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铅镉联合暴露对大鼠肾脏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饮水对大鼠进行铅(Pb)300 mg/L、镉(Cd)50 mg/L单独和联合(Pb+Cd)300 mg/L+50 mg/L染毒8周,通过检测肾脏皮质组织抗氧化指标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来探讨铅镉对大鼠肾脏的毒性损伤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b、Cd单独或联合染毒使肾脏皮质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以铅镉联合组降低幅度最大(P<0.01);3个染毒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联合组升高幅度最大而极显著高于单独染毒组(P<0.01).超微结构发现,铅镉染毒导致线粒体肿胀、膜损伤、嵴断裂或消失,联合组损伤程度重于单独染毒组.表明氧化损伤是Pb、Cd肾脏毒性的机制之一,其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呼吸链是实现氧化磷酸化的分子机构,被广泛证实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来源,活性氧的积累会造成细胞氧化应激,因此为了阐明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试验从高(海拔4 200 m)、中(海拔3 200 m)、低(海拔1 900 m)海拔地区随机选择临床健康成年雄性牦牛各5头(分别分为高、中、低海拔组),屠宰后取骨骼肌采用比色法测定5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和抗氧化关键酶的活性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Ⅴ活性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高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Ⅲ、Ⅳ活性与中、低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低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Ⅱ、Ⅴ活性与中、高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中羟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下降,且各组间显著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先升高后降低,中海拔组牦牛骨骼肌显著高于低海拔组和高海拔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乐果(Dimethoate)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乐果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24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3个染毒组,分别以0、1、6、30 mg/kg体质量剂量灌服乐果,连续灌服30 d后,测定血浆和肝脏胆碱酯酶(ChE)活性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乐果染毒后大鼠血浆和肝脏ChE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大鼠肝脏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GSH-Px、CAT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各染毒组肝脏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检查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凋亡等.结果表明.大鼠乐果持续染毒可以诱导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并导致肝脏结构损伤,说明氧化应激在乐果的肝脏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蚯蚓抗氧化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构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体系以及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体系,测定蚯蚓抗氧化提取物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中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Fenton反应体系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中对脂质体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对成年小鼠按时定量地灌喂蚯蚓抗氧化提取物,测定其血液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蚯蚓抗氧化提取物在成年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蚯蚓抗氧化提取物在体外自由基体系中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且对脂质体氧化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动物试验中,不同浓度的蚯蚓抗氧化提取物对成年小鼠血液及肝脏的SOD、CAT、GSH-PX活性的升高和MDA含量的减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以10倍稀释的蚯蚓抗氧化提取物影响最显著(P<0.05),能有效降低小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防止体内抗氧化酶受自由基诱导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20,(3):112-119
试验旨在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硒化多糖,为研制硒化多糖类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将7种硒化多糖sSCP_1、sLP_2、sCAPS_2、sCCPS_5、sLBP_6、sAMP_6和sEPS_7及修饰试剂Na_2SeO_3分别用蒸馏水倍比稀释成5个浓度,分别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各硒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筛选出抗氧化效果较好的3种硒化多糖;给小鼠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sCAPS_2、sLBP_6和sAMP_6,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比较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下,7种硒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或大于亚硒酸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以sCAPS_2为最高,sLBP_6和sAMP_6次之;小鼠试验中,3种硒化多糖sCAPS_2、sAMP_6和sLBP_6组在各时间点的T-AOC、GSH-Px、SOD的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DA的含量均低于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3个硒化多糖高、中剂量组肝血窦内的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明显增多,sLBP_(6H)的变化最显著。硒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硒化修饰试剂Na_2SeO_3,sCAPS_2的活性最强;3种硒化多糖3个剂量均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sLBP_(6H)的活性最强,可以作为硒多糖类抗氧化剂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马齿苋多糖(POL-P)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方法获得POL-P,在宫颈癌U14实体瘤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 m L不同浓度的POL-P,建立宫颈癌小鼠模型,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测定POL-P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体内POL-P的抗氧化作用表现为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AKP活性(P0.05),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POL-P具有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且为剂量依赖形式。说明POL-P的抗肿瘤作用与抗氧化活性有关,其抗氧化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6):163-169
为了研究紫竹根水提物(PNR)对动物体内外抗氧化的作用,本试验体外调查了PNR对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并测定了其总还原力;以免疫抑制小鼠为试验对象,测定心、肝、肾匀浆液中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PNR在体外抗氧化的4个指标中,尤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小鼠体内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NR高剂量组的SOD、CAT、GSH-Px和TAOC活性显著增加(P0.05),所有剂量组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PNR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辛硫磷(Phoxim)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辛硫磷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将36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和2个染毒组,染毒组大鼠分别以30(低剂量组)和300μmol/kg体重剂量(高剂量组)灌服辛硫磷,连续灌服153、0 d后,分别测定血浆和肝脏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辛硫磷染毒后大鼠血浆和肝脏ChE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尤其是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浆ChE最大降低至对照组的22%,肝匀浆中ChE活性降低至对照组的75%。大鼠血浆和肝脏SOD、GSH-Px活性变化随染毒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血浆和肝脏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组织学检查显示辛硫磷可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本研究表明,大鼠辛硫磷持续染毒可以诱导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并导致肝脏结构损伤,说明氧化应激在辛硫磷的肝脏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酰半胱氨酸对铅致大鼠肾脏皮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饮水对大鼠进行铅染毒(300mg/L)和NAC保护(Pb 300mg/L+NAC 1g/L)试验,为期8周,通过检测肾皮质中抗氧化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及超微结构来探讨铅对肾的毒性损伤及NAC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铅染毒组及NAC保护组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肾皮质中锰(Mn)、锌(Zn)、硒(Se)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肾皮质SOD、GSH-Px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皮质Mn、Se含量显著升高(P<0.05)。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铅染毒使肾皮质中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有大量畸形核,线粒体肿胀变形,部分嵴断裂,溶解;NAC保护组损伤变化轻微。表明NAC对铅暴露所致肾毒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_1对肉鸡肝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TB1)对肉鸡肝线粒体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并研究亚硒酸钠(Na2SeO3)与复方中药对AFTB1的颉颃效应。10日龄120只试验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为第Ⅰ、Ⅱ、Ⅲ、Ⅳ组,第Ⅰ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天以0.2 mg/kg剂量给第Ⅱ、Ⅲ、Ⅳ组肉鸡灌胃投用AFTB11次,并在第Ⅲ组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2%复方中药,在第Ⅳ组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无机硒2 mg/kg(亚硒酸钠),试验期共28 d。并于处理后第17、24、31、38日龄时,检测肉鸡肝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第Ⅰ、Ⅱ、Ⅲ、Ⅳ组肉鸡肝线粒体SOD、CAT活性及T-AOC均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MDA含量显著增高(P<0.05);当投用亚硒酸钠或复方中药后,与第Ⅱ组试验结果比较,第Ⅲ、Ⅳ组肉鸡肝线粒体SOD、CAT活性及T-AOC均显著增强,而线粒体MDA含量明显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或复方中药,均能明显缓解AFTB1所致肉鸡肝线粒体抗氧化功能下降的影响,且亚硒酸钠的效果明显优于复方中药。  相似文献   

11.
12.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肉鸡全血氧自由基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肉鸡全血氧自由基含量时血液稀释种类luminol与zymosan A浓度以及重复性试验进行了优化和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合用于兽医临床多种疾病的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省多巴镇猪场的12头野仔猪的4项血清钙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清总钙,2.26±0.29 mmol/L;血清结合钙,1.71±0.15 mmol/L;血清游离钙,0.55±0.21 mmol/L;血清游离钙百分率,23.69%±6.89%。且公、母仔猪间4项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0日龄仔猪血清总钙、结合钙均显著高于60日龄仔猪(P<0.05)。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晚期英格兰乡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化,劳动者逐渐从庄园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了自由农民。然而这种变化却呈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平衡,其中东部和西南部各郡庄园制解体较早,自由农发展较快;而中部地区和米德兰平原自由农发展相对缓慢。东部和西南部地区自由农的主体是自由持有农,而米德兰和中部地区自由农以公簿农为主,东部和西南部自由农经济上也比米德兰和中部地区的自由农更加富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一种组合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蜂胶中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7种黄酮的O-H的△HOF值航氧化剂与其抽氢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的生成热之差),用以比较这7种黄酮的抗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其比较结果与构效关系讨论一致。  相似文献   

16.
雷治海  Barb  CR 《畜牧与兽医》1999,31(6):5-6
用比色法研究了巯基乙酸盐(mercaptoacetate, MA) 对12 头青年母猪血清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的影响。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50 mg MA 对血清FFA 水平无明显影响; 2-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100 mg MA 后6 h , 血清FFA 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极显著( P < 0-001) ;3- 每千克体重猪注射200 mg MA 后3 h , 血清FFA 水平显著升高, 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直到实验结束( 给药后6 h) , 差异极显著( P < 0-001) 。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剂量( 每千克体重100 mg 和200 mg) 的MA 能显著提高青年母猪血清FFA 水平, 可用作研究生长和生殖能量代谢调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猪场的20头杜洛克(父本)杂种仔猪的四项血清钙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为:杜洛克二元杂交仔猪,血清总钙,2.40±0.12mmol/L;血清结合钙,1.57±0.20mmol/L;血清游离钙,0.85±0.19 mmol/血清游离钙百分率,35.27±7.64%。杜洛克三元杂交仔猪,血清总钙,2.45 0.24mmol/L;血清结合钙,1.66±0.13mmol/L;血清游离钙,0.80±0.22mmol/L;血清游离钙百分率,32.12±6.64%。且公、母仔猪间四项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游离棉酚快速测定适宜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间苯三酚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棉籽粕中游离棉酚含量,比较分析棉酚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样品称量的测定结果及回收率。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滤取,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游离棉酚,操作简便、条件要求低、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参照2017年《陆生动物卫生法典》,梳理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开展区域化管理的动物疫病名录,详细介绍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官方无疫认证和自我声明要求的申请材料(以口蹄疫为例),分析了国际无疫认证认可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我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和申请国际无疫认证认可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猪脑组织MDA和S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伪狂犬病毒(PRV)猪脑组织的MDA含量和SOD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感梁PRV反脑组织MDA含量普遍升高,顶叶,额叶,小脑,扣带回和海马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额叶升高(P<0.05),而扣带回,海马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自由基介入了PRV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