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塔里木河流域农业供水成本水价基础上,基于流域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投入,首先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流域农业水价和灌水量资料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水价的节水效应;而且,如果农业水价弹性系数同时被提高,较单独提高农业水价,未来塔河流域水价的节水效应更高;尤其是,未来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和粮食安全问题,是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孙建光  韩桂兰 《节水灌溉》2012,(8):57-59,62
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已有研究的流域水资源费和环境水价模型与相关资料,首先构建了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调整可大幅提高节水效应,只是环境水价更侧重于实现流域生态用水保障的经济补偿。再者,不同流域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可以实行有差别的农业水价调整政策。还有,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受作物基本灌溉定额限制,就是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也难以保证水价节水效应的实现,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但是,这也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塔里木河流域农业供水成本水价基础上,基于已有研究的流域水资源费和环境水价模型与相关资料,首先构建了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然后,利用流域农业水价和灌水量资料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调整大幅提高了农业水价的节水效应,但环境水价更侧重于实现流域生态用水保障的经济补偿;而且,未来农业水价调整与高效节水技术的结合是促进塔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节水效应的关键;尤其是,未来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和粮食安全问题,是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钇霏  许朗 《节水灌溉》2021,(11):65-70
为实现农业水资源节约与保障粮食安全双重目标,提供农业水价改革优化策略.基于2020年河北省4个小麦典型产区农户调研数据,利用标准彭曼公式测算小麦正常生长节水空间,进而基于农业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恰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需水量的农业水价,在粮食安全视域下探讨农业水价调整空间.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麦生产,当前农业水价可逐步上涨至0.546元/m3,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得水价上涨空间存在差异;单位面积小麦种植成本和节水技术应用成本与农业灌溉用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建议农业水价定价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区环境差异、作物种类差异、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农业水价适度提升的同时,通过实施节水奖励与用水补贴兼顾保障农民收益与粮食生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价改革与节水效果的关系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水价与水资源需求的关系;以实例表明提高农业水价对农业节水的影响;以黄河流域为例,计算农业需水价格弹性,结果表明,当黄河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提高10%,农业亩均用水量将下降5.71~7.41%,将现行水价调整到成本水价,在灌溉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63.05亿m3,下降22.8%。  相似文献   

6.
资源性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分析农户承受力水价是水价改革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水价改革的目标,以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灌区为例,运用意愿调研法和水价-水量模型,以完全成本水价为基础,分析该灌区农民灌溉水价承受力及实施完全成本水价和承受力水价后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灌区完全成本水价和农民承受力水价分别为0.3918元/m3和0.439元/m3,与现行水价0.25元/m3相比,灌区水价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完全成本水价下,亩均灌水量可比田间实际灌水量节约1078.35 m3/hm2,约为15%,节水潜力很大;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成本水价下的亩均用水量与定额管控下的灌水量趋于一致.灌区应结合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实际状况,不断深化完善农业水价水权,以期为水权市场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基于塔河流域农业水价承受力分析的基本指标,及适宜流域的水价补偿标准,分析了塔河流域不同水价补偿方案对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未来应当根据农户的水价承受力,不同的流域实行不同的水价补偿;为保证流域的粮食生产安全,对粮食作物应当采用更高的水价补偿水平;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调整既需要更高的水价补偿,又需要高的其他种植补贴,才能更好的保证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灌溉水价与灌区灌溉用水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灌溉水价与灌区灌溉用水量的关系,根据2000—2009年对关中地区冯家山、羊毛湾、石堡川3个灌区的实际调查资料,对不同灌区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函数,计算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关中地区3个灌区中,石堡川灌区弹性最高,为-1.11;冯家山灌区和羊毛湾灌区弹性分别为-0.47和-0.69,即灌溉水价提高1%,灌溉用水量将下降0.47%~1.11%。对于现行水价较低的灌区,水价调高对该灌区将产生明显的节水效应;对现行水价较高的灌区,水价继续调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46个县(市) 2015-2020年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和Tobit模型分析流域内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了水污染的塔里木河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整体不高;流域内兵团各市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高,其中又以阿拉尔市和若羌县为最高,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最优状态,效率值为1,而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的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相对较低;农业生态用水效率值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和西部边缘,研究时段内效率值分布重心呈现出自中部向西南部演进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水价、经济发展水平、节水灌溉技术等因素对流域农业生态用水效率的影响显著,水价越接近供水成本,对效率的提升贡献越大,节水灌溉技术和地膜应用越广,农业生态用水效率越高。研究的政策含义表明:应继续在流域内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除了普及滴灌设施以外,在条件适宜的区域可采用地膜覆盖来减少蒸发;应持续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合理设置阶梯水价,积极探索水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水价调控可将农业节水与农民的经济利益联系到一起,激发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德州市基于工程措施和管理模式节水基础上的"提补水价"节水模式,结果显示:傅家村作为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可达17%。西烟台村作为井灌与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为15.5%。水价调控达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主要受到供水成本、资源成本、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电费及国家补贴等影响。构建引黄灌区阶梯水价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将对引黄灌区农业水价节水模式的探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实行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对农业节水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格调控对农业用水资源的配置作用出发,分析了目前农业节水中的水价问题,得出农用水将普遍收费的必然趋势。重点提出了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的概念并对其含义进行了深入说明。最后通过在“冬小麦节水高产省肥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实例研究,认为季节性梯度农用水价对农业节约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原始资料样本数据建立预处理模型,剔除水价以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建立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得出农业需水的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农业水价与需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将预处理模型和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在江苏省高扬程灌区中进行了定量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水价对用水量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滴灌水氮耦合对北疆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泽  吕新 《灌溉排水学报》2011,30(5):116-119
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北疆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作用大于灌水量,表现在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3个方面,水氮耦合效应的作用最小。灌水量、施氮量与以及耦合效应与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水氮耦合作用为正效应。表明适当的灌水和施肥相结合,对春小麦产量有增加效应,在单...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能起到价格杠杆作用,促使农业节约用水。以济源市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用水概况、农业水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全成本水价理论和能值价值理论为基础估算得到区域内主要灌区的农业成本水价;以亩均产值和亩均净效益为基础测算得到农民水价承受能力为0.11元/m3;参考计算结果,明确了农业水价的调整范围,针对济源实际,提出了农业水价调整策略。为济源市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供其他地区农业水价调整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客观的评价农业水价改革绩效,以云南省某项目区为例,在充分收集项目区有关数据的前提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从节水、经济、社会和生态4方面选择15个指标构建农业水价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改革效果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好。该模型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农业水价改革的绩效情况,在农业水价评价的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容量水价主要由国家投资政策决定,是国家调控调水水价的基本手段,计量水价由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组成,是调水工程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清晰地表述了调水水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有调蓄湖泊情况下的供水成本计算和调水风险问题,为确定调水工程水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水价的环境、经济和社会3方面因素,选取水质、水资源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技术成本投资和农民满意程度5项影响因素,建立了农业水价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以云南某大型灌区为例,测算的农业水价为0.99元/m3,与现行水价0.08元/m3差距较大,故应在农民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农业水价。合理的农业水价,可减少农业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实现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