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目的】研究几种植物源杀虫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无公害生态茶园、有机茶园防治小绿叶蝉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武大绿洲YY800倍、7.5%鱼藤酮乳油800倍、0.2%苦皮藤乳油500倍、0.5%楝素乳油1000倍、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0.6%苦参碱内脂水剂800倍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参试药剂第1、3、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武大绿洲YY800倍73.3%、73.8%、80.8%,7.5%鱼藤酮乳油800倍49.8%、61.8%、55.6%,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68.铴、71.3%、73.5%.0.5%楝素乳油1000倍80.5%、82.0%、72.2%,0.36%苦参碱水剂1000倍62.8%、67.3%、63.5%,0.6%苦参碱内脂水剂800倍75.3%、76.2%、74.9%;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基本都在60%-80%之间。【结论】综合防效以0.5%楝素乳油、武大绿洲YY和0.6%苦参碱内脂水剂3个药剂较好。0.5%楝素乳油速效性较优。武大绿洲YY持效性较好。可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对小绿叶蝉防效最好、生物农药苦参碱、黎芦碱对小绿叶蝉也具较好防治效果,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茶尺蠖核型多角病毒·苏云菌等对茶尺蠖控制效果好;新型酯溶性化学农药如茚虫威、噻虫·高氯氟虫螨腈等不但防治茶小绿叶蝉高效、对茶尺蠖也具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生物源农药甲维盐与矿物油绿颖复合液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尺蠖、害螨等防治效果。[方法]应用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与两种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1000倍乐果,于广西桂北茶园茶尺蠖第二代孵化高峰及茶橙螨第一次高峰前期进行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对茶尺蠖的防效:药后2天分别为82.46%~87.78%,7天达93.95%~97.36%,药后40天后仍达83.33%~88.39%。而对比的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1000倍乐果药后2天为81.78%~76.32%药后7天为77.97%~75.45%。药后30天的虫口基数已接近开始防治前的虫口基数,防治茶橙瘿螨的药效:3000倍甲维盐、300倍绿颖复合液;2500倍甲维盐、250倍绿颖复合液药后2天分别为85.15%~89.13%,药后21天为96.91%~98.70%,药后40天仍达93.84%~95.59%,而对比的化学农药1000倍乙硫磷及1000倍乐果药后2天为90.07%~71.81%,药后21天仅为35.35%~31.17%。药后30天的虫口基数已接近开始防治前1天的虫口基数。[结论]甲维盐与绿颖复合液对茶尺蠖及橙瘿螨等茶园害虫、害螨有良好防效及较长的持效期,可作为生态友善型农药在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硫丹杀虫剂,法国安万特作物科学公司在我国1997年正式登记商品赛丹35%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用量(有效成分,下同)525~870克/公顷;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用量分别为350~525克/公顷和525~700克/公顷;防治烟草烟蚜、烟青虫用量350~525克/公顷;防治苹果树黄蚜使用浓度175~2  相似文献   

5.
利用48%乐斯本乳油稀释1200~l500倍,防治梨黄粉蚜,药后5天防效均达99%以上;防治梨圆蚧,稀释1200~2000倍,药后3天防效达9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稀释1200~1500倍液,防治梨黄粉蚜和梨圆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48%乐斯本乳油稀释1 200~1 500倍,防治梨黄粉蚜,药后5天防效均达99%以上;防治梨圆蚧,稀释1 200~2 000倍,药后3天防效达9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48%乐斯本乳油稀释1 200~1 500倍液,防治梨黄粉蚜和梨圆蚧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探索试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广东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12日上午在福州市晋安区创新村茶树地,通过进行不同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12%甲维·唑虫胺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天,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30g/667m2处理防效86.98%、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虫酰胺悬浮剂40g/667m~2处理防效90.08%,防效优于对照药剂30%唑虫酰胺悬浮剂20g/667m~2处理防效83.23%、1%甲氨  相似文献   

9.
正2016~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等单位技术人员调查了杭州临安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开展了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茶核·苏云菌、0.6%苦参碱水剂、1%苦皮藤素乳油等4种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试验,以明确各药剂的防虫效果及对茶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正>苦皮藤素是一种具有胃毒作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较强胃毒、拒食、驱避和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商品名:苦皮藤素、绿意得,主要剂型:90%可湿性粉剂,0.2%、1%、20%乳油,0.15%苦皮藤素微乳剂。主要用于防治部分鳞翅目、直翅目及鞘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信阳有机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信阳茶区不断遭受虫害的困扰,为了有效控制害虫、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2007-2009年对信阳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包括田间实地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访问茶农。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为茶尺蠖、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主要天敌为蜘蛛类、瓢虫类和寄生蜂类。研究了茶尺蠖、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动态,6月份是其发生高峰期。分析了茶毛虫与天敌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其关系式为y=0.8159x+3.9514,相关系数为0.7313;假眼小绿叶蝉与天敌种群数量的关系式为y=0.482x+6.0326,相关系数为0.7960;天敌对茶毛虫和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天敌在5、6月份也有较高的种群数量,在这个时期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是可能的。研究结果对信阳茶园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有机生产方式茶园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方法】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二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结论】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花叶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开发和创制新的烟草病毒病控制药剂提供依据,从而指导烤烟生产中花叶病的防治问题;【方法】试验设芸苔素内酯400倍,8 %宁南霉素水剂800倍与清水对照(cK)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结果】在重庆市黔江烟区,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和宁南霉素两种生物药剂进行了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侵染烟草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均具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相对防效均在70%左右,且对烟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芸苔素内酯不但能发挥其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促进烟草生长,而且也是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土地整理压实土壤物理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目的】拟了解黄土丘陵土地整理区的土壤压实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良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闻喜县后宫乡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压实地土壤的容重、紧实度、含水量以及渗水速率。【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与一般农田土壤相比,整理区土壤容重平均增高1.34倍、紧实度平均高484倍。(2)压实土壤的初始渗透速率为1.21mm/10min,稳渗速率为0.7 mm/10min,约相当于一般农田土壤的16%和28%。【研究结论】这些物理性状表明土地整理区内土壤压实程度非常严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良压实的土壤,迅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目的】试验研究频振式杀虫灯在有机茶园中的应用效果,为有机茶园防治害虫提供方法和指导;【方法】本试验共两个处理:有灯区和无灯区。在每年的6、7、8、9、10月份对杀虫灯诱杀的成虫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以及田间虫口密度为害情况调查。【结果】有灯区和无灯区中毒蛾、尺蠖、叶甲的数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的防治效果明显,特别是对毒蛾、尺蠖和叶甲类的诱杀作用较突出,对它们的防效有灯区与无灯区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是对叶蝉的防治还是有一定的局限。频振式杀虫灯可以作为有机茶园防治虫害的一种手段,与其它防治方法协调使用,综合防治茶园害虫。  相似文献   

16.
(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宁,530007;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 3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笔者研究了亚适温下不同浓度的脱落酸、腐胺、油菜素内脂对冷敏品种番茄“中蔬6号”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浓度ABA、Put、BR溶液喷散番茄幼苗,清水处理作对照,每5d喷一次,共2次。然后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亚适温环境对番茄幼苗进行处理。【结果】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MDA含量持续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宜浓度的ABA、Put、和BR预处理,能够提高亚适温下番茄幼苗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地缓解亚适温引起的番茄幼苗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降低MDA含量的最适浓度ABA为0.2mmol/L,Put为0.5mmol/L,BR为0.01mg/L;提高SOD活性的最适浓度ABA0.2mmol/L,Put为1.0mmol/L,BR为0.01mg/L。与对照相比,MDA含量分别降低47.7%、43.2%、42.2%,SOD活性分别提高29.2%、17.4%、28.6%;【结论】亚适温对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造成了伤害,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升高,SOD含量下降;喷施适宜浓度的ABA、Put、BR可以降低MDA含量,使SOD活性增加,减轻亚适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研究目的】本文为了获得藏灵菇嗜热链球菌Tx菌株胞外多糖(EPS)的纯品,探索了EPS粗品的纯化方法;【方法】利用Sepharose CL-6B进行凝胶分级纯化,并对EPS纯品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凝胶色谱鉴定及EPS纯度测定;【结果】最佳纯化条件:采用0.05~0.06 mol/L氯化钠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样品上样浓度为1.0 mg/mL,上样量为1.0 mL;【结论】在最佳纯化条件下得到的EPS纯度为98.01%,是纯化前的1.4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EPS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日益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重要课题的背景下,分析如何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资料,用调研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课题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尽管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国土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仍面临很多障碍。应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而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结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方面的服务保障,实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才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嫁接对薄皮甜瓜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探明薄皮甜瓜嫁接苗初期生长势弱,而中、后期生长势加强,且最终生长势强于自根苗这一现象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薄皮甜瓜品种‘金蜜’为接穗,南瓜品种‘圣砧1号’为砧木,以自根苗为对照,用PAM-2100型叶绿素荧光仪于定植后20、30、45、60d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定植后20d,嫁接苗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低于自根苗;定植后30、45、60d,嫁接苗Fv/Fm、ΦPSⅡ、ETR、qP及开放PSⅡ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高于对照,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低于对照。20d时,嫁接苗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能量比例(θPSⅡ)低于对照;但30d后,θPSⅡ显著升高,45d时超过70%,而自根苗只有60%。【结论】定植初期,薄皮甜瓜嫁接苗的光能传递和转化效率不如自根苗,但30d后,对光能的利用和转化效率显著提高,表明嫁接苗的生长主要集中在中后期,且导致最终植株生长势强于自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