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牧业》2013,(11):30
<正>1中药的四性、五味四性:分寒、凉、温、热四种药性,以及阴、阳两纲。寒、凉为阴,温热为阳,阴、阳之间属于平性。寒与凉:寒性小的为凉,寒性大的为寒。凉、寒属阴纲。寒药与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护阳的作用。温与热:热性小的为温,热性大的为  相似文献   

2.
13治疗山羊疾病常用中药性能及处方 13.1兽用中药基本性能四气五味说,指人对药物的嗅觉和味觉的认定,也依据临床应用效果而定。随着实验生物药学研究发展,某些药物的性味为人们重新界定应用。四气,又叫四性,包括寒、热、温、凉。寒与凉同类,凉次于寒;温热同类,温次于热。另有一种平性药,因其偏温偏凉不明显,未作一气。而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一般而言,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和助阳作用。五味,指辛、甘、苦、酸、咸之味道。一般而言,辛(辣)药有理气、  相似文献   

3.
崔敏 《饲料与畜牧》2006,(10):34-37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是指以天然中草药的药性(阴、阳、寒、凉、温、热)、药味(辛、酸、甘、咸)和物间关系的传统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动物营养学和饲养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生产实际,研制的单一或复合型的添加剂。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1.1低毒性天然性中草药取自动植物、矿物及其产  相似文献   

4.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叫四气),寒与凉、热与温为同一属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平性,其实此等中药也有偏寒、偏热之别,只是轻缓而已,因此中药四性实质上可以看作寒(凉)、热(温)二性。万物不离阴阳,治病不离寒热,中药的药性是针对动物机体的寒热而提出来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治疗热症的中药多属寒凉性;具有祛寒、温里、助阳、补气功能治疗寒症的中药,一般属温热性。鸡属高温动物,临床观察热症多于寒症,传染病多于内科病。传染病在西医又分细菌性和病毒性,但不管细菌或病毒所致的传染病,中医辩…  相似文献   

5.
1 防 暑 降 温 兔 舍 应 建 在 通 风 、干 燥 处 ,所 有材 料 要 具 有 良 好 的 隔 热 性 能 。 在 兔 舍 前 搭 建 凉 棚 ,或 在 向 阳 处 种 植 大 叶 树 遮 阴 , 防 止 阳 光 直 射 兔 舍 。在 兔 舍 周 围 地 面 尽 量 种 草 坪 ,不 使 地 面 裸 露 。 兔 舍顶部 、四 壁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温、凉、平;根据食物的味道,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偏寒、偏热等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这样,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之妙法。粮豆类:温性的有面粉、豆油、菜油、酒、醋等;平性的有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赤豆等;寒性的有养麦、大麦、绿豆、豆腐、豆浆、豆鼓等。禽肉类:温性的有羊肉、狗肉…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八证”划分说法不一,古书和早出版的书刊介绍,八证:正、邪、寒、热、虚、实、表、里证;而近几年的书刊杂志介绍,八证: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证。可见唯有正、邪与阴、阳二证有异,其余六证都是相同  相似文献   

8.
传统兽医治牛病,辨证用药首为先. 阳病须用阴药治,阴病依方阳药痊. 虚则补之实则泻,寒者热之热者寒, 正则扶之邪则祛,外感发热宜发汗. 牛羊同为反刍兽,胃肠积滞易发胀. 气胀常用破气药,枳实厚朴木丁香, 慢性气胀健脾胃,内服加味四君汤, 宿草不转宜通下,木香槟榔加硝黄①, 百叶干燥猪膏散,水胀宜用大戟方, 前胃弛缓油当归,六腑通畅畜健康.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述的“二阳并病”是指六经辨证中少阳证和阳明证的并证。笔者通过近十年的临床观察,少阳、阳明并病在家畜疾病上极为多见,但在古今有关兽医资料中报道甚少,现将个人在临床上诊治“二阳并病”的点滴体会叙述于后,供同道参考。(一)主症皮温不整,寒热往来(寒来时腰弓、毛乍、耳鼻凉,热来时耳鼻转温,精神似有好转),舌苔薄白或微黄,口  相似文献   

10.
医门八法     
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兽医方剂组方配伍中蕴含着丰富的相互对应思想,具体表现在方剂配伍中的阴与阳、气与血、脏与腑、升与降、散与收、泻与补、寒与热、润与燥、生与克、行与守十大相对关系,积极探讨中兽医方剂配伍中的相互对应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兽医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对兽医临证立法处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祖国传统兽医学将阴囊肿胀称为外肾黄,属于子痈的范畴.其中硬而凉者为阴肾黄,热而痛者称为阳肾黄,是大家畜泌尿生殖外科常发病之一,无论幼龄或成年均可发生.阴肾黄相似于现代兽医学中的慢性睾丸炎、阴囊鞘膜积水,而阳肾黄相似于急性睾丸炎或副睾丸炎.多年来,笔者采用祖国传统兽医学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大家畜外肾黄42例,其中马属动物31匹,牛11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蒿味苦,性寒,为菊科植物黄花蒿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暑、退虚热之效。主治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痨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依据水热状况和饲用植物的生态型 ,将我国人工牧地划分为寒温性中生型、温暖性中生型、热性中生型、寒温性旱生型和热性旱生型 5类 ;中生型和旱生型 2类组。评价结果表明 ,营养成分含量以温暖性中生型的粗蛋白、可消化蛋白、粗脂防和粗灰分最高 ;热性旱生型的钙和磷含量最高 ;各类型的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总养分含量比较接近。营养比以温暖性中生型最低 ,其后依次为寒温性中生型 <寒温性旱生型 <热性中生型 <热性旱生型。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比虽有所差别 ,但均属NC营养类型。消化能和代谢能各类人工牧地的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5.
《山东饲料》2005,(4):42-42
大家都知道服用中药时有“忌口”一说,其实在服用西药时同样也需要“忌口”。如果在服用一些药物时又吃了“不对付”的食品,不仅会使药效打折,还有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无论服用中药还是西药,都要注意“忌口”。如服热性药时应配食热性食物,服凉性药时应配食凉性食物,否则就会影响药效。如果服用发汗解表药时,应忌食生冷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药物不能发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水热状况和饲用植物的生态型,将我国人工牧地划分为寒温性中生型、温暖性中生型、热性中生型、寒温性旱生型和热性旱生型5类;中生型和旱生型2类组.评价结果表明,营养成分含量以温暖性中生型的粗蛋白、可消化蛋白、粗脂防和粗灰分最高;热性旱生型的钙和磷含量最高;各类型的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总养分含量比较接近.营养比以温暖性中生型最低,其后依次为寒温性中生型<寒温性旱生型<热性中生型<热性旱生型.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比虽有所差别,但均属NC营养类型.消化能和代谢能各类人工牧地的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的中草药单方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药性将治疗仔猪白痢的中草药(单方)分为寒、凉、温、热、平五类。1.1性寒的中草药芭蕉根、杨树花、鱼腥草、豆豉、苦豆子根、刺苋菜根、苦参、穿心莲、酢浆草、苦瓜、苦木片、铁冬青二层皮、猕猴桃藤、车前草根、白头翁、蓓草、瞿麦、马齿苋、臭椿、地榆、白桦树皮、泡桐树叶、獐牙菜、金银花、嫩竹尾灰、人中白、牛羊乳等。  相似文献   

18.
<正>黄疸是一种疾病症状,主要以可见粘膜发黄为其主要特征(主要指眼结膜、巩膜出现黄染)。临床上分为两种:如春热夏旱之年多见热性黄疸(阳黄),夏旱曝热,秋雨连绵之年多见湿性黄疸(阴黄)。也有阳黄久而不愈则转为阴黄者。牛黄疸是以奶牛的目黄、皮黄、尿黄、阴户黄、乳汁黄、黏膜发黄,不同于机体消瘦衰弱、贫血、焦虫病黏膜黄染的疾病。在临床上不难鉴别确诊,常将其分为阳黄和阴黄两种。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鱼生热,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因为鱼味甘、性温,吃后有解寒散气的作用,久食能使人生热。故疖疤患者不宜多吃。羊肉味甘、性大热,吃后有补中益气、散寒暖胃之功效。我国自汉代开始就应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妇女产后腹痛,  相似文献   

20.
中医把支配人体活跃而有生气的动力之精气高度概括为阴、阳二气。这二者,既相互对立,又高度统一。灵枢经曰:“阴、阳(天、地)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寒之过度,则伤其阳,热之太甚,则伤其阴。肾为先天生化之本,主二便,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脾、肾阴虚,五谷之精化得不到消化吸收,二便失常。临床上表现畏寒怕冷,腹胀肠鸣,大便不成形,次多量少,消化不良,若吃生冷,病情立即加剧。胃脘部发凉,放屁不响,犹如放弱鞭,连续不断,甚至遗尿,肛擦不净,时轻时重,常常跑步找茅厕,有时水泄,越冷越严重,新药显效,久吃无效。该病名堂甚多,有说是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五更泻、鸡鸣泻、肠溃疡、如此等等。脉缓而沉,舌苔白滑。脾胃属土,苦湿而喜温燥。荔枝对此病有较好疗效。荔枝属水果,是常绿乔木荔枝树所结,果椭圆形,较算珠饱满,外有壳,产于两广等省及沿海热带地区,是我国的特产。成人一次用四至六枚,剥掉外壳,糯米50至70g,加水1500g,小火慢煮2小时至半量时离火,临喝时加入枣花蜜50g,顿服。吃肉吐核,五日一个疗程,两三个疗程痊愈。本方剂无毒副作用,无病健身,可久服。配合治疗:一、热水袋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