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牛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此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牛摄取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与饮水而感染。本病的流行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1临床症状牛感染布鲁氏菌后,潜伏期为2星期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流产可以发生在其妊娠  相似文献   

2.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牛后引起牛发生的发热和流产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它不仅能够感染牛,还能够通过传播感染人,引起人的发病。本病是对养殖业影响较大,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本文针对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诊治进行了简要的概况,旨在能够为牛的饲养和本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牛布鲁氏菌病通常是由流产布鲁氏生菌引起的,猪布鲁氏菌对牛呈隐性感染。流产布鲁氏菌感染牛科的所有动物,包括瘤牛、牦牛、家水牛和野牛,同时也感染其他偶蹄类动物。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流产奶牛,布鲁氏菌病常引起妊娠母牛流产,同时导致子宫炎和胎衣不下(RFM);可以引起公牛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及副性腺感染。通过实验室诊断可确诊本病。根据法规,本病不能治疗,以防控为主。1流行性分析绵羊和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马耳他布鲁氏菌引起的,牛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病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以流产、不孕、睾丸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布鲁氏菌病共有6种病原,危害畜牧业生产较大的有马尔他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羊布鲁氏菌病)、流产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牛布鲁氏菌病)和猪布鲁氏菌病。丹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牛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目的是摸清我县牛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牛型布鲁氏杆菌感染发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常通过采食被病源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结膜、交配感染。1临床症状牛感染布氏杆菌后,多表现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有的病牛会出现关节炎或腱鞘炎,有跛行症状,孕牛发生流产是本病的特征症状。牛布氏杆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  相似文献   

7.
猪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 (brucella)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 ,母畜发生流产和不孕 ,公畜可引起睾丸炎。对人则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本病分布广泛 ,可严重损害人、畜的健康。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体有6个生物种 ,即羊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绵羊布鲁氏菌 ,其形态相同 ,均为球杆状小杆菌 ,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但各生物种的毒力和致病力是有区别的。猪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 ,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猪感染布鲁氏菌后 ,可发生全身性感染 ,并引起繁殖障…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又称邦格氏病(Bange's disease),是可引起妊娠牛流产的众多传染病中的一种.本病的危害主要是子宫感染后胎儿妊娠期未满发生流产;母牛或公牛的不育;产奶量下降以及关节疾病.人因为饮用布鲁氏菌病病牛所产的生奶或与病畜密切接触,而感染本病称之为波浪热(undulant fever).在经济上,布鲁氏菌病是对奶牛业危害最严重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牛布鲁氏菌(Brucella Bru-A)和牛疱疹病毒都是可引起牛流产,睾丸炎等疾病的病原。牛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内寄生,其感染的宿主范围极广。患病母畜在患病期间以及在流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可以通过乳汁排菌。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制品是主要的公共卫生危害。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BHV)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1972年,该病毒在整个西欧国家引起了严重的牛呼  相似文献   

10.
1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和流行热 患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流行热的牛都表现流产,四肢关节肿大、疼痛,跛行。衣原体病的病原有四个亚种,即沙眼衣原体引起沙眼,鹦鹉热衣原体可引起流产,肺肠炎衣原体可引起6月龄以内的犊牛咳嗽和支气管肺炎,而反刍动物衣原体则是引起牛、羊关节炎的病原体,主要发生于犊牛,病畜一肢甚至四肢跛行、发热、厌食,不愿站立和运动,发病第2~3天关节肿大,以后肢最严重。流产牛不一定出现跛行,但若牛群中有跛行现象存在,极易与布鲁氏菌病混淆。牛患布鲁氏菌病时,流产母牛可出现关节肿胀和跛行,公牛睾丸肿胀,与布鲁氏菌病抗体呈阳性反应。而衣原体病,流产牛极少出现跛行,个别复合感染时母牛可出现跛行,成年牛一般无关节扩大现象,布鲁氏菌病抗体为阴性。当复合感染时也可出现阳性反应,有布鲁氏菌病的牛群流产易反复。而衣原体流产一般仅发生一次,大多为初次妊娠的母牛。经产牛或在本场生活多年的母牛一般不流产。流行热可在极短时间内引起全群牛发热,奶产量下降,部分妊娠牛流产、产死胎,为数牛跛行,后驱僵硬。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3~5岁牛多发,肥胖牛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11.
正1概念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波状热。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导致该病的病原体。布鲁氏菌病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易感。本病主要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人感染本病后,长期发热、多汗,出现关节炎、睾丸炎、附睾炎,孕妇可流产等。该病为乙类传染病。2病原特性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球杆状细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经使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布鲁氏菌能引起人的感染发病,威胁着公众健康,被一些西方国家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所以对布鲁氏菌的检测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绵羊、山羊、猪、犬等家养动物和人均可感染本病。主要是引起动物流产、不育、组织局部病灶、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牛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种致病菌主要侵害牛生殖器,导致母牛出现流产,公牛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布鲁氏菌除了感染牛之外,还可以感染其它多种动物。患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最近几年,随着河南省新野县肉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牛布鲁氏菌病常呈现点状发病显现,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到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牛布鲁氏菌病诊断与防控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1起牛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护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所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简称“布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本病,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本病的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生殖器官。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盘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当地某奶牛场,有8头奶牛发生流产、死胎及胎衣滞留现象,流产多发生于妊娠的第6个月至第8个月。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牛布鲁氏菌病。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以侵害病畜生殖系统,孕畜感染后极易流产为主要发病特征。本病作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面广、传播途径多,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1病原学国际上将布鲁氏菌属分为牛、羊、绵羊、猪、犬以及沙林鼠布鲁氏菌六个生物种,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是牛、羊和猪布鲁氏菌三个菌种,而在当中,致病力最强的是羊布鲁氏菌,其  相似文献   

18.
调查奶牛流产情况发现,牧场平均流产率达13.0%,尤其是头胎牛集中在某个阶段的流产情况最为严重。流产奶牛多数会出现初乳少或无初乳,初乳抗体水平低下,胎衣不下,子宫内膜发炎等症状。对个别牧场流产牛进行实验室诊断,发现多数流产是由布鲁氏菌引起,少数为衣原体、黏膜病毒与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混合型感染而引起的。奶牛流产给牧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给牧场整体控制布鲁氏菌病造成巨大麻烦。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奶牛布鲁氏菌导致流产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侵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主要感染羊和牛。1流行病学引起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家畜,感染性由强至弱依次是羊、牛、猪、犬,发病或带菌的野生动物也是传染源。布鲁氏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传播,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肉、奶等可传播本病,蜱也可传播本病。如牛、羊同群放牧,可发生牛种和羊种布病交叉感染,动物布病  相似文献   

20.
流产布鲁氏菌侵入怀孕牛的子宫后,在胎盘滋养层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经常引起胎盘炎和流产。充满布鲁氏菌的滋养层细胞只有轻微的变性,这启示流产布鲁氏菌与滋养层细胞之间存在着独特的细菌与宿主关系。在试验性感染山羊和鸡胚中,发现流产布鲁氏菌分别在滋养层细胞的粗面内质网中和非吞噬细胞内是繁殖的。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