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一、消化不良性下痢1、原因2、症状3、治疗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投喂蛋白饲料过多、母猪乳汁过浓等。仔猪粪便呈黄色油状,粪恶臭,呈糊状粘着在肛门周围。腹围增大,发生于3~10日龄全窝仔猪。给母猪投喂小苏打20~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症状 一养猪户饲养母猪2头,先后产1窝仔猪各12头,其中1窝仔猪2日龄即开始发病,病仔猪精神沉郁,排出的粪便呈黄色浆状,含凝乳小片,捕捉时,仔猪挣扎而有稀粪从肛门冒出,病猪迅速消瘦,脱水,昏迷而死,2天内就死亡4头;另外1窝仔猪在16日龄时开始发病,仔猪行动缓慢,拱背,皮毛粗糙,排出的粪便呈乳白色和灰白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有机酸有益于减轻仔猪断奶综合征,且丁酸钠是大肠和回肠末端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SB)对仔猪体内外微生物区系、生长性能和肠内膜形态结构的影响。仔猪饲粮中添加丁酸钠,体外盲肠发酵24h后,总产气量和最大产气速度呈线性下降;发酵4,8,24h后,盲肠液中氨含量呈线性增加(P〈0.01)。  相似文献   

4.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2~3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1、临床症状 仔猪发病后腹胀很快排灰白或浅黄绿色混有粘黏液、气泡的大多有腥臭味的稀便,病猪肛门周围皮毛污秽.临床检查体温一般较正常,个别病初体温升高到加40~45℃,下痢出现后体温降至常温.  相似文献   

5.
一、消化不良性下痢 1、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投喂蛋白饲料过多、母猪乳汁过浓等. 2、症状.仔猪粪便呈黄色油状,粪恶臭,呈糊状粘着在肛门周围.腹围增大,发生于3~10日龄全窝仔猪. 3、治疗.给母猪投喂小苏打20~30片/次,母仔安1包/次,一天二次,连用2~3天. 二、感冒性下痢 1、原因.主要原因是天气骤变,时冷时热,阴冷受凉,舍温下降,垫草潮湿,贼风侵袭.特别是冬春季节,仔猪机体不能适应外界气温变化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1发病特征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减退,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弱仔、仔猪容易死亡,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母猪产后少奶或无奶,断奶后不发情,子宫炎,难孕,产仔数减少,不孕。多发生在哺乳期和断奶后的仔猪。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2~3d或1周开始  相似文献   

7.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新生仔猪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尤其是新生幼猪最易感,症见为肠炎、肠毒血症,临床上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1发病特点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内的仔猪,而以生后的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较少,黄痢发生的日龄越早,治愈率越低,死亡率越高。仔猪白痢常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以6~12日龄最多,3日龄以内,30日龄以上的仔猪很少发生,气候不  相似文献   

8.
止痢神散预防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其优越性很多。但在生产中由于配套技术不当,也暴露出许多具体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抑制和消化紊乱——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这是现代养猪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阻碍我国养猪业推广早期断奶技术的最大障碍。该症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等。   早期断奶综合症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仔猪属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断奶后因饲养条件改变和饮食不节,易伤脾胃,故常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消化吸收障碍而发生腹泻;又脾胃为生化气血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腹泻日久,则影响生长发育。针对断奶仔猪脾虚胃弱的生理特点,应用具有温肾暖脾、健胃、固肠止泄作用的中药复方添加饲喂,助运化而培后天之本。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药物:本课题组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止痢神,由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组成。 1.1.2 供试猪:选择绍兴县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猪场胎次、出生日龄、个体重、性别比例较为一致的杜大长仔猪24窝,每窝仔猪9~11头。 1.2 方 法 1.2.1 24窝仔猪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2窝,分别在28日龄上午断奶。试验组12窝共123头,从断奶前1天(27日龄)上午喂至断奶后2周(42日龄),在饲料中添加1.5%的止痢神;对照组12窝共121头,饲料中不添加止痢神,其它成分完全与试验组一样。 1.2.2 分别于28日龄、35日龄、42日龄时上午8点空腹称重。断奶后每天观察排粪情况,每天上午和傍晚逐头检查仔猪的肛门,观察有无粪便污染或红肿,检查栏内粪便性状,作好记录。 1.2.3 腹泻评判指数:正常粪便呈条形或粒状,腹泻指数为0;轻度呈软形,腹泻指数为1;中度呈稠状,不成形,粪水无分离现象,腹泻指数为2;重度呈液状,粪水出现分离现象,腹泻指数为3。 2 试验结果 2.1 预防腹泻效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腹泻率(腹泻头数/总头数)分别为37.3%和69.7%,差异显著(P<0.05);腹泻频率(腹泻率/试验天数)分别为6.5%和9.6%,差异显著(P<0.05);腹泻指数分别为7.25和11.03,差异显著(P<0.05)。 2.2 采食量变化  通过止痢神散调理胃肠功能,断奶后各个阶段的采食量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28~35日龄段试验组和对照组日采食量分别为156 g和135 g,35~42日龄段分别为270 g和230 g。 2.3 增重效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断奶初重相差不大(分别为7.3 kg和7.42 kg)的情况下,在28~35日龄时,两者的日增重分别为69 g和34 g,差异显著(P<0.05),在35~42日龄时,两者的日增重分别为170 g和138 g,差异不显著(P>0.05)。在28~42日龄整个试验期间,两者的日增重分别为120 g和86 g,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在断奶后,特别是断奶后1星期内,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明显要快。 2.4 饲料转化率  由于增重效果明显,在断奶后的各个阶段,试验组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6∶3.97(28~35日龄)和1.59∶1.67(35~42日龄),说明饲料转化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以40~60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很少发病,往往是窝中长势健壮,营养良好,体重大的猪先发病,且病程短,传播迅速。1.2症状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死亡,甚至不见任何症状,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眼睑、颈部、肛门及全身水肿,严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8月,六安市城北乡某养殖场发生一起仔猪散发性疫病流行,发病突然,死亡较快;但发病率低,传播慢。临床上多呈高热、急性败血过程,慢性经过者以消瘦、关节炎为特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镜检,诊断为仔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7月上旬从异地购进仔猪苗104头,每头体重10~20kg,分养在1栋12间新建猪舍内。仔猪购入后进行过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三联疫苗的预防注射。从7月14日上午1头仔猪突然发病死亡开始,每间隔1~4d不等时间死亡1头,至8月2日共计病死8头。此时,进行治疗性预防,同时,猪舍用新鲜生…  相似文献   

11.
仔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所引起仔猪一种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腹泻,粪便呈黄色到灰色。1流行病学该虫呈球形或亚球形,无色、光滑,卵囊壁薄。孢子化卵囊内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潜伏期10~12天。猪球虫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内,有3个无性世代和1个有性世代,感染后第二天,出现第一个无性体,产生2~7个裂殖子。3~4天后产生第二个无性世代,有2~12个较大的裂殖子。第三个无性世代有4~24个较小的裂殖子,感染5~6天,开始性成熟,在感染后8~9天又重复出现大小类似的第二个裂殖子,会继续发育为第二代裂殖子或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由产生2根鞭毛小配子的小配子体和单核的大配子体组成。小配子与大配子体授精,最后形成卵囊。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是仔猪的常发疾病,一般可由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引起,以出生后3~7天、断奶后10~18天为常见。发病仔猪多呈腹泻、水肿、厌食、消瘦等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有害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合型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内有害菌 (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 )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饲养 12h后 ,试验组 (基础日粮添加 0 .1%复合型微生态制剂 )断奶仔猪肠道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繁殖开始受到抑制 ;饲养48h后 ,试验组断奶仔猪肠道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只有对照组的 0 .85 %和 0 .2 5 % ,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1.1适当调控产仔时间根据多年养猪生产实践证明,母猪一般在每年4~5月和10~11月配种,在2~3月和8~9月产仔,这样可以避开因寒冷和炎热造成的仔猪成活率低的情况。母猪配种时不要总遵循"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传统配种原则。关键注意仔细观察最佳配种特征,一般手压母猪臀部不动,外阴部有黏稠的分泌物排出,阴部外翻内呈桃红色,这时母猪性欲比较高,配种容易受孕;一般初配后8~12h再  相似文献   

15.
生长激素释放肽-2对猪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云贤  陈代文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848-2852
 【目的】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生长激素释放肽-2(GHRP-2)在不同处理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处理次数条件下对新生仔猪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GH)的影响。【方法】分离1~3日龄新生仔猪腺垂体细胞,贴壁培养形成单层后,分别用0、10-12、10-11、10-10、10-9、10-8、10-7、10-6、10-5 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2 h;用10-6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5~180 min;连续用10-6mol•L-1浓度的GHRP-2处理垂体细胞6次,每次1h。【结果】10-12~10-5 mol•L-1浓度的GHRP-2都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刺激垂体细胞分泌GH(P<0.01),10-12~10-8 mol•L-1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7~10-5组极显著高于10-12~10-8 mol•L-1(P<0.01),GHRP-2适宜浓度为10-6mol•L-1;GHRP-2能引起GH的快速分泌,在10~20 min内就可使GH的分泌达到最大;在连续处理的前3次,GHRP-2能促进GH的分泌,从第4次开始,GH的分泌出现抑制状态,并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抑制状态更强。【结论】GHRP-2能够促进垂体细胞分泌GH,但其作用效果与处理剂量、时间和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1.酶制剂。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分解酶,可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对仔猪效果更明显。据试验,在仔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可提高8%~12%。  相似文献   

17.
仔猪下痢是仔猪吮乳期和断奶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各种日龄仔猪均可发生,一般多发生于生后1~3日龄、7~14日龄和仔猪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体增重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阐述仔猪下痢的机理,进而从营养的角度分析,期望能够通过营养调控来防治仔猪下痢。1仔猪下痢的种类1.1仔猪黄痢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生在3日龄以内的仔猪,10日龄以后的仔猪很少发病。它的特点是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可达100%。主要症状是拉稀,粪便稀薄如水,呈黄色或灰黄色,有气泡及腥…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致2周龄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能引起各种日龄的猪发病,发病猪的日龄越小,病情愈重,死亡率也愈高,2周龄内的仔猪死亡率可达90% ~100%. [临床症状]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杂未消化的凝乳块,有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可达100%.该病在2~3周龄的仔猪中死亡率相对较低.断乳猪感染后2天发病,表现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有呕吐,在5~8天后腹泻停止,死亡少,但体重下降,常表现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有些母猪与患病仔猪密切接触,反复感染,症状较重,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和腹泻,也有些哺乳母猪不表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外品种仔猪抗应激能力差异性。[方法]分别选用(12.6±0.7)kg的莱芜猪和大约克猪的断奶仔猪6头,从腹腔注射200μg/kg的脂多糖(LPS),于注射前1h和注射后2、4、7、10h分别采血测定血浆白介素-1β和皮质醇的含量,并建立免疫应激模型,监测免疫应激后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仔猪2-10h内血浆IL-1β和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免疫应激下,大约克猪和莱芜猪之闻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品种差异性。LPS刺激后2h莱芜猪IL-1β的水平显著小于大约克猪,LPS刺激后的2、4和7h莱芜猪的皮质醇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猪。[结论]莱芜猪的抗免疫应激能力强于大约克猪。  相似文献   

20.
猪日粮中一些原料纤维品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仔猪、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粪便作为菌源,以猪日粮常用原料中大麦、麸皮、菜籽粕、苜蓿草粉、甜菜渣和砻糠的中性洗涤纤维作为发酵底物,使用体外发酵法评价不同来源的纤维品质。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纤维其品质具有很大的差别。在纤维性饲料中苜蓿草粉和甜菜渣的纤维发酵率较高,砻糠纤维的发酵率最低。(2)每种纤维在6h、12h的发酵率相近,在24h有一个显著的升高。(3)仔猪在6h和12h对纤维的发酵率与生长猪和肥育猪相近,在24h对纤维的发酵率高于生长猪和肥育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