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杂粮的利用率和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一种杂粮面包新产品。【方法】以藜麦、薏仁、苦荞为杂粮原料,采用面包粉复配杂粮粉做面包,以面包的感官评分和比容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杂粮面包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杂粮粉用量为25%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最高;酵母用量在1. 1%时,感官评分和比容均是最大值;白砂糖用量在7. 5%时,杂粮面包比容最大,继而逐渐降低;加水量在44%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和比容均为最大;正交试验结果为杂粮面包最佳配方为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复配杂粮面包感官评分因素和比容因素主次关系均为为BAC,杂粮面包的最优工艺为A2B2C2。【结论】以杂粮粉和面包粉的总量为基准,杂粮面包的最佳配方为复配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最优工艺条件为和面时间30min,发酵时间2. 5h,烘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2.
青稞酸奶的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欢  梁琪  毕阳  米兰  张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47(2):135-140,151
以青藏高原青稞、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青稞谷物酸奶,青稞经炒制、粉碎、糊化、液化后与鲜牛奶混合进行发酵,研究了青稞的液化工艺和不同试验条件对青稞酸奶感官、理化性质、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青稞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20U/g,液化时间40min,液化温度70℃,青稞粒度80目.青稞谷物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青稞添加量为6%,稳定剂添加量为1%,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时间为6h,所制得的青稞酸奶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3.
以龙粳31号大米和经过微波熟化的龙米粮1号高粱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了质量比、料水比和蒸煮时间对复配米饭蒸煮参数和食味值的影响,并评价了复配米饭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当经过微波处理的高粱与大米的质量比为1∶4 g·g-1和料水比为1∶1.2 g·mL-1时,复配米饭的综合食味值最高。而未经过微波处理的高粱复配米饭需要延长蒸煮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综合食味值。微波熟化处理缩短了复配米饭的蒸煮时间10 min,复配米饭的香气和味道得到了提高。研究确定了微波熟化高粱与大米复配蒸煮的工艺参数,为高粱复配米饭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优糖米熟粉是以功能稻米“优糖米”为原料,采用焙炒工艺开发的口感风味俱佳的高抗性淀粉含量初加工产品。以优糖米熟粉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通过控制不同水浴温度条件(55℃、65℃、75℃、85℃、95℃)测定其溶解特性;使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其糊化特性;通过开展人体试验,测定其GI值,并对其控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每100 g优糖米熟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87.62 g、蛋白质8.31 g、脂肪2.46 g。优糖米熟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61 g∕(100 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75 g∕(100 g),相比优糖米生粉,优糖米熟粉中各氨基酸含量均增加。优糖米熟粉的溶解度和溶胀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显著低于优糖米生粉的溶解度。优糖米熟粉的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分别为94.5℃、7.0 min,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分别为92.0RVU、60.3RVU、123.7RVU、31.6RVU、63.4RVU和94.8RVU,相比优糖米生粉,优糖米熟粉糊化难度增加,溶胶黏度显著下降。人...  相似文献   

5.
王丽  童群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99-11201
采用氧化淀粉—丙烯酸—AMPS接枝共聚物和交联羧甲基淀粉进行复配,将两种原料按配比经混合、糊化、制片、粉碎、筛分制得复配高吸水性树脂成品。试验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氧化淀粉—丙烯酸—AMPS接枝共聚物与交联羧甲基淀粉的质量比为8,糊化时的加水量为500 g/g,糊化25 min,制片温度为150℃。该产品将两种淀粉组分的优缺点互补,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吸生理盐水的倍率为60~100倍,能在15 min内全部被酶解。  相似文献   

6.
为高效制备高营养杂粮复合粉以及提高杂粮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能力,促进杂粮资源的高质量发展。以燕麦、小米、绿豆、豌豆为研究对象,采用D-Optional混料设计对多种杂粮复配比例进行优化研究,并利用体外模拟实验对杂粮复合粉消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杂粮复合粉的最佳配比为燕麦15%、小米35%、绿豆30%和豌豆20%,此复配比例条件下,杂粮复合粉血糖生成指数为63.38,属于中GI食品。此外,杂粮复合粉熟化前后不同淀粉(RDS、SDS和RS)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RDS含量的变幅最大,生粉中RDS为9.63%,经挤压熟化处理后增加了5.95倍。杂粮生粉中淀粉水解率和水解程度显著低于熟化挤压粉,其中熟化淀粉前30 min内的水解速度显著高于生淀粉,水解时间为10 min时,熟化淀粉的水解速度比生粉高出2.58倍。经过熟化和挤压工艺优化后制得的杂粮复合粉状态佳、利于人体吸收,旨在为高营养低GI杂粮食品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食用品质优良且在常温条件下可贮藏一定时间的酱卤猪蹄产品,考察不同杀菌温度(100、105、110、115、120℃)及杀菌时间(5、10、15、20、25 min)对酱卤猪蹄感官评价、质构特性和脂质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0℃处理20 min时的酱卤猪蹄的感官评价较好,优于其他杀菌条件,在该杀菌条件下的卤猪蹄硬...  相似文献   

8.
采用脉冲微波处理大米,以普通连续微波作对照,考察脉冲微波处理对大米理化指标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对蒸煮后的米饭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米经过微波处理后其温度、碎米率、爆腰率和碘蓝值均高于未处理,含水量低于未处理,脉冲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的爆腰率(10%)显著低于普通连续微波处理(24%),更接近于未处理(8.5%)。稳态剪切模式下,未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均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经脉冲微波和普通连续微波处理后,大米糊的黏稠性降低,流动性增强,更接近牛顿流体。动态振荡模式下,未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化温度均在68℃左右,经脉冲微波和普通连续微波处理后的大米糊G′和G″峰值均高于未处理的大米糊,表明微波处理能增强大米糊的三维凝胶网络结构。脉冲微波处理对蒸煮后米饭的感官品质无显著性影响,且在形态得分上优于普通连续微波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制备大米调配型酸豆乳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影响大米调配型酸豆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大米调配型酸豆乳的最佳条件为大豆与大米配比3∶1;稳定剂用量为琼脂0.10%、CMC-Na 0.05%、黄原胶0.050%;均质条件为2次均质,第1次均质压力为40 MPa、第2次均质压力为30 MPa;灭菌条件为100℃、20 min.在此条件下,大米调配型酸豆乳的感官评价最佳,沉淀率最低,为0.98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休眠种子后,其生长发育的遗传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出苗、生长发育均呈滞后现象,且降低了株高。20min为半致死剂量。提出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可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质构特性、糊化度、断条率、感官评分和单位耗电量为指标,确定了速冻熟制面条冷冻节能工艺的最佳参数:煮2.5 min+保温3 min,在-40℃下速冻20 min,在800 W下微波复热90 s。此工艺所得速冻熟制面条的感官得分为88.59分,单位耗电量为2.76 (kW·h)/kg。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的能耗降低了32.25%,且所得速冻熟制面条的感官得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质构特性、糊化度、断条率、感官评分和单位耗电量为指标,确定了速冻熟制面条冷冻节能工艺的最佳参数:煮2.5 min+保温3 min,在-40℃下速冻20 min,在800 W下微波复热90 s。此工艺所得速冻熟制面条的感官得分为88.59分,单位耗电量为2.76 (kW·h)/kg。与传统工艺相比,该工艺的能耗降低了32.25%,且所得速冻熟制面条的感官得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湿热处理对鹰嘴豆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鹰嘴豆淀粉为材料,研究湿度(20%、30%)、温度(80℃、100℃、120℃)以及时间(2h、6h)对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湿热处理后鹰嘴豆淀粉的颗粒形态没有明显变化,溶解度和膨胀度小于原淀粉,随着处理湿度增大、温度升高及时间延长,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降低幅度增大;湿热处理后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增强,较低的湿度及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改善冻融稳定性;湿热处理后,淀粉更难糊化,随着湿热处理湿度的增大、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淀粉糊的黏度值降低越明显,起糊温度升高越多,峰值黏度、崩解值、回生值等黏度特征值下降幅度越大,热糊稳定性、冷糊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排序感官检验法与评分感官检验法在营养复合米感官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从学生中挑选20名感官评价员,初步培训后,采用排序法和评分法分别对5种营养复合米进行感官评价,分析2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5种营养复合米的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样品E品质最好,样品C品质最差,样品A、B、D居中,且3个样品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2种感官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制定的营养复合米品质评价评分表具有可行性,通过米粒形状、色泽、香气和均匀度可以较准确反映营养复合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山药、大米为原料制作山药米发糕,结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分析,研究山药种类、山药与大米的质量比、发酵剂种类与添加量、水和糖的添加量、发酵时间、气蒸时间对山药米发糕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得到山药米发糕的最优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定发酵过程中传统米发糕和山药米发糕发酵液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山药添加量为10%、糖为6%、发酵剂为0.8%、料液比为10∶7(g/m L)、发酵时间3 h,常压气蒸20 min,得到的山药米发糕品质最好。山药米发糕相比传统米发糕发酵程度更高,产气、产酸量更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血糖患者数量逐年升高,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食品逐渐成为市面上热点产品。为开发适合更多人群食用的主食,以GI值较低的原料如杂粮、食用菌、藻类和豆类等代替部分小麦粉,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面条生产加工工艺,并分析面条的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用混合粉(海带、香菇、苦荞、燕麦、青稞、白芸豆等)代替70%小麦粉,最佳工艺为:加水量50%,和面时间12 min,醒面时间20 min,在该工艺参数下面条熟断条率最低为13.5%。且此工艺下面条的蒸煮损失率为6.27%,GI值为36.7,有良好的控糖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MCP处理对不同预熟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卫东  李江阔  张平  孙希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38-16740
[目的] 研究1-MCP处理对贮前不同预熟度南果梨贮后生理及货架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 [方法]以南果梨为试材,采收后用10 μl/L 1-MCP在室温(20~25 ℃)下处理18 h,将经1-MCP处理过的果实贮前分别进行0、5、10 d的预熟处理,研究1-MCP处理对冷藏后货架期间的不同预熟度南果梨生理和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 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了南果梨果实呼吸强度与内源乙烯生成量,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延缓了果皮转色,有利于果柄保鲜,抵制果实腐烂率、果心褐变的发生, 还明显地延长果实贮后货架期。1-MCP处理对贮前预熟5 d处理的果实各项指标均好于预熟10 d处理的果实。[结论] 采用1-MCP处理南果梨果实,贮前预熟5 d的果实适于长期贮藏;贮前预熟10 d的果实适宜中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富含荞麦碱的荞麦米与大米制得一种有利于餐后血糖调节的复配米饭,为人们提供一种口感良好且具有保健功效的主食方案,对于降低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MS/MS)定量测定了23个不同产地或来源的荞麦中荞麦碱的含量,筛选出荞麦碱含量最高的荞麦,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和荞麦碱及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将其确定为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采用析因设计和感官评定方法分析荞麦米、大米和水的添加比例对荞麦复配米饭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荞麦复配米饭的体外消化特性、体外血糖生成指数(GI)、大鼠的餐后血糖响应曲线以及体内外血糖生成指数(GI)值进行测定和比较,对其降低餐后血糖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大粒(荞麦品种名称)荞麦米中荞麦碱含量最高,为19.57mg·g~(-1),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而将其作为本试验制备复配米饭的荞麦米原料。根据感官评定结果,获得3种荞麦复配米饭的制备方案,荞麦米添加量分别为8%,24%和48%(w/w,荞麦米/总米量),其中添加24%荞麦米煮制的复配米饭风味与品质最佳。随着荞麦米添加量的增加,荞麦复配米饭的GI值呈下降趋势。与市售甜荞米制成的复配米饭相比,本地大粒复配米饭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大鼠体内GI值,推测是由于复配米饭中的荞麦碱起到了主要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故与一般市售甜荞相比,以富含荞麦碱的本地大粒为原料制成的荞麦复配米饭可显著性地降低米饭的GI值,具有良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氯化钙、山梨酸钾和海藻酸钠对甜樱桃采后贮藏保鲜防腐效果的影响,在4℃冷藏条件下,将浸氯化钙操作、海藻酸钠涂膜与山梨酸钾进行复配处理,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间下可能对果实腐败变质产生影响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来判断和得到甜樱桃保鲜防腐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各试剂最佳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分别是以20 g·L-1氯化钙浸泡15 min,5 g·L-1山梨酸钾浸泡3 min,2%海藻酸钠浸泡5 min,其中氯化钙和山梨酸钾两者进行复配处理的贮藏效果和感官性能最佳,使得在4℃冷藏条件下,甜樱桃的最佳贮存时间可达到32 d;相比对照组,分别可显著提高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率至47.25%、50.10%和45.30%,感官评定分值可以达到14分(总共20分).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山梨酸钾处理及海藻酸钠试剂处理甜樱桃果实,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减缓果实衰老变质,有效提升保鲜防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鲜杏,护色剂,硬化剂,包装材料。2.试验方法①制做工艺鲜杏→清洗→去核→硬化、护色→汁液调配→灌装→排气及密封→杀菌→冷却→保温→检验→成品。②试验设计杏罐藏原料品种筛选:以小白杏、赛买提、库买提3种品种鲜杏为原料,经硬化处理,杀菌预试验,根据杀菌后的感官品质,筛选出适宜罐藏的品种。熟度筛选:分别以绿熟转色期、黄熟期鲜杏为原料,经硬化、护色、杀菌预试验,根据杀菌后的感官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