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食用菌保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影响食用菌保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温度 鲜菇的保鲜性能与其生理代谢活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鲜菇的生理代谢活动越强,保鲜效果越差。如蘑菇在10℃时,由于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为2219千焦耳,而在0℃时,释放出的热量仅为628千焦耳,前者为后者的3.5倍,因而前者较后者失重率高。为提高保鲜率,对采收的鲜菇要及时放入室内或冰箱中低温贮存,以降低生理代谢活动能力,减少物质消耗,尽量降低失重率。 (二)湿度 保鲜效果与空气湿度也有密切关系。不同菇类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一样,如蘑菇在保鲜贮藏过程中,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如果低于90%,就易开伞和褐变,降低保鲜效果。香菇在保鲜贮藏中,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如果湿度过低,由于水分过度散失,则会导致菇体收缩而失色、变形,降低保鲜品质。此外,鲜菇的含水量亦影响保  相似文献   

2.
新采收的蘑菇在常温下容易变色、变味、变形、失重和品质下降,降低鲜菇的销售价格和食用价值.为了延长鲜菇的保鲜时间,可采取如下几点技术进行保鲜贮藏.一、低温保鲜技术低温贮藏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鲜蘑菇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致腐微生物活动,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的鲜度、颜色、风味的技术.低温贮藏是蘑菇常用的保鲜贮藏技术.一般有2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大球盖菇出菇期集中,鲜品易开伞、货架期较短,因此保鲜加工尤为重要,目前除鲜品外,还有腌渍品、干品为主流产品,深加工研究也在不断应用,加工品种在不断扩大。1低温贮藏通过低温来抑制鲜菇的新陈代谢及腐败微生物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产品的鲜度、颜色、风味不变。1.1人工冷藏利用自然和人工制冷来降低温度,以达到冷藏保鲜的目的。①短期休眠保藏:将新采集的鲜菇置于0℃的环境24小时使其菌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低热量及保健作用等特性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新鲜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脆嫩,采摘后在室温下极易腐烂变质,而食用菌采后为了保证均衡供应,除就地鲜销外还需要异地销售或进行加工,因此,食用菌的贮藏与保鲜是食用菌生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的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山  唐秀丽 《蔬菜》2001,(1):19-19
新采收的蘑菇在常温下容易变色、变味、变形、失重和品质下降,降低鲜菇的销售价格和食用价值。为了延长鲜菇的保鲜时间,可采取如下几点技术进行保鲜贮藏。 一、低温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鲜蘑菇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致腐微生物活动,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的鲜度、颜色、风味的技术。低温贮藏是蘑菇常用的保鲜贮藏技术。一般有2种方式。 1.冰藏在寒冷季节通过收集天然冻结的冰,集中贮冰场贮藏。在温暖季节则用机械制冷获取冰块进行保鲜贮藏。也可用空调降温栽培蘑菇,机冰保鲜。具体做法为:采用硅窗袋包装,每袋…  相似文献   

6.
杨玉凤 《蔬菜》2004,(9):30-30
由于食用菌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质地柔嫩,生理生化活动强烈,收获后若不及时销售和加工,其商品品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使收获后不能及时销售和加工的食用菌免遭损失,菇农必须掌握食用菌保鲜技术。通过对食用菌进行保鲜,既能保持鲜品的风味基本不变,又可最  相似文献   

7.
香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味道鲜美,但是香菇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在常温下很快开伞、褐变、变味、品质败坏。干制的香菇容易保存,但营养价值下降;加工处理不及时也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香菇采后贮藏、运输、销售及加工之前需要采取一定贮藏保鲜措施,现将我所多年的贮藏保鲜技术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金丝小枣气调大帐贮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小枣富含糖类、蛋白质、Vc及多种人体所需的矿质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制干或加工后,不仅失去了脆甜、多汁的鲜食风味,还会造成Vc等物质的氧化破坏,营养价值、商品价值大幅降低。贮藏保鲜能延长鲜枣市场供应期,增加枣农收益。气调大帐贮藏技术,成本不高,效益好,可  相似文献   

9.
许多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制品贮藏期间,会产生各种变色现象。如苹果、香蕉和马铃薯去皮后表面的褐变,果汁、果酒的褐变等等。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底物所引起的氧化反应,由这类反应所引起的变色现象称之为酶促褐变。果蔬变色后,不仅影响加工制品的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发挥。所以抑制变色在果蔬贮藏和加工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韩志明(湖南益阳地区农业局,益州413000)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为了调节、丰富食...  相似文献   

11.
从 分类学角度看,食用菌不是蔬菜。是一 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但食用菌在许多方面与蔬菜有相似之处。它们均可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采收后它们均遇到衰老腐烂的问题,通过相似的保鲜措施控制采后问题。与蔬菜相比,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更高,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大多具有药理作用。近年来对食用菌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但是食用菌大多比蔬菜更不易存放,采后保鲜时间更短。如果菜取适宜的保鲜措施,可在短期内保证质量,对有些种类的食用菌,还可作短期贮藏。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所种植的品种的差异,在采收保鲜的具体条件上也有…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是一种肉质子实体或菌核较大的真菌,常用于食品与医药领域。发展食用菌产业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是,食用菌采后易出现质地改变、微生物侵染、营养和风味损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食用菌采后品质劣变、延长其贮藏时间,使用合理的保鲜措施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食用菌采后品质衰败的表观特征(如褐变、失水、质构变化等),分析了影响其品质的几个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气体环境、微生物等),介绍了食用菌常用的保鲜技术(如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等),并对食用菌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的加工与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邦安 《蔬菜》2010,(4):34-35
<正>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做好贮藏和加工。现介绍食用菌常用的加工方法与保鲜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4.
几种食用菌保鲜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种食用菌保鲜新法多数食用菌的鲜菇含水份均较高,采收后如果不能销售和加工,皆易褐变腐烂,以致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下面介绍几种主要食用菌的保鲜新法,供广大菇友使用。1平菇化学保鲜法将采收的鲜平菇除去菌渣、泥土等杂质,平摊于干净的地膜上待处理...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食用菌发展较快,并且成了较大产业,根据食用菌鲜品的独特风味和广大消费者喜欢鲜菇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食用菌保鲜技术。是获得较佳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据食用菌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特点,选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或综合方法,抑制后熟进程,降低代谢强度,防止微生物侵害。使新鲜产品的品质不发生不良的变化。以达到延长货架时间。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06,(5):51-51
食用菌保健风味油保持了食用菌特有的风味和香味,不仅可用来炒菜,还可用来做凉菜,且耐贮藏、携带方便。加工食用菌油设备简单,方法简便,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倍受人们青睐。但由于其较难贮藏保鲜,短时间内常造成品质、色泽、风味的改变,给鲜品贮运、销售带来一定的难度。经研究表明,双孢蘑菇的保鲜与呼吸作用、酶促反应、细菌污染等因子有关,通过控制鲜菇所处环境条件来抑制新陈代谢和腐败性微生物活动,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  相似文献   

18.
唐楚才 《蔬菜》2000,(10):18-18
鸡腿菇具有香菇的纯香,松菇的清脆,金针菇的润滑,色、香、味、形俱全,口感极佳。国内市场销价同草菇,而产量却是草菇的5倍,且又是以麦秸、稻草为原料,能四季简易栽培的新品种,在国内10余省区推广种植,呈现产销两旺趋势。鸡腿菇也是国际市场上较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之一,鲜菇、干菇、罐头菇均有一定市场。如何保存鲜菇的风味远销出日,是我国菌品产业持续性发展、商业化生产者所关注的焦点。一、盐水鸡腿菇保鲜加工法目前,鸡腿菇以白色品种为主,其加工技术如下:1家收、清洗、季音当鸡腿菇长到6、7成熟时,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  相似文献   

19.
与《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作者商榷陈克业(广东汕头食品进出口公司515041)食用菌的保鲜和加工确实很重要,直接影响生产销售,应认真研究,但必须有好的方法才有好的结果,否则损失很大,甚至全功尽弃。韩先生提出用冷藏法保鲜,多数食用菌可用此法作短期保鲜...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而且竞争优势明显,针对我国食用菌保鲜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构建了供应商与加工商对食用菌质量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求解。结果表明:对食用菌供应商与加工商的质量投入策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双方进行质量投入的比例,当双方质量投入比例发生变化时,演化稳定均衡会产生多种状态。当双方质量投入产出比均比较大时,双方进行质量投入的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的提高食用菌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