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山东省郯城县为案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将截面与时间序列相结合,深入细致地分析近年来农村家庭用能消费结构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村民家庭用能的消费结构已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煤+薪柴”为主,变成“电+太阳能+煤”为主,液化气、薪柴为辅;既表现出电对煤、液化气对薪柴的替代,同时也显示出电和沼气对液化气的替代效应;村民家庭用能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太阳能、电及沼气等农村非传统能源,且增长的能源主要用于生活享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家庭用能消费新的增长点。With Tancheng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 was deeply analyzed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time slice analysis and time series analysis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jor energy source of coal and crop straw in 1990s had been replaced by solar energy, electric energy and coal, and the crop straw had degraded to the secondary energy source, reflecting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of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e.g., coal was replaced by electrical energy, crop straw was replaced by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nd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was replaced by electrical energy and methane. The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turned to be the new growth point of rural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he increase of energy consumption was mainly from the non-traditional energy, such as solar energy, electric energy and methane, which was mainly used to 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levels.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鲜明的能源组合特征,户均生活用能4 524.59 kgce/年,其中秸秆和薪柴等传统生物质燃料占86.02%,煤、液化气和电等商品能源占13.77%.沼气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虽有一定数量的使用,但对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的作用尚不明显.针对吉林省农村能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珊珊  姚治君  沈镭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56-10358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成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通过抽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江苏省农村户用沼气消费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数据显示,使用沼气的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低于未使用沼气的家庭,因为沼气对生物质能源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减少了秸秆、薪柴的大量粗放使用;同时也有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提高新能源和商品能在家庭用能中所占的比重.对农户是否选择沼气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促进农户选择使用沼气的推动作用最大,人均生猪饲养量、家庭留守人口中最高受教育年限与农户选择行为正相关,人均纯收入、家庭外出打工人口比例、农户位于粮食主产区、农户使用液化气与农户的选择行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应多策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可供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源,此外还有太阳能和风能,生物质能源资源可分成四类:即人畜粪便、草类、农作物秸秆和薪柴。富民县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秸秆、小水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有较大改变,使用石油液化气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我县农村经济仍相对欠发达,许多农户仍以薪柴为主要炊事能源。  相似文献   

7.
<正>"三沼"是指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发酵技术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转换技术,人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是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可替代薪柴、煤炭、液化气、电等作为家庭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则是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及氮、磷、钾、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和生命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有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缓解农村生活用能紧张局面,门头沟区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本着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山区农村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煤炭、液化气和电能利用为主,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多元发展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家庭能源的供应基本上是依赖于煤炭和当地的秸秆、薪柴,这种传统低效高耗能模式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和长久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多年来,对农村清洁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沼气的利用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科学规划,加强教育,严格技术管理的要求,全面完成沼气项目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的专题问卷调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示范区农村用能是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辅以煤、新能源电等能源。并从家庭特征、家庭财富、资源可获得性及地理特征对现有的用能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优化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能源家庭消费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制定适宜的能源发展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改善城乡的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研究北京城郊农村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了调研数据。【结果】电力、煤炭和燃气等商品能源为主要消费对象,煤炭占到生活能源消费的50%以上;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消费量大大减少;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消费较少。当收入水平和能源获取条件变得更好时,城郊农村家庭就会更多消费便捷和清洁的能源。【结论】城郊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这一趋势,对生态环境和能源供应造成新的压力。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能源的清洁化使用,鼓励开发太阳能、无污染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绥化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用户中,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居前4位的分别为秸秆、电力、煤炭和薪柴。提出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中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服务体系滞后等主要问题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开发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等促进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合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选择王家寨镇家猫村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整理分析了家猫村人均使用农村能源的数量、结构、来源以及用途。调查数据显示,原煤和柴薪是家猫村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沼气、电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只占农村能源的10%左右;非法开采原煤和砍伐柴薪对岩溶地区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落后的牲畜喂养方式和粗放型能源消费是浪费农村能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农村家庭能源可持续消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庆市域内14个村565户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调查地区农村人均家庭能源消费为1332.0 kgce,能源消费水平与温饱型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在农村家庭生活用能结构中,生物质能占总消费量的82.8%,煤炭占12.0%,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仍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活观念相近的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能耗与家庭经营人均收入和人均生猪饲养量正相关,与户均人口负相关;电能在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呈适上升趋势,而天然气是未来农村居民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中部地区农村户用沼气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应萍  陈静  陈明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91-392,400
以电能和石油液化气2种替代能源为参照,以8 m3户用沼气池为例采用成本效益法对户用沼气项目进行了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财务净现值>0,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机会成本,投资回收期<4年,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推广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农村户用沼气新的发展趋向,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71-5174
为了研究目前低碳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优化升级,在全国7省农村家庭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支出模型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步入商品化时期但非商品能源的消费并未停止;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非商品能源(薪柴)沦为劣等品其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电力以及煤炭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较多;薪柴、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的消费需求都随着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但对价格的变化都不太敏感,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薪柴与其他种类的能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区域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人均有效热、人均电力、有效热中商品能比例、人均标煤、人均商品能、人均收入和年均气温作为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区域划分的特征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各省、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指标值相似程度,将其划分为5类不同区域,并分析各区域的主要特点,为省级农村能源规划和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农村采暖散煤消耗量及秸秆露天焚烧比例的实地调研结果,从资源数量的角度验证了将露天焚烧的秸秆加工为秸秆成型燃料并用于替代北方农村地区采暖散煤使用的可行性,同时定量计算了替代后产生的能源环境影响,给出了散煤消耗的减少量和污染物减排量清单。结果表明,北方大部分省份能够通过将露天焚烧的秸秆加工为成型燃料来实现对农村采暖散煤的替代。替代后北方各省总计能够减少散煤使用量8 603.6万t,分别减少SO_2、NO_x、CO、PM_(2.5)、CO_2排放量32.3万、27.47万、613.76万、63.30万、25 195.29万t,其中黑龙江、河南、新疆、山东、河北、辽宁节能减排效果最显著。研究显示,秸秆成型燃料替代农村地区采暖散煤的能源环境影响显著,对我国能源短缺、农村废物处理、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建议加强成型燃料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方户用生物质可燃气的用量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物质气化可燃气在北方采暖期和非暖期不同的供能方式,进行了用气量及成本的研究与分析计算,得出不同采暖月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耗气量,并与用用煤、薪材及秸秆采暖所需费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物质可燃气采暖费用(扣除秸秆原料费)与用煤采暖费用相当;结合地炕采暖,可燃气费用与用薪材、秸秆采暖费用相当。  相似文献   

20.
李芬  张建新  于文金  朱凤琴  胡景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59-16262,16278
[目的]初步探索我国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总结了1951~2009年我国的气候变化特征,从我国历年能源生产消费量、历年全国能源构成、万元GDP能耗等方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探讨了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近59年来,我国平均气温显著上升,且区域差异显著,35°N以北地区的增温趋势大于以南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地增温趋势达0.04℃/a;1981~2009年的平均气温比其前30年的最多高2.0℃以上;1985年是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的突变年,全国平均温度在1989年发生了显著突变,气温突变滞后于能源生产消费突变。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1978年以来明显下降,但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明显放缓,2003年还出现了反弹;我国新能源总量虽逐年上升,但由于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新能源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1/4左右。建立了考虑和未考虑能耗系数条件下的能源消费增长模型,在考虑了能耗系数后,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而原油、天然气和水电的贡献率都有所上升。全国温度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相一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和有效能源消费量基本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最大相关系数为80%。[结论]该研究证实了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实施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