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散黑穗病俗称黑疸、灰包等,在我国许多小麦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5%,严重者可达l0%以上.近年来,特别是在农民自留麦种的地区,小麦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对不同剂量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院使用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使用45.0 g/100 kg种子处理时,对小麦黑穗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95.1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生产中推荐使用剂量为37.5~45.0 g/100 kg种子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6%福立种衣剂防治麦类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6%福立种衣剂防治麦类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按种子量0.12%~0.25%拌种防治小麦腥黑穗病,防效为99.00%~99.80%;防治小麦散黑穗病防效为92.20%~97.50%;防治燕麦坚黑穗病防效为79.80%~92.10%。小麦较对照增产61.30%~69.00%;燕麦较对照增产90.20%~93.50%。  相似文献   

4.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各冬、春麦区都有发生,但各地区发生程度有所不同。在春麦区东北地区比内蒙古、西北春麦区重。一般发病率在1%~5%之间,个别地区可达10%~15%或更重。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控制思南县小麦纹枯病、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孙家坝镇毛坡头村丰产坝进行2%戊唑醇、20%三唑酮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散黑穗病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以2%戍唑醇湿拌剂15 g拌种10 kg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防效较好,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防治效果不明显,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以2%戊唑醇15g拌种为最好;对小麦锈病的防效以20%三唑酮拌种为最好,孢子数目也较少,多为一级,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6.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8%福·戊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8%福·戊悬浮种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70~200g剂量范围内拌100kg种子防效均达90%以上,且对小麦出苗和生长安全,可以推广使用,建议用量为100g拌100kg种子,于播前进行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2%戊唑醇干拌种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散黑穗病是小麦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它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增产。为了更好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生,我们用2%戊唑醇干拌种剂进行了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药效试验,明确该药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安全性及最佳用药量,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冬小麦病害和地下害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及小区试验 ,研究了复方适乐时拌种对小麦根腐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 )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 :复方适乐时拌种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在 92 .78%以上 ,防治小麦根腐病效果为 71.2 %~ 74.3 % ,对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的防效均达到 10 0 % ,对小麦出苗及植株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田间散黑穗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1年新疆奇台县主栽春小麦新品种新春26号大面积出现散黑穗病。技术人员进行了数种药剂种子处理控制小麦散黑穗病的试验,试验结果:新疆农业科学院生产的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中试产品)防治效果达100%,2%立克秀拌种剂防治效果达99.2%,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新春26号散黑穗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1.2%甲基硫菌灵悬浮种衣剂、2%立克秀拌种剂对小麦新品种新春17号散黑穗病防治效果明显,对小麦安全,增产幅度在9.4%~10.8%。注意在药剂拌种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人畜中毒事故,可在春小麦生产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麦散黑穗病在我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冬麦区的长江流域比华北地区严重,春麦区的东北比西北、内蒙古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病重的地块其发病率可达10%~15%。  相似文献   

12.
小麦散黑穗病由小麦散黑粉菌引起,是世界各麦区发生的典型种传病害。近些年来,因缺少简便有效的种子检测技术,从而影响其防治的种子处理决策,使该病呈现出加重趋势。本研究以真菌rDNA非编码区ITS1、5.8S和ITS2的通用引物,分别对小麦散黑穗病菌等10种相关病菌进行PCR扩增、测序、Genbank搜索,通过Accelrys Gene 2.5软件比对,设计以小麦散黑穗病菌为靶标的特异引物,对上述10种病菌进行检测,唯有靶标病菌呈阳性;经1ng~1fg 7个靶标病菌的DNA浓度灵敏度检测,表明对其最低检测限为1pgDNA。本方法检测小麦散黑穗病快速、准确、灵敏,为实现带病种子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效果开展了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以200~250g/100kg种子包衣可提高小麦出苗率,减少种子用量.30g/L苯醚甲环唑200、250g/100kg种子包衣小麦种子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产量指标均优于对照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g/L苯醚甲环唑可在青海春小麦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包衣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包衣小麦做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有明显效果,且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在民乐县选用6种化学杀菌剂,进行了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拌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拌种对小麦出苗安全。其中5%己唑醇微乳剂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小麦散黑穗的防效相对较好,分别为92.01%、90.15%,较不拌种对照分别增产10.44%、9.84%,具有较好的控病、增产作用,值得在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小麦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在奇台县局部区域发生较为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个别地块毁苗率达20%左右。针对此情况,引进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用于小麦拌种,观察此药剂拌种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种子用种衣剂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处理后,3个试验剂量均能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和地下害虫,小麦根系长、数量多,从而达到壮苗、抗病、增产效果,其中,30%噻虫·嘧菌·咪鲜胺FS用小麦种子量的0.3%拌种防治病虫害效果最好。建议在地下害虫常发且易感散黑穗病的小麦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播种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丛矮病、腥黑穗、散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和早期发生的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蚜虫等。随着甲胺磷、久效磷、1605等高毒农药的禁用,加之三唑铜杀菌剂拌种易产生药害,选药拌种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新的难题。现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小麦播种期是一些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河北省小麦播种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丛矮病、腥黑穗、散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和早期发生的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蚜虫等。随着甲胺磷、久效磷、1605等高毒农药的禁用,加之三唑酮杀菌剂拌种易产生药害等原因,目前在小麦播种期选用药拌种方面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新的难题,现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以下综合防治技术,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种子处理剂立克秀防治春小麦主要病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5%立克秀(Raxil)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制的种子处理剂。作者于1996年~1997年进行了立克秀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春麦区小麦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简报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51.5%立克秀种子处理剂和2%立克秀干种衣剂(德国拜耳公司提供);50%福美双 WP(河北师范大学第二化工厂产品);40%拌种双 WP(南通农药厂产品)。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黑穗病俗称黑胆、乌麦,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腥黑穗病两种病害,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最终在小麦穗部发生,产生黑粉,发病后不能食用,病穗颗粒无收。该病属于毁灭性病害,随种子带菌传播危害,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近几年小麦黑穗病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