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雅梅 《中国蔬菜》2002,1(6):47-47
锡林浩特位于华北北部 ,年均降水量仅为240~380mm ,年均气温仅1.7℃ ,无霜期122d(天) ,属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春季风大、蒸发快,夏季干热 ,秋季温度易突变 ,冬季漫长而寒冷 ;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一年当中最高气温高达35℃左右 ,最低气温只有 -30℃左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内地的平菇栽培模式在这里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本文是笔者在高寒地区平菇栽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经验总结。1品种的选择高寒地区9月至次年5月栽培平菇应选择低温型或广温型、抗逆性强、耐CO2的品种 ,如平菇…  相似文献   

2.
徐有龙  杨珍珠 《食用菌》1995,17(1):26-27
我县位于赣东北地区,根据全年气候规律,除1月中旬到3月中旬寒冷低温多雨和6、7、8三个月炎热高温不大适宜栽培平菇外,一般多在9月至翌年1月上旬栽培,这期间称平菇栽培的黄金季节。全年平菇上市供应时间为10月开始至翌年4月(越冬菇)基本结束,而5月和9月还能适应平菇生育的期间里却造成缺菇淡季,货紧价扬单价高出产菇旺季的2~3倍。为了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当地平菇生长的有效气温,延长平菇供应期,增加菇农收入,笔者于1993年4月7日进行了平菇生料袋  相似文献   

3.
在豫东平原的农村,由于以前建房的缘故,村里遗留下多处坑塘,夏季高温多雨,坑塘内长时间积水,冬季寒冷干燥,坑塘则干涸闲置。笔者开发其中一处种植平菇,效果特好,表现为:冬天气温低时,正常出菇,且出菇猛,并持续5~8茬不衰,生物转化率在200%以上。现把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坝上地区年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10℃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在25℃以下,很适合平菇的夏季生产,尤其是7-9月的低气温、高温差,对平菇的出菇非常有利,而且正好避开全国平菇产菇的高峰,形成错季。另外,坝上高寒地区闲散劳力多,空闲房舍多,玉米芯丰富,这些都是发展坝上高寒地区错季平菇生产的有利条件。笔者经多年栽培,以玉米芯为培养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坝上高寒地区平菇错季栽培的高产技术,生物转化率达18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坝上地区年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10℃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在25℃以下,很适合平菇的夏季生产,尤其是7~9月的低气温、高温差,对平菇的出菇非常有利,而且正好避开全国平菇产菇的高峰,形成错季.另外,坝上高寒地区闲散劳力多,空闲房舍多,玉米芯丰富,这些都是发展坝上高寒地区错季平菇生产的有利条件.笔者经多年栽培,以玉米芯为培养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坝上高寒地区平菇错季栽培的高产技术,生物转化率达18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县地处长白山区,冬季长达150天左右。无霜期只有150天左右,最低气温达-35℃左右。由于无霜期短,而夏季气温高,平菇栽培只能安排在春、秋两季,每季生产只能收2~3潮菇,大雪封山或气温升高无法再生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1990年冬季进行了平菇越冬保存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是一个高温季节的地区,夏季气温高达30℃以上,而且高温时间很长,每年只能在10月以后至次年的3月前栽培平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海南岛平菇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海南岛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难题,笔者进行了多年的平菇品比和栽培试验,筛选并试栽成功了高温侧耳831菌株。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长白山脉以北、张广才岭以西的松花江流域的多山丘陵地带,属山区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境内群山环绕,森林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在700-800毫米,无霜期125天左右,年平均气温3.9℃,年平均日照2382小时。一、野生平菇发生期的启示在东北,平菇的露天栽培大都在春、秋两季,夏季因高温而停止。但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0年用蔗渣栽平菇试验,经一年多的示范推广,二年的大田覆土推广,产量比稻草栽培的高。近年来,蔗渣已作为我县冬闲田栽平菇的主要原料之一。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 栽培季节根据我桂北地区气候,大田覆土栽培要比室内袋栽推迟2个月。一般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冬天整个榨季都可以栽培,室外气温8~21℃适应栽培。室外大田覆土栽培比室内袋栽难度大些。 2 蔗渣处理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蔗渣,刚榨出不久经太阳晒干的蔗渣更好。干蔗渣可贮藏备用。  相似文献   

10.
黄山市冬季气温较低,成株莴笋露地无法安全越冬,且黄山地区春节期间蔬菜品种单调、需求量大、价格高。为此,探索了冬莴笋大棚双膜覆盖栽培模式。该模式关键在于选择耐低温、抗性强的品种;同时在寒冷的冬季做好防冻措施,如气温达0℃之前盖膜,气温达-2℃时盖内膜,气温达-6℃时加盖3层薄膜。  相似文献   

11.
淮南市食用菌栽培以平菇为主,多在秋季生产,难以满足市场的周年需要。为了探索平菇周年栽培技术,我们从1989年起,采取室内、大棚、露地结合,周年栽培平菇,并对农户生产状况作了调查,得到一点经验和体会。(一)品种配套,讲究菌种质量我市过去平菇播种季节主要在9月和10月,其他季节因气温过高或过低,一般不栽培。因此,要实现周年栽培,就必须注意品种配套,选择耐高温和耐低温品种。在实践中,气温较适宜的季节,使用佛罗里达等,效果较好。夏季使用皖引1号(引自安徽农学院),菌丝生长温度2~35℃,子实体形成温度4~34℃,在气温高达36℃时仍可出菇。冬季使用比较耐寒的4011,菌块及子实体在经受过-8℃低温后,也可正常出菇和生长。至于菌种质量好坏,则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无论采用哪个品种,都应选择菌龄30~40天,菌丝密集、粗壮、洁白,上部呈白色绒毛状,不脱水,瓶(袋)无  相似文献   

12.
朝阳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处北纬40°55'-41°54',东经119°50'~120°50'.年平均气温8.4℃,1月份平均气温-10.6~-12℃,全年无霜期158~162d,≥10℃的积温3 535℃,日照2832 h,年降雨量472mm.主要气候特点为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适合多种果树及经济林树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保全 《食用菌》2006,28(4):53-54
豫东平原的农村,从前由于建房的原因,村里遗留下多处坑塘,夏季高温多雨,坑塘内长时间积水,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坑塘处干涸闲置状态。笔者把其中一处开发起来,栽培平菇,效果特别好。现将笔者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濮阳位于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1℃,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54.5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8%。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601.3mm。近几年,濮阳地区大力发展果树产业,但果树栽培时期、栽植方法、水管理、套袋管理等技术是果树成活、丰产的基础,现将春栽果树的栽培管理技  相似文献   

15.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37-39
每年12月至次年元月是北方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气温常在O℃左右,最低在-10℃以下。这样的外界气温不利于香菇子实体生长,是鲜香菇上市的淡季。 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设施,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和增温保温性,近几年在蔬菜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日光温室栽培香菇,在严寒的冬季室温仍能保持8℃以上,高于子实体生育的最低温度,可以克服北方冬季气温低不利香菇子实体生长的问题,使鲜香菇在双节期间照常上市,因此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发展较快。笔者于1997年对河南扶沟、博爱,河北遵化,天津蓟县,北京郊县等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的菇场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种过平菇的废料地沟栽草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树原 《食用菌》1993,15(6):21-22
传统的草菇栽培,是以稻草和麦秸为原料,因产量低,处理方法麻烦,在北方很多菇农都已改用棉子壳为原料.笔者从1989年开始,用种过平菇的废料,经过发酵后在地沟内种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稳定在30%~35%.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准备将种过平菇的废棉子壳料从菇房里搬到室外场地上捣碎,摊开曝晒2~3天,直至干燥后备用.(二)栽培季节的选择草菇属高温菇,要求栽培场内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气温太低不易出菇,因  相似文献   

17.
陈文杰  韩韬  秦艳梅 《食用菌》2009,31(4):50-50
因为气候条件的制约,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6-9月是平菇生产的淡季。笔者通过在我国北方高海拔地区(河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的实践,探索适合在这些地区气候特点(高温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的夏季最高气温长期不超过30℃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反季节栽培平菇的经验,总结出“短发酵,打气孔,开天窗,下地畦”的栽培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种植的平菇面积迅速在扩大,裁培期也越来越长,至使病虫害的种类日趋增多,危害亦越来越重,其中威胁较大的是杂菌污染问题.为了探讨平菇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我所于1986至1987年先后在高温(外界气温31.5~38.5℃)条件下进行了平菇防杂菌污染试验,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母种培养基为PDA,二、三级种均为纯棉籽皮培养基。培养料为干燥、无霉变的纯棉籽皮。栽培容器为40×26×0.025cm 的聚乙烯塑料袋。(二)试验方法每袋装干料1000克,于7月20和21日播种,每个处理5袋,2次重复,一组置27~34℃的地上室培养,另一组置19~21.5℃的地下室培养。栽培袋均单层排放,菌丝长满袋后移入半地下棚内出菇。  相似文献   

19.
<正> 围场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北纬41°7″至42°7″之间,地处蒙古高原南端,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 m,坝下山地和丘陵平均海拔900m,年均气温4.7℃,属北方寒地果树栽培区。冬季寒冷干躁,夏季凉爽无暑热,年平均降水量460毫米,冬春季多大风天气,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坝上极端最低温度-42.9℃,县城极端最低温度为-28.7℃,年日照2350.8小时,≥10℃年均值2513.6℃,年均日辐射量133.94卡/m~2,无霜期平均127天,北部95天,南部146天。建国前,果树栽培很少,全县仅有二十多处小果园,多栽培海棠、槟子、秋子和山丁子等小苹果类,产量不高,品质酸涩。建国后,即从五十年代中期,引进少量大苹果品种,后因管理不善和冻害而失败。  相似文献   

20.
<正>发酵好的原料营养增加,富有弹性,空隙度提高、水分适中,pH值7~8,更有利于平菇菌丝的生长。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平菇栽培的生产成本,作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将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北方一般秋季可在8月末至9月初栽培,此时温度适宜,杂菌感染率低,而且发好菌后温度正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