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3"等茶树新品种霞浦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是引种和良种推广应用的首要环节。2002年冬,我们受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委托,承担在霞浦县松城墓斗村(原县茶科所茶园内)建立"优3"等六个茶树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点(绿茶类)。对新品种在霞浦茶区的适应性、抗逆性、鲜叶产量、加工品质、春茶开采期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鉴定。以其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现将"优3"等六个茶树新品种7年来的区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从各省引进大豆新品种9个,花生新品种3个,在湖南长沙等地开展引种试验,通过产量比较和性状分析,道夏豆99-1、桂早豆、鄂豆7号等大豆品种和3个花生品种均可在全省进一步开展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选育始于1979年,至今历时20年之久,前后育成大麦新品种秀麦1、2、3号以及新品系秀80-7等,1985~1998年14年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以上,对促进大麦生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藏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生产种植的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2011年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17个新品种(系),并在西藏自治区蔬菜所试验地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引进的新品种(系)当中,L0227-18、L0528-3、天06-4-3、L0527-2表皮光滑,商品率高,抗病性强,各个调查指标都比对照好;但产量与对照艾玛土豆差异不显著,下一年继续进行试验;TP002产量较低,不适宜在拉萨种植。  相似文献   

5.
2015年引进M76优3301、赣优676、嘉禾优01-1等3个中稻新品种,以Ⅱ优明86作对照,在尤溪县管前镇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新品种在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及其他主要特征特性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综合表现,可在当地中稻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 1997年发布并于 1999年 4月 2 3日正式实施 ,但到目前为止 ,农业部受理品种权申请也只有186件 ,仅有 3 9件申请符合授权条件 ,另有 94件申请初审合格 ,并发布初审合格公告。所以 ,整个工作刚刚起步 ,进一步加大植物新品种权与代理人有关知识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参加了农业部于 10月 11~ 1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人培训班 ,现将植物新品种权与代理人关系谈一点初浅认识。品种权 ,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 ,整个植物新品种保护都是围绕…  相似文献   

7.
《中国稻米》2006,(4):11-11
根据《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2006年第3期刊登的品种权授权公告,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中恢8006、中旱209、伽马-1等品种的新品种权被国家保护。至2006年5月31日,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新品种权保护的水稻品种已达6个,另外3个分别是中9A、中浙A和中9优838选。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冬我站引进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克新18产量高,品质较好,抗病、抗逆性较强,可在我县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红麻7804新品种系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以耒阳红麻×714杂交选育而成的。1980年我省余江县农科所在承担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中,7804表现突出,不仅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显著,而且能收到成熟的种子。1981年至1984年扩大到金溪、龙南、信丰等县试种,1985年至1988年在全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乌龙茶新品种选育通过鉴定 福建省茶科所乌龙茶新品种选育,已于1993年6月8日提交省内外茶叶专家和省茶树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与会20位代表一致认为乌龙茶新品种“黄奇”、“朝阳”、“悦茗香”等3个新品种毛茶品质颇佳。特别是“悦茗香”除品质香气特高外,其汤味还带有观音韵,可与铁观音相媲美。在乌龙茶育种上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泉州市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于2016年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泉云4号、兴佳2号的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在泉州市种植。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产量表现及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豆主产区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四川套作大豆比较效益逐渐提高,农民种豆积极性高涨,2008年种植面积27.3万hm^2。但是仍然存在着制约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主要是缺乏适宜间套作种植的新品种、病虫草害严重、栽培粗放、加工企业规模小、带动生产发展力弱。发展对策:(1)大力开展套作大豆新品种、新模式、节本增效关键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避灾减灾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建立主导新品种的良种繁殖基地,加大主导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3)建立健全大豆产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甘啤4号(原系号8810—3—1—3)是由甘肃省农科院啤酒原料研究所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甘肃省科技厅鉴定,同年在甘肃省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05年通过新疆、内蒙古自治区认定,2006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008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登记(甘认麦2008001),同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40642.6,证书号:20081736)。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晚季从省内外引进了8个中晚稻杂交水稻新品种在连城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花2优3301、中浙优8号和福龙两优863等3个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适宜在连城县大面积示范推广。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子项,下有四个专题。通过3年的协作攻关,全国水稻育种攻关取得了显著进展。 1.新品种新组合选育。1986—1988年已有21个新品种和组合通过了省级审定,其中常规品种16个,如辐8~l、黔百417.特青、黔糯204、辽盐2号等,杂交稻4个,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棉花商业化育种步伐的加快,需要建立棉花新品种测试评价技术体系。本文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棉花新品种测试体系的主要内容,总结了3年来测试体系项目的主要进展,并对新品种测试体系在棉花生产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秀麦 3号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其组合为秀 82— 16 4 /秀麦 1号。该品种具有矮秆抗倒、强蘖多穗、品质较优的显著特点 ,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的大麦新品种 ,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6年起秀麦 3号在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冬种面积稳定在 3.33万 hm2 左右 ,占大麦面积的 2 5 %~ 30 %,浙北地区的湖州市、嘉兴市种植比例高达 5 0 %~ 6 0 %,已成为我省大麦的主栽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992~ 1994年嘉兴市区试 ,秀麦 3号产量连续 3年位居第一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4918.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与广西农业厅等有关单位选的红麻晚熟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由广西自治区农业厅主持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协助实施在自治区主产麻区进行了1994—1995年广西晚熟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以便为生产上推广良种提供理论依据。现将两年区域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参试品种及参试单位参试品种有KB2、430、KB11、KB3四个新品种,均为晚熟裂叶型,其中430与KB11为微红茎,KB2及KB3为绿茎。对照青皮3号晚熟种由玉林市经作站提供,另以合浦县红麻原种场经多年单株系选青皮3号为辅…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组织农业科研、推广、生产及粮食流通多部门跨行业协作攻关与开发示范 ,在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引种、筛选利用 ;优质早稻丰产健身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建立高产稳产的优质稻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并发挥辐射推广作用及优质食用稻米品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筛选出了佳禾早占、南厦 0 6 0、优Ⅰ 6 6、Ⅱ优 15、花优 6 3、D2 97优 6 3、两优 2 16 3、两优 2 186等 8个达到或接近目标性状的新品种 (组合 ) ,这些新品种(组合 )年示范推广面积都在 6 6 6 7hm2 以上 ;初步探明了播种期、施氮水平、烤田期以及N、P、K大量元素对优质早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为闽北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4号(原系号8810-3-1-3)由甘肃省农科院于1988年以法瓦维特为母本、八农86265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已于2002年7月1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其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适宜在我省河西走廊、中部沿黄灌区及西北同类地区种植,是继甘啤3号之后又一个优质高产啤麦新品种,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