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园林专业有许多课程实践性强,理论深奥难懂,情境教学法适用于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需要。讨论了情境教学法在风景园林专业中的具体运用,即模拟角色,创设体验情境;利用实物、图片或视频等媒介,创设形象情境;巧设问题,创设探究情境。  相似文献   

2.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知识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生物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探究知识,联系现实问题促使学习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能有效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进而促进其主动学习有很大帮助。本文分析了应用情境创设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创设情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创设情境两方面进行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优化课堂结构已成为教学工作的一个新问题。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在高等数学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价值,具体涉及用数学问题、设疑法、数学史、网络课件进行情境创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选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主要从语言描述、图画创设、问题创设、计算机网络创设等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专选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途径,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提高体育舞蹈情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创设好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重要体现。那么,生物课堂中应如何创设好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在生物教学中又是如何推进课堂思维走向深入的呢?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本文认为,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课堂的思考力,纠正了学生的错误印象,巩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本文对于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 (一)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 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和作者文章的创作思路统一起来,并根据文章的内容认真地感知文章所再现出来的具体情境,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并把着力点放在创设画面、感知情境、体味情境上.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化学课上如何指导学生自行探究规律,应用知识,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研究了大量的教学资料,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一谈化学课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见解和体会。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创设情境是给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或事物关系,使他们不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知识体系构建、展示数学之美三方面,探究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设问题情境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核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华中农业大学在设施栽培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考核等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对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何娈嵘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223-224
生物课程教学以探究性为突破口,探究性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来自于日常生活实际,来自于旧知,来自于新闻,来自于故事。而创设的问题须是通俗易懂的、学生感兴趣的,并做到适时引申。  相似文献   

14.
实验探究题往往创设一定的试题情境。这要求学生以“我”就是探究者的心态,将自己尽快融入到试题情境。结合自己平时所做探究实验的得与失,深化对题目的理解,这样容易抓住出题人的意图。抓准题目的方向,从心理上突破实验探究题。  相似文献   

15.
毛利喜 《河南农业》2011,(10):29-30
在政治课教学中,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带有问题针对性;应着眼于现实生活、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应由师生共同参与;应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雄空间;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力求风趣、幽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求知,创新的热情,以切实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质疑心理,与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积极地运用不同的方法,从导入环节入手,以探究新知为主导,在达标测评中,提出不同的问题,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目的性,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大概地了解,以此为切入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促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引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赵新 《河南农业》2009,(7):59-59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 (一)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 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思路和作者文章的创作思路统一起来.并根据文章的内容认真地感知文章所再现出来的具体情境。形成“感知——理解——思考——领悟”这一思维过程,并把着力点放在创设画面、感知情境、体昧情境上。如在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时,就要根据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景象.去感知作者为我们所展示的三峡一幅幅瑰丽奇特的画面。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对学习方式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选择适合学生的探究性题目,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数学学习普遍被学生认为单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研究和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中较为实用且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方法,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意义和原则进行了阐述,证明了此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爱上数学。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学生难于理解,这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诱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