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植物细胞壁组织坚硬,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难度大的问题,笔者对样品制备程序化进行了探讨;同时,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不同树脂配方进行了选择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经优化的样品处理下,不同树脂均能观察到植物样品的超微结构,结构清晰,且环氧树脂618包埋的样品受环境影响较小。In view of the hard plant cell wall, there is some problem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sample preparation. The authors probed into procedural sample preparation,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resins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ltra-microstructure were observed distinctly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resi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epoxy resin 618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  相似文献   

2.
植物花粉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制备植物花粉,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发现样品制备方法对植物花粉的微细结构影响很大.其中采用普通样品制备技术制样的花粉出现3种情况:壁薄、含水量大的杨树、苦竹的花粉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严重;壁稍厚、含水量较小的萱草花粉的外观形态基本保持良好,但超微结构收缩变形;壁较厚、含水量少的鹅掌楸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均保持良好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花粉的生物性能差别较大,样品制备方案应根据花粉的自身特性制定;对于壁薄、含水量大的花粉样品,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固定并消除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才能保持好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Spurr树脂包埋制备植物半薄切片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南芥的根和叶片为材料,对利用Spurr树脂低粘度包埋剂进行植物样品包埋技术进行了讨论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双向电泳是蛋白质组学的支撑技术,在微生物和动物蛋白质分析上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植物蛋白质分析上却进展不大,究其原因在于难以制备到适于双向电泳的植物蛋白质样品。笔者综述了植物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制备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今后植物蛋白质样品制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与老鹳草相关类型花粉花芽的样品电镜制备,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戊二醛固定冷冻干燥法对青岛老鹳草花粉扫描电镜制样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观察法制备的青岛老鹳草花粉颗粒在扫描电镜下形态饱满,结构清晰,花粉表面的纹饰和突起微观结构清晰完整;改进的FAA单固定冷冻干燥法处理的青岛老鹳草花芽形态学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细胞失水皱缩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不同制样方法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可靠简单易行的样品制备方法,对牦牛儿苗科植物的研究及相关类型花粉花芽的样品制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几种典型扫描电镜生物样本制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几种典型扫描电镜生物样本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分别采用牙签直接涂抹、在合适的溶剂中超声分散后用铜片和铜网捞取的方法,得到较好的粉末样品扫描电镜图像;微生物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经戊二醛固定,乙醇脱水和冷冻干燥等处理过程;植物样品根据含水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和干燥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动物样品采用双固定和临界点干燥的方法进行处理;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扫描电镜图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未干燥处理的叶片树脂标本为对照,分别选取10 种不同质地、颜色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从不同干燥 处理方法、不同干燥时间进行研究,将不同干燥处理的植物叶片材料,用环氧树脂A B 胶包埋,进一步制作成叶片树脂 标本。在此过程中,用色差仪测量叶片实验材料在采摘时、干燥后、叶片树脂标本包埋15d、120d 颜色数据并进行比 较。数据显示:叶片植物材料运用草纸干燥法制作的树脂标本色差变化最小,没有进行干燥处理的色差变化最大;在 草纸干燥法中,进行了不同干燥时间的处理,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叶片树脂标本色差逐渐变小,并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结合目前单位所承接的植物样品检测任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加工制备及消解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问题,为准确测定植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以及客观评价植物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木本植物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根据植物细胞结构及其生物学特征,阐明木本植物电镜样品制备的特点,并介绍非豆科木本植物根瘤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制备方式等进行简单梳理,从原料来源角度对天然系可降解高吸水性树脂合理分类,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生物基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特点,然后对其在农林种植中实现水肥缓释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开发抗旱型种子包衣剂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最后对生物基可降解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银花资源,筛选出降血糖的活性成分,比较了五种大孔树脂对金银花总黄酮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优选出NKA-2大孔树脂,并对其动态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探讨;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NKA-2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金银花总黄酮进行萃取,测定了各相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NKA-2大孔树脂优化的动态工艺参数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12 mg/m L、上样液体积50 m L、上样流速3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液体积160 m L、洗脱流速3 BV/h;在此优化条件下,金银花总黄酮的平均纯度和平均得率分别达到86.3%和5.12%;金银花总黄酮各相萃取物质量浓度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具有正相关性,但是在相同质量浓度下,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最强的抑制率。经过NKA-2大孔树脂纯化后的金银花总黄酮,其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树皮粉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在新型催化剂作用下落叶松树皮粉的苯酚化反应和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并通过压板试验对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新型催化剂可以使落叶松树皮粉对苯酚的取代量达到50%以上,并且制备的落叶松树皮粉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具有与常规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相同的耐水性,可降低酚醛树脂胶粘剂的成本40%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固定样地连续2年采脂观测和气象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东南地区气温是影响马尾松产脂量的主导气象因子,马尾松产脂量随气温变化规律十分明显,产脂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在月平均气温较高的4~10月份,产脂量分别占全年总产量的84.97%~86.19%;而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产脂量的影响不如气温明显,但保证一定数量的降雨量对马尾松增强泌脂能力十分有利;在降雨量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日照时数增加有利于提高松脂产量。  相似文献   

14.
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杨木刨花板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废弃刨花板的再利用方式,以杨木刨花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化温度、活 化时间、浸渍比和施胶量为参数研究活化工艺对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活化得率的影响,并对试验范围内较优试 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吸附性能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N2 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 比是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温度1 000 益、活化时间40 min、浸渍比1颐3、施胶 量6%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BET 比表面积为2 459.708 m2 / g、碘吸附值为2.047 g/ g、活化得率为58.3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银花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绿原酸最佳提取方法;使用大孔树脂对提取液进行粗分离,优化大孔树脂型号、上样液pH值、树脂对绿原酸的饱和吸附量及树脂洗脱条件;在乙酸乙酯纯化工艺中,考察萃取时间、萃取剂用量、萃取料液浓度、萃取次数,得到最佳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所确定的最佳提取、分离、纯化条件下,绿原酸纯度可达到95%以上(HPLC)。该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对山银花叶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较好的高含量绿原酸提取物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邓汝芳  徐信兰  李文禄  胡晓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48-5648,5676
[目的]比较几种乙酸铀染色方案对生物样品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方法]用低浓度的铀溶液对样品整体预染色,切片后再双染色,并与常规制样双染色方法比较,探讨预染色步骤对组织结构成像清晰度的影响。[结果]预染色步骤显著提高了样品图像的清晰度;高浓度(4%)短时间(3 min)铀染效果和中浓度(2%)长时间(2 h)铀染效果相当。[结论]高浓度铀染可有效缩短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苔藓植物小立碗藓3种蛋白样品制备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直接研磨法和三氯乙酸(TCA)/丙酮(acetone)沉淀法检测的蛋白点的数量相差不明显;直接研磨法提取蛋白所得到的2-DE图谱蛋白点模糊,分辨率低,横竖条纹干扰严重;三氯乙酸(TCA)/丙酮(acetone)沉淀法分离效果较好,分辨率有所提高.改良的酚抽提/乙酸铵沉淀法检测的蛋白点远远多于前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图谱质量最高,分辨率大大提升,蛋白点分布均匀清晰,横竖条纹干扰也很少,凝胶背景干净,是最佳的小立碗藓蛋白样品制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ICP—AES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研究了树脂和熔解样品的方法对ICP—AES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熔法熔解土壤样品和使用Dowex离子交换树脂对稀土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是一种准确可靠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孔树脂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精制工艺。在相同条件下对五种不同的大孔树脂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进行测定,优选出树脂,并研究了优选树脂在不同条件下对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静态、动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确定了树脂精制芦荟叶干粉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芦荟叶干粉黄酮精制优选大孔树脂为H1020,在室温下,吸附液pH为3.0,静态吸附能力最强,解吸剂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的效果最好;动态吸附以芦荟黄酮粗提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mg/mL吸附效果最好,解吸以体积分数φ(乙醇)=80%,流速为2.0mL/min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PMUF共缩聚树脂制备过程中分子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采用13C 核磁共振(13C-NMR)分析方法,对典型工艺合成条件下制备的苯酚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PMUF)进行结构分析,判断在树脂制备过程中树脂的分子结构变化特征,为寻找PMUF树脂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向脲醛树脂(UF)中加入三聚氰胺后,谱图简化,认为三聚氰胺与尿素之间可能通过亚甲基醚键连接.几乎所有的苯酚在树脂中也都处于游离状态,它既未与UF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MF)发生反应,也未与游离甲醛发生反应,因此,在树脂合成后期向树脂中加入苯酚的方法不能保证共缩聚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