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芬 《云南农业》2011,(6):41-42
通过对丘北县粘虫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粘虫各个虫态的历期、发生世代及为害情况,提出了粘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粘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粘虫的形态特征,阐述了其发生条件及为害特点,并从技术和政策层面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0年以来,云南省发生粘虫为害呈上升趋势,维西县玉米、水稻发生的粘虫为害,由以前的五年一大发三年一小发变成现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必须及时统防统治,否则就会对水稻、玉米产量造成很大影响。1发生特点粘虫又称五色虫、行军虫、剃枝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杂食性害虫。粘虫越冬行为规律,其在我国的越冬地界为北纬33°左右,几乎覆盖了云南大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重要农业害虫粘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与为害现状以及利用生物防治方法防治该虫的主要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5.
简单概述了2008~2013年河北省粘虫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河北省2012年和2013年粘虫发生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局部为害重等特点的分析,找出河北省粘虫暴发为害的原因,对今后河北省粘虫监测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食叶害虫,常年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为了正确估计其为害所造成的相应损失,定出经济合理的防治指标.我们于1981-1982年对粘虫幼虫进行了食量测定,并模拟其为害征状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研究小麦不造成经济损失所耐受的最大虫量.同时,在田间作了笼罩接虫和大田调查,对模拟结果进行验正,提出了药剂防治指标.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粘虫[Mythinna separata(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夜盗虫,剃枝虫,又名行军虫,五彩虫[1],具有群居性、迁飞性、暴食性、突发性、趋光趋化性等习性[2],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禾本科杂草,大发生年份还可为害蔬菜.粘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幼虫共6龄,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1~4龄食量低,总取食量占幼虫食量的5%~10%,进入5~6龄后,即进入暴食期,取食量占幼虫食量的90%~95%.粘虫大发生时可造成毁灭性灾害,幼虫群居咬食,短时间内就能将上千亩的农田掠食一空,夜间可以听到幼虫咬食的沙沙声,吃光一块农田后,粘虫群集迁移到附近的农田继续为害.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产[3].  相似文献   

8.
粘虫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遍布各地。作者根据庆阳市近年来粘虫发生频率高、危害重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粘虫学名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色虫、虸蚄等,分别极广,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粘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玉米、水稻、麦类、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科牧草。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为害。咬食叶组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抽出的玉米穗亦能被咬断。1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粘虫也叫行军虫、夜盗虫。是一种迁飞性、暴食性、杂食性害虫。该虫具有暴发危害和迁移为害的特点,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水稻、小麦、谷子等作物叶片,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食料缺乏时,成群迁移,虫口密度大,防治不及时,可造成作物严重损失,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2.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为害严重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一般减产10%-20%;草地螟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害虫,具有较强迁移能力,为害较重,因此要重视两种害虫的防治.本文介绍粘虫与草地螟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及一些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玉米田二代粘虫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夜盗虫、五线虫、五彩虫、春蚕,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危害特性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也可为害豆类、花生、蔬菜等。粘虫在上蔡县一年发生4代,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是1~3代。  相似文献   

14.
分析水稻粘虫在福建省明溪县的发生为害特点、发生原因,结合虫情调查与预测预报,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粘虫是麦类作物的主要害虫,本地历年来都有发生,对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掌握粘虫的虫态发育历期,提供预测预报的依据,进行防治,我组对粘虫个体发育的历期及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室内和室外(养虫笼饲养)的初步观察。现将粘虫在张渡湖地区主要为害代第一代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卵一、卵的历期:观察方法是于成虫发生期(三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在晚上从田间捕回成虫,放在室外养虫笼内饲养,待成虫产卵后,对卵的历期进行了观察。其观察记载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正>粘虫又名剃枝虫、五彩虫、行军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暴发性、迁飞性害虫,近年来已成为危害玉米的一种主要害虫,特别是今年,由于气候条件的关系,粘虫在我县大发生。笔者所在永寿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玉米是我地第二大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6万余亩。经过近几年的系统监测和分析,初步掌握了该害虫的为害特征和发生因素,总结出适合本地的防治对策。1、形态特征玉米粘虫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相似文献   

17.
粘虫是我国谷类作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六十年代以来,对其越冬,迁飞规律及大发生世代虫源的研究,证明了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的特性,在各发生区,有着主要为害世代之间互为虫源的关系。因此,粘虫在生理上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以适应远距离飞翔的需要。Klaus H.Hoffmann(1985)报道了昆虫飞行利用的能源物质一般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粘虫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对玉米粘虫的生物特性、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的分析,根据多年的防治实践,总结出了加强玉米粘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粘虫防治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锈色粒肩天牛是严重为害国槐的蛀干害虫。近年来,该虫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不断加重。由于该虫为害隐蔽,因此防治十分困难。介绍了锈色粒肩天牛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粘虫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将造成粮食减产、绝收,影响农民收入。了解粘虫生活习性,掌握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从管理上制定应对措施,技术上提出防治对策,以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为各地防治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