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林蛙是东北林区重要的生态指示性两栖动物,也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其主产于东北各地,尤以长白山及周边地区野生资源量最为丰富。东北林区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半人工的封沟养殖模式,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养殖至关重要。蝌蚪期是东北林蛙养殖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东北林蛙在蝌蚪期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够对林蛙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桦甸市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三农政策贷款同时,发挥桦甸市长白山特色产品资源优势打造和提升长白山特色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产业增收致富,桦甸市政府根据国家及吉林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资源产业的相关政策,通过对吉林省第二松花江上游,长白山林蛙原产地“中国林蛙之都”桦甸市的长白山特色产业和产品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以中国长白山特产商贸城为主体,以第二松花江流域长白山林蛙及参茸等医药保健制品为主的中国长白山北药林蛙产业科技示范区和以长白山果仁及山野菜等绿色山珍食品为主的中国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科技示范区为两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林蛙种群的现状,观察了在采用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林蛙种群的增长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林蛙种群结构保持幼蛙占多的格局,但种群统计数量较过去已明显减少,同时林蛙个体大小的总体水平也已不如过去.采用为林蛙创造适宜繁殖生境和补充种源、加强放养管理等措施,可有效地促进林蛙种群的增长进程.  相似文献   

4.
东北林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俗名哈士蟆。为了促进中国传统中药——哈士蟆油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东北林蛙较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笔者应用数值分类法对东北林蛙主产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2个地区的8个种群进行形态学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长白山林蛙是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目前我国正由野生向工厂化养殖的方向发展,并且已初见成效。但是对其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研究,至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了给研究长白山林蛙的生理机能和疾病诊断提供理论依据,2000年5月上旬,对长白山林蛙的部分血清常用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东北林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俗名哈士蟆。为了促进中国传统中药———哈士蟆油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持东北林蛙较高的物种形态多样性,笔者应用数值分类法对东北林蛙主产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2个地区的8个种群进行形态学聚类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是我国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而在我国所产的林蛙中,又以吉林省长白山区域生产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体质健壮、产油率高、繁殖率高,成为林蛙中的极品。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日趋枯竭,造成野生的林蛙数量减少,且不断遭到毁灭性破坏,使野生林蛙资源濒于灭绝的边缘,这严重制约了林蛙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吉林省中国林蛙蝌蚪培育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吉林省桦甸市被中国市场学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长白山林蛙之都”,并作为“中国市场学会林蛙产业发展示范实验基地”,进一步推动全国林蛙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解剖镜检分析了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林区中国林蛙寄生虫为线虫3种(Rhabdia bufonis、Cosmocercella sp、Oswaldocru sp)、吸虫3种(Rowsbiella tineri、Pelystoma integerimrn、Pelystoma ocellatrm),分别隶属5科5属;其主要感染肺线虫Rhabdia bufonis和肠道寄生虫Oswaldocru sp,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6.66%、4.87和67.33%、9.25;不同种类寄生虫在长白山林区林蛙体内分布有一定规律,不同种类寄生在适宜自身的生态环境中,表现出寄生部位及感染寄生虫的专一性;长白山林区林蛙寄生虫的感染率和强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地点中国林蛙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普遍较高,不同地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及强度存在差异;雌、雄林蛙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辽东山区隶属长白山南麓,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7~8月高温多雨,适合林蛙的繁衍生息,是中国林蛙、东北林蛙自然分布区.域内山高坡陡,沟壕纵横,溪流遍布,林木繁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发展林蛙的好场所.我镇的林蛙养殖在近几年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林蛙养殖现状,目前中国林蛙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靖宇县地处长白山腹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84%,气候和资源条件适合发展林蛙养殖产业,并且近几年已经显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分析影响林蛙产业效益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林蛙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在长白山林区分布较广。近年来,吉林省林区兴起了中国林蛙养殖热,且在逐步扩大。养殖中国林蛙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林区群众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是要克服盲目性,应当认真考察中国林蛙的生存环境。掌握其生活规律,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 (RanatemporariachensinensisDavid)又名哈士蟆、雪蛤 ,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名贵山珍 ,其干燥输卵管即为中、外驰名的珍贵中药材———哈蟆油。野生中国林蛙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区域 ,约5 0个县市 (其中黑龙江省 14个、吉林省 2 5个、辽宁省 11个 )。林蛙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养殖概况中国林蛙地方名有蛤士蟆、田鸡、油蛤蟆等,在动物学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动物。中国林蛙是一个亚种,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蛤士蟆分类上为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随着人们食用、药用和滋补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林蛙及其产品逐年紧俏,价格不断提高。由于人们对林蛙的过度捕捉,使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  相似文献   

16.
<正>中文名中国林蛙,又称雪蛤,哈什蚂(哈士蟆)。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是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东北部山区特产,纯野生动物,亦被称为哈什蚂(哈士蟆)。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我国仅有,被列为易危(v)物种。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长白山原生态中国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在各地所产的林蛙中,又以长白山区产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中国林蛙的发展历史、生物学特性、养殖方法及其营养、药用价值的论述,阐明了养殖中国林蛙的重要意义、阻碍林蛙养殖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提出建立林蛙养殖及研究基地、筛选优种林蛙、开展林蛙育种研究、探索集约化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途径等是形成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体系的基础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大家都知道长白山林蛙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57%的活性蛋白质,4%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天然维生素、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等,它们是人体健康的基本物质;同时,长白山林蛙中还含有极微量的、非常珍贵的天然动物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它们对人体的健康起着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可以说是大自然送给人类健康的最温柔之手。长白山林蛙中的甲状腺素是由两个3~5二碘酪氨酸分子偶联而成的一种碘化的酪氨酸衍生物,是甲状腺  相似文献   

19.
陆玉坤 《北京农业》2013,(24):142-143
近年来我国的林蛙养殖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林蛙养殖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以至于导致林蛙质量、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此,就林蛙养殖技术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Rana chensinensis changbaishanensis Weiet.Chen)是药食两用的佳品,其雌蛙输卵管为东北道地药材——蛤蟆油。十几年来,由于市场旺销,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的野外半人工养殖也随之发展起来,吉林省几乎所有的沟系都利用起来了,但林蛙养殖的经济效益并不是很高,主要为投入少、自然灾害、天敌多等多种原因。我们认为,养殖林蛙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养殖池的建设不规范、面积小,应该大力推广一池多用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