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1发病情况山东省某场饲养60多头母猪,共有218头仔  相似文献   

2.
猪渗出性炎症是由猪葡萄球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皮炎,俗称“油皮病”。该病会造成发病仔猪生长缓慢、淘汰率增加,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是管理不善猪场常见皮肤疾病。该菌属产生的表皮剥落毒素是本病的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其他降低宿主免疫力的因素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猪葡萄球菌常寄居在猪只的皮肤和黏膜表面,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猪只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皮肤、黏膜破损时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性致病菌,通常寄居于仔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尤其是应激因素存在时,病菌便乘虚而入,而导致仔猪发病。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1发病情况2013年4月上旬,河北省沧县某养猪场饲养了160头母猪,有198头新生仔猪。4月9日发现3窝11头哺乳仔猪发病,随后迅速波  相似文献   

4.
仔猪渗出性皮炎(EE)又称猪油皮病,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仔猪全身油质样渗出为发病特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并导致死淘率增加。在阐述仔猪渗出性皮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的基础上,提出了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期为养猪场户提供有益参考。1流行特点1.1猪葡萄球菌通常寄生在仔猪皮肤和黏膜表面,该菌属分泌的表皮脱落毒素是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本病的发病率为10%~30%,死亡率为50%~80%,仔猪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仔猪中呈低发病率,以散发性为主,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发仔猪的一种涉及全身的急性皮炎,特征为突然发病、多汗、全身皮肤有脂性黄褐色渗出物,后形成黑褐色痂皮,无瘙痒,皮肤功能丧失,脱水或败血症死亡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该病在我区偶有发生,是养猪人很恶心的一种病,今特以提示,以求对养猪人有一定的帮助。1病原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资料报导至少已经鉴定出6种血清型,该菌对不利的条件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猪舍装置和地面存活数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猪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外阴部的常在菌群。2流行2.1传播病猪、带菌猪为传染源,是条件性致病  相似文献   

7.
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渗出性皮炎(Exudative epidermitis,EE),又称猪油皮病或仔猪油性皮脂溢。它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肤表层组织的一种炎症,分为猪金色葡萄球菌皮炎及猪白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皮炎两种。该病好发于仔猪,发病率高达80%,3—5月龄发病最多,成年猪发病较少。虽该病很少直接造成死亡,但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甚至成为僵猪,影响猪皮质量,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4月陕西延长某猪场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皮病”、“仔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致病因素是体表葡萄球菌所分泌的表皮脱落素,经皮肤创伤感染,造成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常继发绿脓肝菌、链球菌等疾病,给猪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患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基本特征为皮肤脂肪分泌过多,皮肤呈黏湿油脂状,又称猪油皮病和猪葡萄球菌性皮炎。如果养殖场内出现仔猪渗出性皮炎病例,将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就仔猪渗出性皮炎及其综合防治策略进行简述,以期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油皮病,是由猪葡萄球菌感染引发仔猪的一种涉及全身的急性皮炎,特征为突然发病、多汗、全身皮肤有脂性黄褐色渗出物,形成黑褐色痂皮,无瘙痒,皮肤功能丧失,脱水或  相似文献   

11.
吕惠序  杨九强 《养猪》2011,(3):73-75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葡萄球菌性皮炎、皮脂溢性皮炎,俗称"猪油皮病",是由能产生表皮脱落毒素的猪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一般呈散发性,对个别猪群可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渗出性皮炎(EE)又称葡萄球菌性皮炎、皮脂溢性皮炎,俗称"猪油皮病",是由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患猪出现全身性病变,呈现油腻、黏湿、污秽、棕色痂皮的皮肤  相似文献   

13.
猪疥癣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在皮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也称疥螨病或疥疮。仔猪最易感染。病猪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常在墙角、粗糙物体上擦痒,以致皮肤粗糙、增厚、落屑、皲裂、污秽不堪等,如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易引起仔猪急性皮炎,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皮肤与病原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母体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病菌,  相似文献   

14.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乳仔猪,以猪的全身性皮炎为主要特征,笔者于2007年6月诊治一例该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6月,上杭县才溪镇一规模养殖场存栏生猪200头左右,其中母猪21头。6月初1头长大二元母猪在新建的高床上顺利产下13头健康仔猪,至23日龄时有5头仔猪发病,仔猪的颈部、背部出现湿疹样病变,畜主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后求诊。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体温39.7℃,不安,减食。仔猪颜面部皮肤、耳朵周围、颈部、腹部、臀部皮肤发红、增厚,可见针尖大至粟粒大的湿疹样疹块。病猪不时在…  相似文献   

15.
潘培生 《中国猪业》2008,3(5):38-38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本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粘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要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16.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的一种破坏哺乳仔猪、断奶仔猪真皮层的疾病,本病无季节差异性,常常发生在5~30日龄较小的猪群中。患猪全身性皮炎可导致腹水和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猪疥癣病是因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任何年龄猪均可感染。仔猪最易感染,哺乳母猪疥癣病很容易使仔猪感染,如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易引起仔猪急性皮炎,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如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整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18.
黎建堂  欧帮彬 《养猪》2007,(3):77-77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浅表性皮炎,多发于哺乳仔猪或早期断奶仔猪。猪感染后4~8天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表皮脱落、皮肤裂隙中皮脂及血清渗出形成黑色的皮痂,最先出现在额头,后波及全身形成油脂猪。规模化猪场猪  相似文献   

19.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葡萄球菌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葡萄球菌性皮炎,或仔猪"油皮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2014年1~4月份由于养猪业行情低迷,不少养猪场(特别是散养户)放松了对猪群的科学饲养管理,饲喂的饲料质量下  相似文献   

20.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仔猪中呈低发病率,以散发性为主,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