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橡胶苗吸水树脂干粉处理提高定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性试验表明,应用吸水树脂干粉法进行橡胶苗提早(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抗旱定植,比吸水树脂兑水稀释法提高了工效,降低成本,而且胶苗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2.
抗旱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应用,是提高天然橡胶种植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示范,对多种抗旱栽培定植技术方法与多种种植材料抗旱定植作试验比较选择,芽接桩苗围洞法辅以示范印证。取得的结果是:芽接桩苗围洞法为优选,籽苗芽接苗常规抗旱定植法、薄膜覆盖+保水剂法为抗旱定植可选之技术方法,建议此三法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云南天然橡胶种植始于20世纪初。盈江县土司刀安仁先生于1904年从新加坡引进橡胶苗8 000株,种植在新城凤凰山东南坡上,至今已有100多年,凤凰山上仍幸存两株老胶树可作历史的见证。他是云南乃至我国种植天然橡胶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促进橡胶产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云南农垦依靠科技进步,建成了我国最好的天然橡胶高产基地。为了促进橡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植胶科技水平。当前要重点做好橡胶树良种引进、选育推广;提早抗旱定植,缩短非生产期;全面推广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进一步深化割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胶乳生理参数诊断研究,科学指导割胶生产;全面推广抗病增胶灵作新割制刺激剂;加强死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推广;加强病虫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和抓好橡胶树综合开发利用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云南的橡胶种植业是建国后兴起的新兴产业,也是热区开发中的一项骨干产业。初期以国营农场发展为主,1964年开始发展民营橡胶。经过30余年的艰苦创业,到1987年为止,全省种植橡胶达171.89万亩,其中民营橡胶67.65万亩,占39.4%;干胶产量43,558吨,其中民营2,300吨,占5.3%。如今云南已成为我国的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一、云南民营橡胶发展概况1904年由德宏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购回橡胶苗8000余株,种在盈江凤凰山。解放  相似文献   

6.
<正>为加快电动采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云南垦区天然橡胶产业科技水平,由云南省农垦局主办,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天然橡胶树电动采胶新技术演示会"于2017年5月25日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举办。包括云南农垦天然橡胶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成员、各州、市、县农垦局业务部门及农场橡胶生产技术管理相关人员,省农垦局直属科研单位和省民营橡胶种植业协会的相关人员共计16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当地的西  相似文献   

7.
定植橡胶一般是在雨季开始(6月)后进行,此期间雨热丰富,是橡胶生长量较大的季节,然而橡胶定植后还有一个生长恢复阶段,当年定植的幼树生长量较小(2~3蓬叶)。高吸水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在农业抗旱、节水栽培保肥、园艺、牧草繁殖、固沙、造林、果蔬、烟茶、经作等各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西双版纳州国营东风农场从1996年引进该技术,应用于橡胶芽接桩提早抗旱定植,使定植的橡胶在雨季到来前渡过生长恢复期,到雨季开始后处于旺盛生长阶段,充分利用5~7月份雨季前期的光、热、水资源,显著提高当年生长量(5~7蓬叶),保苗率达100%,平均茎围…  相似文献   

8.
促进技术进步,努力提高我省垦区的割胶生产水平敖硕昌(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1云南垦区的割胶生产始于1955年景洪橄榄坝原退华胶园种植的泰国苗,随后1959年河口按榔寨农场种植的胶园也开始试割,当年云南垦区产干胶1.7吨,1960—1969年云南垦...  相似文献   

9.
<正> 一 河口垦区(含:南溪,蚂蝗堡,河口,坝洒等农场及红河州热作所)是云南最早的植胶垦区之一,1956年大规模生产性种植橡胶以来,为云南的橡胶发展不仅起到尖兵作用,并在良种引进,速生丰产栽培,割胶技术、加工及胶园更新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杨梅进入结果期偏迟,是目前杨梅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结果需要7~8年,有的甚至需要10年以上,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收益。让杨梅提早结果,是广大杨梅种植经营者最关心的技术问题。根据生产实践,早结丰产的技术核心要素是种植大苗良种、科学施肥促进生长、合理修剪控制结果、加强病虫害防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