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萍  李桂芳  李奕仁  李龙 《蚕业科学》2007,33(3):473-476
依据1999-2006年全国蚕种质量监督抽查的测试成绩,将家蚕一代杂交种实用孵化率的检验情况与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NY326-1997)中的质量指标比较发现,现有行业标准中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实用孵化率≥90%的质量指标偏低,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都采用同一个质量指标来衡量而不够合理。分析8年的检验数据认为,平附种和散卵种的实用孵化率应采用不同的质量指标来衡量:散卵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4%,平附种实用孵化率质量指标可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原种催青技术是提高蚕种品质,完成蚕种生产任务的首要关键.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负责催青工作的同志,必须灵活多变,掌握新品种的原种催青技术.本场的杂交种生产大多数在原蚕区生产,农民对原种一日孵化率的要求特别高.由于原种多为框制种,蚕种没有经过比重,卵质肯定存在差异,如一日孵化率仅达到90%.即使张种蚁量已收足,但由于孵化不齐,而往往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笔者多年来从事原种催青工作,着重在提高原种催青一日孵化率的方面作了探索,一日孵化率均能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陶涛 《中国蚕业》2009,30(3):82-84
根据对雄蚕种繁育情况的调查总结,结合雄蚕品种的特点,参照常规蚕品种的质量标准,兼顾生产单位和用户的利益,研究制订了雄蚕种质量标准DB33/698—2008《雄蚕种》。其中雄蚕平衡致死系原种的检验检疫项目和合格指标为:良卵率≥88.O%、实用孵化率≥35.0%、纯度≥99.0%、微粒子病蛾率≤0.2%、盒装良卵量34000-4-500粒;雄蚕一代杂交种的检验检疫项目和合格指标为:良卵率≥97.0%、实用孵化率/〉49.0%、雄蚕率≥98.0%、微粒子病蛾率≤0.5%、盒装良卵量62000±1000粒。DB33/698—2008《雄蚕种》标准于2008年5月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并在浙江省省内应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多年蚕种生产,现将有关蚕种质量问题分析如下,以便蚕农对蚕种质量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蚕种质量标准及检验农业部关于一代杂交蚕种质量出台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一代杂交蚕种毒率≤0·5%,良卵率≥97%,杂交率≥95%,孵化率(两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5.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造卵数多,一蛾产卵量高,大肚蛾、残存卵少,死卵少,原种卵面比较好看,孵化率高。春制春用,因品种而言,一化性(春用品种)孵化略比二化性(秋用品种)高一点,但比秋制春用的蚕种孵化率要低,卵质也相对差一些,凹陷深,表面看卵粒不是很饱满,甚至有些年春用品种孵化率也不高。春制春秋丰、白玉由于蚕种保护时间长,营养消耗大。根据冷库孵化试验数据统计,白玉实用孵化率91%~92%,秋丰实用孵化率只有85%~86%;而秋制春实用孵化率高,但是中秋生产受桑叶和自然环境影响,一蛾产卵少,不良卵多,生产成绩也极不稳定。2007年,由于品种研究和品种保护需要,我公司开始饲养夏蚕,并繁育了少量的秋丰、白玉原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逐步扩大饲养量,至2010年全部实现春制秋用、夏制春用新的原种生产模式。近几年来我公司生产的夏制春用原种质量稳定,实用孵化率也接近春制秋用的蚕种,见表1。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广西蚕区多年桑蚕原种春季催青的工作经验,分析桑蚕原种春季容易出现孵化率低和蚁蚕虚弱的原因,提出了合理安排催青用房屋;做好催青前消毒防病工作;控制好催青温度、湿度;定时换气、调种等行之有效的提高桑蚕原种春季孵化率和蚁蚕体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桑蚕原种成品卵检验过程中良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调查存在的人为误差大、检验速度慢和劳动力调配难等问题,本试验借助高像素单反数码相机、彩色打印机及Photoshop软件等辅助设备,将传统的实物点卵改为图像点卵,提出彩图点卵和电脑点卵两种方法,有效地改善了上述问题,为改进生产传统检验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傅先祥 《蚕桑通报》1991,22(4):56-57
原种散卵化是蚕种生产的一项改革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表现在催青方面,散卵原种比平附原种催青的难度大,蚁量不能一日收齐,给原蚕区蚕种生产带来不便。如何使散卵原种的一日孵化率达到90%~95%以上,保证一日收齐,谈谈体会。一、散卵原种催青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  相似文献   

9.
周宏云 《蚕学通讯》2001,21(1):27-28
合理的原种催青是提高蚕种品质 ,完成蚕种生产任务的首要关键。近几年 ,随着我场蚕种生产责任制的变更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目前多为 1~ 4人为 1个组合 ,饲育批次增多 ,相应地每个批次的饲育蚁量大大减少。因此蚕种催青始终要把提高一日孵化率放在首位。多年来 ,我场催青原种的一日孵化率均达到 95%左右。下面就谈谈我场在提高一日孵化率方面的体会。1 由于原种催青工作时间短、要求高 ,事先须有周密计划 ,做好充分准备1 .1 加强催青队伍建设。我场的蚕种催青由技术主任挂帅 ,参加催青的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 :政治思想好 ,业务熟练 …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安康市蚕种场原种自控催青系统的改造情况,对原种催青室改造前后不同年份的原种一日孵化率和催青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自控催青系统的操作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江苏蚕业》2016,(1):33-34
原种催青是一项时间短、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如何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对不同阶段的胚子,进行合理的环境保护和技术处理,提高原种催青1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依据 1999- 2 0 0 3年监督抽查的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测试成绩 ,分析实用孵化率、杂交率和病卵率的分布情况和质量指标认为 :杂交率≥ 95 %、病卵率 <0 15 %的指标比较合理 ;实用孵化率≥ 90 %的指标偏低 ,可提高到 92 %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家蚕两广二号秋制原种滞育卵为研究对象开展滞育卵不同冷藏时间的浸酸技术研究。试验设计入库前保护30 d后,在2.5~5.0℃的内库分别冷藏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80 d、90 d后出库浸酸,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在3~28 min时间范围内,每个冷藏分20个不同浸酸时间处理,调查催青经过和实用孵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出冷藏时间过短,蚕种实用孵化率偏低、成绩不稳定。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适浸范围内,蚕种发育趋于整齐,孵化、催青经过逐步缩短,实用孵化率提高。同一冷藏时间内,浸酸刺激过量导致蚕种发育变慢,实用孵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冷藏10~20 d,中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着浸酸时间增加而增加,日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生产上如要提前出库用种,中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50 d以上,日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70 d以上。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中系原种的浸酸时间分别为:冷藏50 d,浸酸时间13~14 min;冷藏6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7~8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6~7 min。日系原种的浸酸时间为: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8~9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7~8 min。  相似文献   

14.
我场于2018年夏、秋期通过即时浸酸等处理提供了春制和夏制781、7532原种共计1749张,调查实用孵化率均达97%以上、良卵率均达96%以上,满足了一代杂交种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5.
毛洪斌 《广西蚕业》2000,37(3):24-25
根据多年的原种即时浸酸生产实践,总结出7条有利于提高杂交原种“7.湘、9.芙”孵化率的技术要点,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谷 《四川蚕业》2014,(1):14-16,22
针对原种夏芳即浸后容易产生转色欠齐、水引偏深、孵化欠齐等情况,采用盐酸比重分别为1.073、1.074、1.075进行即浸。实验表明,盐酸比重1.074浸酸高于盐酸比重1.075的实用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不同盐酸比重浸酸对最大一日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三种比重的盐酸浸酸,其实用孵化率均达到96%以上,盐酸比重1.074实用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赵根松 《蚕桑通报》2012,43(2):56-57
绍兴市大禹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自1976年建原种分场以来,公司繁育的原种,以卵量多、产附好、实用孵化率高,深受普通种场的青睐。累计繁育原种40多万张,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确保全省原种供应作出了贡献,并数次获得省蚕种质量奖。大禹牌蚕种是浙江省、绍兴市著名商标,公司是浙江省蚕种繁育基地和市级诚信企业。  相似文献   

18.
马小苏 《四川蚕业》2010,38(2):32-32,29
原种催青是普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原种催青技术是提高蚕种品质、完成蚕种生产任务的关键。虽然孵化率的高低、孵化的整齐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是科学的催青方法和合理的环境保护可以提高催青质量。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摸索、学习和总结,原种催青质量不断提高,现谈谈对原种催青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乌鸡养殖的生产效益,试验在常规孵化条件下研究了乌鸡种蛋蛋重、蛋壳厚度以及蛋形比例对其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54~57 g、蛋壳厚度0.20 mm,蛋形指数≥0.79~0.82时,受精蛋孵化性能最佳。蛋重45 g时孵化性能下降,与蛋重≥45 g时相比,受精蛋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蛋壳厚度≥0.32 mm时,孵化率降低至25.00%,下降约56.50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蛋形指数0.73时,受精蛋孵化率比最佳受精蛋孵化率下降38.3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家蚕原种质量调查及国家标准的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10年连续7年对全国13个蚕茧主产省(市、区)的家蚕原种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结果显示家蚕原种质量总体良好:全部抽检的176个批次家蚕原种中,有166个批次合格,平均抽检合格率94.3%,年度抽检合格率由2004年的84.2%上升至2010年的96.6%,上升了12.4个百分点。纵观连续7年对家蚕原种质量检测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GB 19179—2003《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中的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基于促进生产企业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目的,对进一步完善《桑蚕原种》国家质量标准提出以下建议:将外观包装指标中的标签、合格证单独列出;将单蛾最少良卵数、折净率归类在标准的"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产过程预控要求"中,并将折净率提高5个百分点(即折净率≥55%),每张良卵数按品种类别与生产季节进行分类;将纯度归类在质量指标的备检项目中;在卵质指标合格的前提下,再按合格原种的品种特性与各项质量指标在家蚕原种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综合评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以便家蚕原种销售按等级实施"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