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正燕麦荞麦主产区为"老少边贫"地区,几乎遍布我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016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各岗站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志愿扶贫等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担当、主动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以凉山和乌兰察布综合试验站助力当地农民脱贫和产业发展为例,共同分享体系扶贫体会和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对燕麦、荞麦医疗保健功效及其生态、经济、营养等方面的价值认识,燕麦、荞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燕麦米、燕麦片、荞麦米、苦荞茶已经成为人们养生的新选择,我国的燕麦、荞麦产业正在迅猛发展。燕麦抗旱、抗寒、耐瘠改土壤的特性是众所周知的,不仅如此,燕麦还防风、抗蚀、保水土。由于燕麦这些特性,其与主要粮食作物比如小麦、稻米等不争夺耕地,可以大面积推广。除此之外,由于燕麦、荞麦富含多种营养,  相似文献   

3.
正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绿色先锋植物——燕麦的种植,让贫瘠的盐碱地恢复了勃勃生机,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的米粮川。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和他的燕麦科研团队。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燕麦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任长忠是中国燕麦荞麦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人才,国际燕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农业农村部948燕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燕麦  相似文献   

4.
承德冷凉山区燕麦和荞麦种植结构及开发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燕麦和荞麦资源,针对承德气候带的Ⅰ、Ⅱ、Ⅲ三个类型区进行燕麦和荞麦的种植结构研究和适宜品种划分。结果表明:根据承德山区农业生态特点,分别划分为坝上极早熟、接坝早熟、北部早熟三个类型燕麦、荞麦种植区;通过燕麦、荞麦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确定了适宜不同类型区种植的新品种;创造了燕麦单产5 383.5kg·hm~(-2),甜荞2 670kg·hm~(-2)的产量水平;苦荞产量最高记录4 870.5kg·hm~(-2)。有效填补了承德市品种结构缺失的空白,加快了品种更新的步伐。承德冷凉山区燕麦、荞麦产业发展具有历史、旅游和资源等优势,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阴山北麓的旱农区年降雨少,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低,燕麦、荞麦产量低而不稳。通过生产调查,初步了解本区燕麦、荞麦生产情况,多数农户认识到新品种、施肥的重要性,但施肥量偏少,新品种播种面积小,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了解少。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新品种的推广和良种良法栽培技术的指导,只有产量产值提高,燕麦、荞麦产业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田长叶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于1996年开始进行野燕麦草与裸燕麦种间远缘杂交研究,历经19年艰苦工作,创造性地将野燕麦草抗旱、抗病、耐瘠与裸燕麦抗倒、优质、高产基因融为一体,育成新品种"坝莜18号"(200242-2-5-1-5-16)。  相似文献   

7.
燕麦是晋、冀、蒙三省(自治区)高寒贫困山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是产区农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燕麦食品消费与饲草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为大规模扩大燕麦生产提供了契机,加强燕麦良种繁育工作成为了关键。本文阐述了冀北坝上地区燕麦良种"一圃三田"制的四级繁育推广体系模式(原种圃繁殖基地—一级种子田—二级种子田—三级种子田)及其技术保障措施,对加速燕麦种子产业化进程,保障燕麦产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燕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山西省是裸燕麦起源地之一,也是我国燕麦主产区之一。本文旨在为促进我省燕麦产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我省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我省具有悠久的燕麦种植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燕麦科研和加工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燕麦产业基础雄厚。但目前我省燕麦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产品的需求,需要在专用品种选育引进、标准化种植、加工产品多样化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我省燕麦产业快速发展。[结论]燕麦产业作为我省传统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但要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具有发展荞麦产业独特的优势,文章就毕节市荞麦的基本生产情况、消费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趋势、发展对策建议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毕节市荞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燕麦荞麦产业发展趋势:燕麦在国外大型燕麦加工企业如美国百事可乐旗下的桂格公司、通用磨粉公司,加拿大西坡罗公司,欧洲欧特立燕麦饮料公司、朗特门公司,年加工量均在15万吨左右。我国大型燕麦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如广州、厦门、桂林,年加工量一般为1万~4万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荞麦优良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开展荞麦优良品种筛选及稳产高产栽培试验,在江苏省5个示范县进行荞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通过归纳和总结,详要地介绍了适应江苏省荞麦生产的5个优良品种泰兴荞麦、威宁白花、榆荞4号、定甜2号、丰甜1号,以及7项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轮作、深耕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收获。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开展春荞麦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春荞麦种植密度在30万~210万株/hm2范围内,群体密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自我调节,以种植密度150万株/hm2为最佳,产量最高,为1230kg/hm2。  相似文献   

13.
2012 ~2014年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开展春荞麦品比试验及高产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应江苏省春荞麦生产的优良品种是榆荞4号、定甜2号和通辽本地大粒,总结出春荞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轮作、深耕整地、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科学施肥、抗旱防涝、辅助授粉、病虫草防控和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4.
我国燕麦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我国燕麦育种面临的"育种技术单一、方法陈旧、周期长、优良品种少"问题,围绕燕麦育种核心环节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一方面,引进与利用国外燕麦资源。在引进300份加拿大种质资源基础上,培育了中加燕麦杂交后代材料9 000多份;另一方面,创新我国燕麦育种方法,创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利用我国独有的显性和隐性核不育资源,解决燕麦四六倍体杂交不育难题,攻克裸燕麦花药单倍体育种技术屏障,创新带芒标记性状集成优选等4项关键技术,破解了燕麦杂交聚合慢、异源优质基因库缺乏、优良基因整合效率不高、抗病优质基因狭窄和优良标记性状难辩别等难题。目前我国燕麦荞麦研究团队成员育成省级以上审(认)定裸燕麦新品种48个、皮燕麦新品种12个,其中国审新品种6个,由过去单一的高产类型,发展形成了满足我国复杂种植生态环境对燕麦品种多元化和加工品种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干旱地区西吉县整合项目资金扶持发展玉米、糜子、谷子、荞麦、燕麦、豆类、胡麻等杂粮产业的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内容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其保障措施,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市是我国燕麦的重要产区,其现状是育种栽培科研国内领先,但科技创新有喜有忧;燕麦产区优势明显,但加工技术和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结合燕麦科研、生产、加工及新产品研发状况等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有机(无公害)燕麦基地建设,组建一支研究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燕麦作物研究队伍,充分重视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和研究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等加速张家口燕麦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杂粮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代替作物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口粮品种,他是老少边穷地区促进扶贫开发,提高农民受益的重要经济作物。谷子、荞麦、燕麦、青稞等杂粮作物种植面积近400万公顷,总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杂粮作物种植区域地形复杂多样,杂粮生产大多都停留在人工收获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国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杂粮种植大省和贸易大省。为充分了解杂粮种植户种植成本收益,指导种植户开展杂粮生产,利用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实地调研数据,对河北省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燕麦、荞麦和糜子7种杂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杂粮种植收益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糜子种植收益增长幅度最快,谷子种植收益最高,高粱、绿豆、红小豆和燕麦种植效益均有小幅度增长,荞麦种植收益增幅最低;大部分杂粮的总成本呈降低趋势,其中,谷子总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糜子次之,绿豆、红小豆和荞麦的总成本基本保持不变;7种杂粮的投入产出比呈现增加趋势,种植产出效率逐渐增长,其中,谷子和高粱的产投比变化浮动较大,糜子和燕麦的产投比稳步提升,荞麦的产投比基本保持不变。提出了推广实用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建立市场信息动态、加大政府杂粮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菌肥在春荞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3~6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研究了生物菌肥拌种和喷施+不同数量的氮肥处理对春荞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对春荞麦有促生助长的作用,主要对春荞麦的产量、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生物菌肥拌种和喷施的基础上和氮肥施用的一定范围内,春荞麦的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茎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千粒重与氮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全生育期也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是我国甜荞的重要种植区域,也是红花甜荞的主产区。十三五期间,陕西荞麦产业快速稳定发展,得益于荞麦产品加工对荞麦一产的需求和荞麦产业的市场服务对荞麦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但陕西荞麦加工产业开发深度不够,多局限于大众化传统食品加工,在高附加值荞麦产品方面空白缺位;在荞麦观赏旅游文化方面虽有涉入但融合力度不足,荞麦三产融合路径需要拓展。因此,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打造品牌、文旅结合将成为陕西荞麦三产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