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不同类型水肿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不尽相同,但多数具有共同的发生因素,主要是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及钠、水在体内潴留两方面的因素。1组织液生成量大于回流量生理状态下,在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而在静脉端又从组织间隙通过血管壁和淋巴管回流进入血液。通过这种循环,组织液和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不断地进行着交换,但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维持这种平衡的力主要有血管壁内外的流体静压和胶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水肿,是奶牛的多发病,高产奶牛更易发生。是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乳房组织间隙内,而引起的乳房水肿。由于妊娠及卵巢压迫静脉,引起的水肿,实际上从牛排卵后已逐渐开始。只是到妊娠后期妊娠性水肿更明显而已,因而是一种特发性水肿或称周期水肿。主要是牛在妊娠后期,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毛细血管血压大于胶体渗透压,即胶体渗透压降低,回吸到血管内的液体减少,使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也能引起水肿。  相似文献   

3.
正犬腹水综合症是由于液体进入腹腔的速度超过腹膜吸收的能力所形成的,病因多种,需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正常机体,液体流入腹腔,并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回流,两者保持动态平衡,腹水属于组织间液,但不同于一般的组织液,即腹水的吸收速度是有限的,如果液体进入腹腔的速度超过腹膜吸收的能力就会形成腹水。各种疾病引起腹水不是单一的,往往有多个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4.
动物体内组织液在组织间隙蓄积过多,导致组织肿胀时称为水肿。细胞内液体增多时称为细胞水肿。若水肿发生在皮下组织则称为浮肿。水肿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炎性水肿、过敏性水肿等;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水肿等。水肿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组织液循环障碍与水钠潴留。1发病原因1.1生物因素包括细菌和寄生虫因素,细菌,如大肠杆  相似文献   

5.
<正>动物体内组织液在组织间隙蓄积过多,导致组织肿胀时称为水肿。细胞内液体增多时称为细胞水肿。若水肿发生在皮下组织则称为浮肿。水肿按发生原因可分为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炎性水肿、过敏性水肿等;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水肿等。水肿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组织液循环障碍与水钠潴留。1发病原因1.1生物因素包括细菌和寄生虫因素,细菌,如  相似文献   

6.
肉鸡腹水症(Ascites),又有肉鸡水肿病、心衰综合征、腹坠症(Drops)之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空气中氨气浓度、尘埃、呼吸系统病、微生物毒素和气温骤变等。本病实际上是鸡的一种充血性的或慢性的心脏衰弱,使心脏逐渐失去将血液排到肺脏的功能,从而造成草黄色或啤酒色液体在体腔内蓄积。1发生原因1.1感染或慢性中毒等引起的肝血回流受阻肝血回流受阻时,肝窦内血压明显升高,肝表面渗出大量液体,其中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使腹水的胶体渗透压升高,因而肠管及肠系膜渗出大量液体,造成腹水症。1.2缺氧缺氧时心脏代偿性收缩…  相似文献   

7.
<正>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动物的腹腔和其他腔内均含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腹腔内液体增多,称为腹腔积液或称腹水。1病因因积液形成的原因及性质不同,腹腔积液可分为漏出液性腹腔积液和渗出液性腹腔积液。漏出液性腹腔积液,为非炎性积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常见于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重度营养不良等;2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常见于慢性心脏衰弱;3淋巴管阻塞,常见于肿瘤压迫、结核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也有上述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机理主要由于肉鸭生长过快,心肺功能跟不上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从而造成肺水肿功能性右心衰竭,使后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肝窦状隙高压,富含胶原蛋白的液体从肝表面渗出,使腹腔内胶体渗透压升高,并从消化道和肠系膜血管引渗出更多的液体,形成了腹水症.  相似文献   

9.
1水的功能 水是畜禽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机体含水量为其体重的50%-80%,大部分水与蛋白质结合成胶体,直接构成组织细胞,并使其保持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水还构成血液、组织液、消化液、关节润滑液等。  相似文献   

10.
对人和哺乳动物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吻合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述.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吻合的意义在于支气管动脉的高氧血液可以进入肺动脉代偿供应肺泡组织,肺动脉的营养血液也可以进入支气管动脉代偿供应肺间质.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之间血管吻合常可以发生在胸膜面、支气管壁、终末细支气管或呼吸性细支气管等部位,也可以在毛细血管上发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吻合.根据血管吻合的长度和口径,将其分为长吻合型和短吻合型,按照血管吻合的方式分为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之间的吻合支还会通过管径扩张,增加血流量来供应局部的病变组织,因此有利于防御不利因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为机体实施正常的呼吸功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2.微循环障碍的发生上述引起微循环障碍的诸原因,均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大量释放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能使毛细血管前端的小动脉和后端的小静脉收缩,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收缩,使动静脉短路开放,部分血液分流,沿动静脉短路由微动脉直接注入微静脉,对局部组织无灌注效益,因而毛细血管内血量减少,微循环内的血液少灌少流,发生缺血性缺氧。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无氧代谢增强,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酸的耐受力比微静脉、小静  相似文献   

12.
1乳成分变动的因素1.1乳成分产生的机理牛乳乳成分的原料均来自于血液,矿物质和维生素类可直接为乳成分,其他牛乳特有成分,均在乳腺细胞内合成。原料来自于摄取饲料及牛体组织,饲料在以第1胃为首的消化器官内分解、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在整个身体代谢中进行调整,最后送乳腺。输送到乳腺的原料物质,通过乳腺细胞表面毛细血管网,为乳腺细胞吸收,以进行牛乳合成。此外,在泌乳初期等高泌乳期,对于摄取饲料不足部分,由体组织(主要为体脂肪)营养成分进行补充。乳蛋白质中,由乳腺细胞利用血液中氨基酸合成的有酪朊(占整个…  相似文献   

13.
单核吞噬细胞主要有三群:它们存在于骨髓、血液和组织中,即:前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在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分裂成外周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居存几天,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中,在那里发育成为游走的和固定的巨噬细胞。本试验研究了各种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对鸡毛细血管中血液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巨噬细胞的前躯细胞对黄曲霉毒素是否亦有敏感。  相似文献   

14.
淋巴系统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它维持组织中的液体平衡,执行引流机能,参与新陈代谢中激素、酶、维生素和组织营养的运输,生成血液的有形成分(淋巴球),也是传染性病原体的生物学屏障。在淋巴系统的组成中免疫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屏障机能衰弱时,首先...  相似文献   

15.
腹水是液体在腹腔内积聚,它由多种原因引起,往往是晚期病变,而且生长迅速的重型肉用仔鸡越来越易发生,因此对养鸡业是一个威协。腹水实际上是水肿的一种形式,各种高等动物(包括人)几乎都可发生。其基本原因是:(1)将血液的液体部分保留在血管之内的力量(渗透压和血管周围组织压力)降低,或者(2)血管内流体静力压  相似文献   

16.
1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 1.1 遗传因素 肉鸡饲养者往往只注重肉鸡的品种和快速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而没有相应地改善其心肺功能,致使其快速生长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机体本身的代谢要求.快速生长、机体代谢旺盛、心肺衰竭是引发该病的最主要因素.在缺氧因素作用下,肺首先受到损害,肺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肺动脉血压升高,使右心室将血液泵出,通过肺部的负担加重,继而发生右心肥大和衰竭.由于右心的功能衰竭,导致全身血液回流受阻而淤积于外周血管内,导致腹腔器官瘀血.最后血中液体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从血管中渗出并积存于腹腔,形成腹水.这是目前被众多学者认可的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7.
补液适用于腹泻、大出汗、大出血以后,因脱水、失盐引起的血液浓缩、微循环瘀血、脑心供血不足时,用以补充循环血液量,改善血液循环;在心、肺、肾功能发生改变时,用以调节心、肺、肾功能,增强机体保水力,促进水盐代谢动态平衡;在脱水疾病因丢失电解质,渗透压发生改变时,用以纠正体液的渗透压;在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时,用以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并稀释血液中的毒素,促进毒素排出。由此可见补液在兽医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谈谈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疸肉与黄脂肉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疸肉由黄疸和药物原因引起的黄膘,不能食用,称之为黄疸肉。黄疸病引起的黄膘,是胆红素大量进入组织液血液,并在皮肤、黏膜、脂肪以及其他实质器官组织沉着,使之黄染的病理变化。胆红素主要来自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吞噬细胞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可转变为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由血液进入肝  相似文献   

19.
赵辉 《四川蚕业》2001,29(4):43-44
<正> 根据桑蚕生理生化规律:桑叶蛋白质经蚕体消化液中的水解酶分解生成肽或氨基酸后,进入消化管的管壁细胞,其中一小部份留存在管壁细胞内合成细胞蛋白质,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态进入血液中,然后从血液进入各组织细胞。被各组织细胞所吸收的氨基酸,分别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合成各组织所特有的蛋白质。茧丝蛋白质的生成是直接以血液中的氨基酸为材料在丝腺细胞内合成的。桑蚕  相似文献   

20.
刘颖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145-145
1蓖麻子中毒蓖麻子内含有蓖麻毒素,有凝血作用。当该毒素进入肠道后,引起组织变性,血液纤维素和血细胞凝集现象,因此形成大量血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剧烈腹痛和出血性肠炎。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肠蠕动加剧,下痢,粪恶臭,混有血液和伪膜,流产,奶产量下降。死后剖检,胃肠有明显的出血性和伪膜性炎症。内脏器官中有许多血栓生成。小血管壁高度扩张和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