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技     
正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免疫抑制病团队高玉龙研究员指导的研究生管晓璐,在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宿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学者在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结果近日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阐明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抗病毒新药和制定抗病毒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病毒细胞受体研究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胞受体作为病毒感染机体的门户,其结构以及与病毒的结合方式备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细胞受体的研究为阐述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向。文章系统介绍并比较了研究细胞受体的几种方法,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商品蛋鸡中的流行情况,试验采用病理剖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等方法对送检的疑似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商品蛋鸡进行了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株的致瘤相关基因gp85基因进行测序,与国内外各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到1株J亚群血管瘤禽白血病病毒,命名为FJ0610;分离株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11.5%~94.5%之间,其中与血管瘤禽白血病毒株ZH-08株同源性最高,而与E亚群毒株同源性最低;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J0610株的gp85序列与ZH-08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
正家禽的肿瘤病主要由致瘤性病毒感染引起,其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 L)、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和网状内皮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最常见且危害最大。本文主要综述禽白血病与鸡马立克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鉴别诊断,为预防和控制禽肿瘤疾病提供参考和建议。一、禽白血病1.概述。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肉瘤群中的病毒(统称为ALSV)  相似文献   

6.
基于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内容,对家禽疫病病原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尤其是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病毒性病原,如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坦布苏病毒等的分子流行动态与致病机制,为禽病研究与防控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有关禽白血病 (LL)危害的报道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后期 (Payne等 ,1 997)。尽管养鸡者已经意识到了白血病的危害。但由于这种病的流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小 ,所以常被人们忽视。 1 988年 ,Payne等从肉用仔鸡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禽白血病病毒亚群 (ALV- J亚群 ) ,推翻了禽白血病病毒只存在于重型鸡体内的理论 (Payne等 ,1 991 )。直到发现被此病毒感染后的鸡表现出新的临床症状 ,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才得到肉用仔鸡养殖业的重视。1 997年人们发现野生型禽白血病病毒 J亚群 (AL V- J)与已发现的 LL相似。病毒感染禽群在性成熟后大约 1 7周…  相似文献   

8.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开阳县某蛋鸡场发生的疫病通过发病情况调查、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相关病毒PCR检测。结果:疫病主要发生于160日龄以上鸡群,病变以肝脏和脾脏显著肿大为特征;细菌分离培养未见菌落生长; PCR检测可见禽白血病病毒特异性DNA片段,但未检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性DNA片段。综合诊断为禽白血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近30多年来,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从最初的肉鸡,到蛋鸡,到地方优质鸡,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从miRNA调控机制入手研究ALV-J的致病机理和肿瘤形成机制,为防控J亚群禽白血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对gga-miR-375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致瘤调控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于2014年4月2日发表于《PLoS ONE》杂志,本文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一类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引起的禽类传染病。当机体感染ALV后,病毒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持续作用,从而诱导细胞损伤、肿瘤性病变形成和免疫抑制等。文章从ALV的感染复制、致瘤机制、免疫抑制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对其致病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综述,为AL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和禽肉瘤病病毒(Avian Sarcoma Virus,RSV)引起的禽类多种肿瘤性疾病的统称.经典的禽白血病病毒根据病毒感染宿主范围、血清中和及干扰试验和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可被划分为A、B、C、D和E等5个亚群,能引起鸡许多种具有传染性的良性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禽呼肠病毒是正呼肠病毒属的重要成员之一,能感染禽类,直接危害肉鸡、蛋鸡、幼龄火鸡和雏番鸭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人们对禽呼肠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特别是关于禽呼肠病毒的S1基因编码蛋白的机制。禽呼肠病毒的基因组含有10个双链RNA基因片段,其中的9个基因片段均是以核糖体扫描翻译机制来合成对应的病毒蛋白。但S1基因片段的结构较为特殊,其RNA基因片段含有3个相互重叠的基因编码区,并利用不同的翻译机制分别合成3种蛋白,即非结构蛋白p10、p17和结构蛋白σC。这3种蛋白的主要作用分别是引起病毒感染的细胞与周围正常细胞之间的融合,促进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帮助病毒吸附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等。论文着重介绍禽呼肠病毒S1基因编码蛋白的相关合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胞主要是通过敏感细胞上特异性受体介导产生的。文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相关受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硫酸乙酰肝素、唾液酸黏附素和CD163是主要的相关受体,对它们的功能特性研究将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机理和预防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要感染仔猪,必须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细胞表面受体为猪氨基肽酶N(pAPN)。为了能更好的揭示pAPN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机制,学者针对pAPN的结构、功能以及与病毒的感染结合区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开展了筛选pAPN结合短肽的工作,以此来探索病毒受体的阻断剂。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机制及其细胞受体的作用提供参考,论文就目前pAPN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实质是病毒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受体和配体的研究是明确病毒致病机理的关键,因此关于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病毒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病毒受体的鉴定可通过多种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如酵母双杂交法、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技术等。文章对当前的病毒细胞受体研究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禽白血病是最先被人们关注并研究的鸡肿瘤性疾病之一。禽白血病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拥有外源性和内源性重复活性的逆转录病毒。文章对禽白血病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概括,系统阐述了禽白血病的病原特征,包括目前发现的基因组、亚群及同源性的差异,以及常见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流行情况、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疫苗情况、防制措施,为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禽白血病的研究现状,本文概述了禽白血病及禽白血病病毒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建立的多种禽白血病病毒检测方法,包括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出了加强监督和疫病净化、预防疫苗污染等防控建议,以期为禽白血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者概述了引起免疫抑制病的RNA病毒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等的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为进一步研究新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二十多年,禽白血病给我国鸡群带来了严重危害。经过连续多年净化,目前禽白血病在我国白羽肉鸡和蛋用型鸡中得到了有效控制。禽白血病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及净化实践,禽白血病的概念、禽白血病病毒的特点和分类、禽白血病发病及传播特点、鸡群禽白血病的预防与控制、种鸡场禽白血病病毒的净化等相关内容,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系统地进行了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