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作物,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在优化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及缩短玉米生长周期的基础上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保护性耕作技术对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水源利用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可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本文主要在分析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及应用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策略,以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作为重要的大田作物,在有效的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玉米保护性耕作能力,通过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提高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平,通过进一步实践研究,本文对其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不断提高玉米产量,从而保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非常重要的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利于优化玉米作物生长环境,缩短作物污水生长周期,从根本上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该文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与应用效果进行简单论述,介绍了玉米灭高茬整地与宽窄行留高茬交叉种植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可以保护土壤,还可以降低病虫害爆发频率与程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作为玉米种植大国,如何在保证玉米产量、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减少对种植地的破坏,保障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历来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世界保护性耕作技术思想引领与我国配套农机具研发能力提升支持下,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近20a的探索实践,我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断成熟,为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实现玉米种植既高效又环保目标提供了有效支撑技术。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介绍了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应用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采用保护性耕种技术,能够对实施耕地区域进行保护,以此来扩大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保护性耕种技术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在免耕、少耕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养分,促进玉米的有效生长。本文从山西省汾阳市出发,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技术应用特点,提高玉米实际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是中国重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连年增加。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玉米的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且能够避免玉米受到病虫害的侵蚀,促进玉米健康生长,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目前,中国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在黑龙江垦区的玉米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对耕地实施保护,保证农场的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垦区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优化玉米生长环境,缩短玉米生长时间,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在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种技术应用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模式,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玉米种植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对完善市场化农业种植体系有着重要促进作用。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强化该技术的应用,在保护区域土壤及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作物种植效益。为了实现农业强国,需要在研究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作用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桦甸市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掌握好如下方法,分别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应用范围;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使用种植模式;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主要种植方式;推广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更好的实施技术要点,实施各项技术内容,即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施肥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除草技术;免耕播种机播种机械化深松技术。为桦甸市玉米可持续生产,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种植玉米时,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所以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玉米的种植环境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提升玉米种植的整体效率。此外,还需要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改良,更好的推动玉米种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玉米种植的整体收益。对此,本文从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希望能够借此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玉米与大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轮换耕作种植进行了深入分析,肯定了轮作的优越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保护性耕作的优点,二者优劣互补,对探索多种作物种植区耕作模式起到了积极影响。并对玉米与大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轮换耕作种植推广,提出了有效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指的是通过少耕,甚至是免耕以及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和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农田的破坏,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其主要是用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并且十分有利于保水保土。本文即将对玉米保护性耕作以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进一步确保玉米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应用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耕作土壤肥力及抗旱性能。同时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种植质量,避免农业机械设备对土壤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利用多种农作工艺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本文以甘肃省平安乡为例,探索当地玉米耕作模式,提高当地玉米耕种的全程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种植保护耕作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种植粮食的高产种植及构建市场化的农业种植体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我国而言,由于起步建设较晚,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水平低下,导致实际成果科技含量较低,且玉米种植技术体系的构成融入国际化的发展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现实情况下,面对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强化技术高水平应用的基础上,促进整个种植工作,一方面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同样对保护土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实施的农业种植技术。玉米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不仅生产速度快,而且产量也非常高。但是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型玉米耕种,使得农业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在玉米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维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本论文针对保护性耕作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及环境变化,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优化玉米生长的土壤环境,缩短玉米生长周期,在保护生态球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从而提升玉米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0,(12)
敦化市官地镇玉米种植方式较为传统,有待改进。通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保护性耕作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够改进耕作制度,实现节本增效。本文就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区的推广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玉米种植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种植面积占有重要比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耕种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但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对环境的保护也不容忽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机械化种植成为了保护性耕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介绍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