仍然发生或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这种现象一直伴随并阻碍着养鸡业的发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偶有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变出现,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预防治疗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促进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任何品种、任何季节均可感染,传播性快,死亡率高,对养鸡业造成严重危害。下面就我市暴发的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快,并能导致发病鸡的免疫抑制,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赤峰地区,法氏囊病(IBD)的流行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发展而不断蔓延。据笔者调查,该病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的重要免疫器官 -法氏囊为主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每年对养鸡业都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防治本病 ,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日本国引进了新的法氏囊 K株活疫苗种毒 ,在该公司 GMP车间生产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的疾病,疫苗的研制对于该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其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在30%~50%之间。是目前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从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形成了几次流行暴发,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四大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验方张则斌(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79年首次在国内报道,随后各地陆续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IBD是因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损害鸡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损伤雏鸡的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免疫学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半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生产造成了极大地损失。笔者现将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介绍于后,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特征、抗原和毒力变异以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特征、抗原和毒力变异以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能诱发免疫抑制,使鸡体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并发或继发其他多种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潜伏期为2~3d,病程短,呈双尖峰死亡曲线。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传染性法氏囊病已经成为养鸡业生产中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种疾病能够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在临床上该种疾病以严重腹泻,肌肉震颤,极度衰弱为主要特征。这几年,随着鸡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和扩散,再加上免疫不当等因素,使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呈现新的特点。笔者主要就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又名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该病从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以来,形成了几次流行暴发,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与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列的危害养鸡业的四大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中草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疗效观察蔡庆贤(宁波正大农业有限公司)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病或传染性囊病。于1962年首次发现。本病多发生于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鸡业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控制该病的方法主要是进...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V往往与鸡新城疫、大肠杆菌以及鸡支原体病形成混合感染,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进行分享,旨在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胜权 《兽医导刊》2019,(4):180-18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可见于一年四季,各地常有发生,鸡群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幼龄鸡下白痢、衰弱、大批死亡,由于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目前该病仍然是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会给养鸡业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浅谈一下此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