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养蜂生产实践告诉我们 ,育王季节与优良蜂种的选择当否 ,直接影响到蜂王的正常生长发育 ,蜂群的群势 ,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仅供参考。1 育王季节的选择从全年各个养蜂生产季节的育王效果来看 ,除了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和南方地区在盛夏季节不宜育王之外 ,其它季节均可育王。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需要和育王要求 ,我地适宜在春季的第一个流蜜期和秋季的最后一个流蜜期进行育王。1.1 春季育王很重要 ,“一只春王一群蜂” ,一些有经验的养蜂员非常重视春季育王工作。春季育王有利于提高蜂王产卵力 ,增加蜂群数量 ,…  相似文献   

2.
中蜂容易产生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即使采取控制措施,分蜂意念也很难消失。因此,饲养中蜂要预防分蜂热,而不要等到产生分蜂热以后再去处理。预防分蜂热就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始终保持蜂王产卵量在群势要求的范围,我的具体措施是:1.选种育王:优良的产卵新蜂王对预防分蜂热有很大作用,因此,要选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的蜂群做种群育王。为了育出优质蜂王,应采用复式移虫育王,切忌急造王台育王。在春季,可提早补助几个蜂群,促使这些蜂群产生分蜂热用自然王台  相似文献   

3.
1选用优良蜂王,并常换新王在中蜂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见到有分蜂热的强群,其工蜂采集情绪低迷,产蜜量大大低于没有分蜂情绪的较小群势。养蜂有句话:“养蜂就是养王”,可见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和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蜂种的品性是蜂群本质的遗传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坚决去劣选优,选用优良蜂群进行育王,除掉劣群中产生的雄蜂。蜂王的生理状况受育王时的气候、蜜粉源、群势和育王技术的影响,同样也随着蜂王的老化而降低其生活力,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强调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更换新王,这样既提高了蜂…  相似文献   

4.
正新产卵王、新巢脾、新蜂箱,在同等条件下是饲养强群的必要条件,尤其对中华蜜蜂。养蜂人平时必须注重创造这三个条件,把蜂群养好,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首先说说新产卵王。新产卵王是培养强群的关键,选用不爱分蜂能维持强群的蜂种,人工培育蜂王;使用1年产卵力强的蜂王,及时更换衰老、产卵力弱的蜂王。在蜂群进入发展时期以后,用优质巢脾扩大蜂巢,不使蜂王的产卵力受到限制。蜂群发展到7~8框时,及时分  相似文献   

5.
一个初学养蜂者怎样养好蜂群?回答是“养强群”。现就这个问题择要谈谈。一、在蜂群方面1.要有产卵力强的蜂王。一个体格健壮的蜂王,可保证产卵的需要,为养好强群打下有力的基础。若蜂王老劣应育王更换。2.要蜂性勤劳,采集力强,食料消耗省。蜂群采集力强就能够增产蜜量,耗蜜省,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蜜。而且采集花粉的能力强,工蜂食用后可多分泌王浆。3.要选择分蜂性弱的蜂种以维持大群。分蜂性强的蜂种不能够维持大群,因而采集力低,不能抵御恶劣的气候和敌害,在高温下不能越夏,在低温下不能越冬。反之,分蜂性弱的蜂  相似文献   

6.
正大家知道,养蜂中蜂王很关键,有自然分蜂王、急造王、人工育王(分移虫、移卵),最好是自然分蜂王,这是蜜蜂本身的意愿,因气温环境适宜,蜂群强大了,所以育的王好。而人工育的王,是人为挑选移到王台里的虫或卵,就没有蜂王自己产到王台里的好。所以在有分蜂热的蜂群里,用人工王台诱导蜂王在其中产卵育的王,与自然蜂王本质是一样的,可以说是用最简单轻松的方法育出最优质的蜂王。  相似文献   

7.
“养蜂在于养王”,优质蜂王是蜂群迅速发展、维持强大群势、提高蜂群生产能力及养蜂综合效益的保证。了解、掌握及运用蜂王生物学特性中的有关数据,在蜂群管理及育种选种等方面做到胸中有数、管之有方、防患有策、计划有据,这对于培育优质蜂王和科学养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蜂蜂王卵巢中卵小管数大约为226条,比意蜂少,产卵量只有意蜂产卵量的1/2稍多;但中蜂王产卵单重明显大于意蜂。蜂王胸高约为4.4mm,蜂王初生重平均为186.6mg,产卵蜂王重239mg,中蜂蜂王一般活4~5a(年),2a后产卵量开始下降;生产上一般使用…  相似文献   

8.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7,(8):30-31
<正>夏秋季节,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根据养蜂实践,现介绍三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蜂农参考。1.继箱分蜂在夏秋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8~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的养蜂过程中遇到过两种个性鲜明的蜂王——对脾的占有性。第一种,有多少张脾就会在多少张脾上产卵,哪怕是隔板外、高箱上下箱都要产下一点卵以表示占有;第二种,有多大的产卵力就产多少张脾。2016年盛夏,我的蜂群有1只急造王产卵力不好,到了分蜂季节(我地每年只在早春分一次蜂)达不到分蜂群势,分不了蜂,让我能得以长期(3个年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育王,我采用了一次性移虫育王的办法。因为前年分蜂育王时,我用两种方法进行了两次育王。育出的蜂王不一样。4月27日,我复式移虫育王1框26个王台,第3天又育了1框一次性移虫育王27个王台,蜂群都是8框蜂。出王后的育王方法不一样,出的蜂王也不一样。复式移虫的蜂王体小,产卵后经对比,没有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一次性移虫育出的蜂王,维持群势的能力也比复式移虫的蜂王强,产生分蜂热较复式移虫的蜂王晚。所以,经两年来的使用,我认为还是一次性的移卵刚孵化出的小幼虫育出的王好。在实际的养蜂生产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强壮的蜂群是获取大量蜂产品的前提条件,而蜂群能否发展强壮,同等条件下,关键在于蜂群中是否有优质的蜂王,因而怎样培育优质蜂王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实践证明,用移卵套管移大卵育王能育成初生重较大的蜂王,蜂王卵巢管数多,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移卵套管的制作方法见《中国养蜂》2004年第1期。使用方法如下:一、培育育王用适龄大卵在开始育王的8 ̄10天前,用竖式隔王板把种王控制在放有两张大蜜粉脾一张大幼虫脾的巢箱内,限制蜂王产卵,让蜂王休息一段时间,在移卵前3天,把种王所在的3张脾换成一张大封盖子脾和一张适合产卵的空脾(空脾要半新…  相似文献   

13.
我饲养中蜂 1 6年 ,深感分蜂热是成功饲养中蜂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探索 ,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得出解除中蜂分蜂热的办法 ,归纳起来有下列 4个方面。1 选育优质蜂王 ,淘汰劣质蜂王是解决分蜂热的关键a.要选好育王群 :养蜂者在生产过程中要认真筛选出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 ,无病害的蜂群作为育王群 ,这样才能育出好的蜂王。b.要选蜂王的产卵能力 :蜂王的职能就是产卵 ,要看子脾大而整齐 ,很少产未受精卵 ,同时日产卵在 80 0粒以上 ,这样的蜂王能维持强群 ,不易产生分蜂热。c.要选个体粗大 ,特征、色泽一致 ,屁股尖的蜂王 ,这…  相似文献   

14.
冯耀丰 《蜜蜂杂志》2014,34(11):15-15
<正>在养蜂生产中,蜂群失王是常事,失王21 d以后的蜂群,工蜂卵巢发育,便开始工蜂产卵,蜂群群势下降,蜂产品锐减。为解决失王无王补救的问题,我有一方法,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此法介绍给有兴趣的蜂友,不妨一试。蜂王的产卵高峰期有2~18个月,定地饲养的蜂场,在每年洋槐流蜜的初期着手移虫育王,王台成熟后,更替一批老王,这一批老王不能轻易杀死,要筛选出能维持强群,无"分蜂热",还处于产卵高峰后半期并有保留和使用价值的,储备起来。储备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养蜂多年,经常利用蜂王自然交替.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粗浅的经验,谈出来与蜂友们一起讨论. 观察发现,蜂王自然交替现象,发生在蜂王已老或有残疾时,蜂群为了延续种群有准备地提前育王,这种情况出现的王台大而直,位于蜂群温暖的地方.新王出房不发生自然分蜂,新王产卵后不久老王就自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蜂王品质的优劣,对于蜂群的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产卵力强的蜂王,能维持强大的蜂群群势.而强群是高产稳产的基础.培育优质蜂王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影响蜂王的品质呢?广大的养蜂科技工作者在人工育王技术普遍采用之后,对培育蜂王各个步骤的细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7,(2):35-36
<正>蜜蜂养殖优良品种是关键,培育优质蜂王是饲养强群提高蜂产品质量,增加蜂产品产量的重要途径。蜂王的产卵力和控制分蜂的能力对蜂群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蜂王产卵力和控制力强,才能维持强大的蜜蜂群体。饲养强群就是要充分发挥蜂王产卵的能力。增加蜂群中蜜蜂个体的数量,提升蜂群的采  相似文献   

18.
<正>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模式,是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与蜂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管理技术,供本区域养蜂者采用,尤其是初养蜂者能少走弯路。一、育王计划及品种组配模式陕北地区定地养蜂以每年换一次蜂王的居多。养蜂生产提倡使用新蜂王,根据养蜂生产实践:每年6月上旬与9月中上旬培育2次蜂王较为适宜。秋季换新王对来年春繁和防止分蜂热的提早产生有益,养蜂人应改变观念,逐步培养1年2次换王的习惯。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以生产蜂蜜和授粉为主要目标,本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在品种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意大利蜂为主体模式对于以繁殖销售蜂群或授粉为主要目的的,应以意大利蜂为母本进行杂交,能够保持较好群势,不易发生分蜂,“中蜜一号”是不错的选择。中蜜一号是以意大利蜂与卡尼鄂拉蜜蜂作为选育品种进行培育的高产蜜型蜂种,适合陕北地区饲养,具有抗螨力强、蜂王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养蜂者谁都明白,一只好蜂王,不但决定了一群蜂的强盛,同时也关系到整个蜂场的兴衰。何为好?蜂群抗病力强、采集力强、繁殖快、抗巢虫能力强,还有性情温柔,不爱分蜂,不爱盗等等为好;然而在现实中很难发现这十全十美的蜂群,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蜂王产卵力强,蜂群繁殖快,当幼虫病大流行时,产卵越多的蜂群往往最易染病;蜂群越病,蜂王产子就越多;幼虫越多,工蜂的哺育质量越差,越差越病,如此恶性循环,直到“全军覆没”。那些产卵力低下的蜂群,反而不易染病;有些蜂群,虽然采集力强,但又特别爱螫人,等等。因此,我们在育王选种时就必须考虑到以什…  相似文献   

20.
宋廷洲 《中国蜂业》2002,53(4):27-27
优质高产的蜂王 ,是每个养蜂员所追求的 ,所以 ,每个养蜂爱好者 ,对养好蜂王都十分关心。要想培育出最理想的高产蜂王 ,必须掌握好几个要点。(一 )选种 :包括父本和母本 ,必须具备产蜜量高(包括王浆 )、性情温驯、抗逆力强、能维持大群 (1 4框以上 )、分蜂性弱等优点 ,才能做种群。(二 )育王时间 :应在大流蜜和蜂群发展到高峰期育王。众所周知 ,蜂群发展是驼峰式。以我地为例 ,全年有两个最佳的育王时间 ,第 1个育王时间 ,在春末夏初的刺槐花期 ,此时外界温度已达到 2 8℃左右 ,4月下旬刺槐流蜜 ,5月上旬结束 ,花期 1 0多天。此时的蜂群 ,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