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水稻接种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aspp)后,叶绿素含量(Ch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细胞膜伤害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出现明显病变。接虫期(萌芽后25~65d),接虫量(0~4000头/盆)对叶绿素含量产生不同影响。分蘖期接虫株单位鲜重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较之健株下降37.5%(下降范围6.6%~58.4%)和45.8%(下降范围30.0%~67.2%),尤以接虫早、接虫量高的接虫株下降剧烈;同期病株POD活性和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MDA含量上升显著。拔节期后叶绿素含量回升,单位鲜重和单位面积分别上升6.7%和2.3%,田间出现复绿现象,部分重病株没有出现叶绿素含量回升和田间复绿。拔节期病株POD活性大幅度升高,其酶活力和酶比活力分别高出健株224.9%和84.0%,但病株MDA值上升势头减弱。另外以上3项指标消涨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用0.05μg/ml烯效唑(S-3307)浸油菜种子,能阻止其幼苗4℃,36h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电解质渗漏,提高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Vc含量,降低MDA含量和减缓低温对幼苗叶绿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1日龄AA肉用雏鸡,于感染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变化,并首次采用化学发光(CL)法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动态变化。结果:(1)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总SOD(T-SOD)和Mn-SOD活性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而Cu,Zn-SOD活性轻度升高(P>0.05);(2)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在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3)vMDV感染雏鸡各器官LPO含量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4)vMDV感染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在大部分检测时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vMDV感染雏鸡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增多,且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下降,导致活性氧自内基在雏鸡体内蓄积,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上述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4.
用0.05μg/ml烯效唑(S-3307)浸油菜种子,能阻止其幼苗4℃,36h低温胁迫下的细胞膜电解质渗漏,提高SOD,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Vc含量,降低MDA含量和减缓低温对幼苗叶绿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雏鸡HVT疫苗免疫后活性氧自由基代谢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1日龄AA肉用雏鸡,于免疫后7,14,28,42和56日龄分别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及主要内脏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O)含量,并首次采用化学发光(CL)法检测雏鸡中枢、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动态变化。结果:(1)HVT疫苗免疫雏鸡各器官总SOD(T-SOD)和Mn-SOD活性在大部分检测时期均显著增强(P<0.05),Cu、Zn-SOD活性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HVT疫苗免疫雏鸡各器官Se-GSHPx活性28、42和56日龄显著增强(P<0.05,P<0.01);(3)HVT疫苗免疫雏鸡多数器官LOP含量于7、28和56日龄降低和显著降低(P>0.05,P<0.05);(4)HVT疫苗免疫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CL值检测各时期增高和显著增高(P>0.05,P<0.05,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HVT疫苗免疫雏鸡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增强、淋巴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但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从而发挥HVT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和免疫保?  相似文献   

6.
在越冬期,随着气温的降低香蕉叶片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明显提高,3月份后气温上升,活性开始下降.越冬期间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台湾蕉SOD、CAT、POD活性下降幅度比柴蕉大.ATPase水解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高于柴蕉,经PP333处理的台湾蕉,SOD、CAT、P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66.77%、86.44%和237.76%,ATPase活性下降24.15%,MDA含量下降21.6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_vMDV感染雏鸡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龄肉用AA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对照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而vMDV感染后注射黄芪多糖或香菇多糖,MD发病率40%或55%、死亡率13%或21%,上述各器官T-SOD和Mn-SOD活性均显著高于vMDV感染雏鸡且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雏鸡,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雏鸡vMDV感染初期注射香菇多糖效果较好,感染中后期黄芪多糖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CaCl2,AsA和GSH对冷害低温下茄子果实氧化胁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Cl2(2%)处理可显著提高冷害低温(2℃)下茄子果实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01),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降低MDA含量(P<0.01),并明显减轻了果实冷害的程度;AsA和GSH处理可提高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P<0.05),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对果实冷害的抑制效果也不如CaCl2处理明显。结果表明:CaCl2及AsA和GSH对茄子果实冷害的抑制作用与其提高了组织的抗氧化胁迫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冬雪蜜桃在气调冷藏期间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本研究主要探讨晚熟冬雪蜜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在1℃普通冷藏,自发性气调(MA)和气调(CA)贮藏条件下果实酶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反应,品质特性和贮藏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冷藏和MA相比,CA贮藏的桃表现出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在相同的贮藏时间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显著较低(P=0.05)。气调贮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晚熟冬雪蜜桃果肉的褐变,对保持果皮颜色和品质有利,在5%O2+10%CO2气体条件下82d果肉不褐变。但是,CA贮藏的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其它处理的果实没有 明显差异。冬雪蜜桃在CA下贮藏92d果实的风味正常。  相似文献   

10.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vAMV感染雏鸡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3日龄肉用AA雏鸡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发病率86.70%、死亡率70.00%,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于10日龄时明显升高(P<0.01)、于17日龄后则显著降低(P<0.05,P<0.01),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vAM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或黄芪多糖,AMB发病率67.50%或64.10%、死亡率55.00%或51.30%,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的T-SOD、Mn-SOD及Cu,Zn-SOD活性初期显著降低(P<0.05,P<0.01),中后期无显著变化(P>0.05);感染/黄芪组的T-SOD、Mn-SOD活性初期显著降低(P<0.05),中后期明显高于感染组(P<0.05,P<0.01),而Cu,Zn-SOD活性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的促抗过氧化能力中后期优于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11.
以九仙蜜桃的离核和粘核两品系为材料,研究其在室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果实腐烂率、果皮颜色、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果实品质、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第12天,离核果实硬度为粘核果实的45.28%;果实腐烂率比粘核高51%;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离核和粘核分别增加了35.1%和30.8%;总糖含量离核增加了38.6%,粘核增加了30.0%,而可滴定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果实中MDA含量离核和粘核分别比贮藏初期增加了60.6%和25.1%,与离核果实相比,粘核果实SOD、POD、CAT活性的高峰期出现较迟,并在贮藏后期保持了较高的活性,从而提高了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12.
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胁迫对菜心品质及其解毒系统的影响,了解PAHs对菜心的胁迫机理,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6种PAHs胁迫菜心,检测各处理菜心的单株鲜重、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Vc)和粗纤维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情况,分析各品质指标和相关酶活性与PAHs的关系.[结果]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单株鲜重降低12.65%;300.0~900.0μg/L PAHs胁迫使菜心Vc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导致色泽改变、口感变差,但可增加菜心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启动菜心机体免疫系统;低浓度(300.0μg/L)PAHs可致菜心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口感变差.PAHs胁迫使菜心相关酶活性发生上调或下调作用,进而解除PAHs胁迫,其中,SOD活性降低;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变化趋势,但升幅或降幅小于对照(CK);POD活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表明CAT与POD在功能上共同承担了部分解毒功能;600.0μg/L PAHs可促进APX活性增强;PPO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有利于机体实现自我修复过程.[结论]在PAHs胁迫下,菜心品质变差;低浓度(300.0μg/L)PAHs胁迫可提高其CAT和POD活性,中浓度(600.0μg/L)PAHs胁迫有利于提高SOD活性,以降低蔬菜体内PAHs积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闫峰  常丽新  刘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5-6906,6909
研究了4℃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对野菜小叶藜品质的影响。[目的]为了研究小叶藜经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后的低温贮存品质变化。[方法]设对照、柠檬酸处理和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3种处理,4℃低温贮存,测定贮存02、、46、8、d时小叶藜的总酸性物质、Vc、可溶性蛋白质(SP)、可溶性总糖(TSS)、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比较了3种处理对野菜小叶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贮存条件下,柠檬酸处理能有效阻止小叶藜SP、TSS的损失,但不能阻止叶绿素、Vc的损失;柠檬酸与Vc协同处理能有效阻止Vc、SP的损失,但不能阻止TSS、叶绿素的损失。这两种处理均能有效阻止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积累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小叶藜的合理贮存与保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甲醇和抗坏血酸对蚕豆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土壤肥力及体积相同的盆中培养蚕豆幼苗,分别用浓度1.5%甲醇、10 mmol/L抗坏血酸(Vc)和自来水(CK)喷洒,5 d后测定正在扩张生长期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c、hla与chlb含量及其比值、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甲醇、Vc处理的蚕豆叶片叶绿素总含量高、chla/b比值大,甲醇处理的POD活性大于Vc与CK;Vc处理的SOD活性大于甲醇与CK。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浓度(1、5、10、15、20 mg/L)的邻二氯苯(1,2-DCB)、间二氯苯(1,3-DCB)、对二氯苯(1,4-DCB)对刚毛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氯苯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刚毛藻的生理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二氯苯浓度较低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增大,POD酶活性、MDA含量减少,表明低浓度的二氯苯可以促进刚毛藻的生长;当二氯苯浓度较高时,刚毛藻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减小,POD酶活性、MDA含量增大,表明高浓度的二氯苯抑制刚毛藻的生长。刚毛藻对1,2-DCB和1,4-DCB的耐受力相同,可在浓度低于10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刚毛藻对1,3-DCB的耐受力最强,可在浓度低于15 mg/L的二氯苯溶液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谢亚军  毛桂莲  白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0-10221,10337
[目的]研究了金银花离体叶片的抗旱性。[方法]采用PEG模拟干旱方法,在离体条件下,用聚乙二醇(PEG 6000)形成渗透胁迫,通过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以及叶绿素含量4个指标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PEG和外源激动素对金银花离体叶片保护酶活性的渗透胁迫影响。[结果]随着PEG浓度增加,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在25%PEG渗透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降低了54.4%。加入外源激动素(KT)后,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升高。在5%PEG渗透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升高了36.2%。[结论]外源激动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PEG的渗透胁迫,这与它们对体内自由基的调节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涝滞胁迫对空心莲子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中试植物空心莲子草为材料,在不同涝滞胁迫时间下,研究其叶、根、茎中叶绿素、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涝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涝滞胁迫后叶绿素含量降低,MDA积累较少,脯氨酸含量上升,P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证明空心莲子草具有较好的抗涝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黄瓜保鲜寻求一种较好的生物保鲜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黄瓜采后生理及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储藏期间,用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后的黄瓜,与对照相比,有机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及Vc含量都极显著增加,失重率极显著降低。其中,用1.0%壳聚糖溶液对黄瓜进行涂膜后的保鲜效果最好,储藏第4天与对照相比,黄瓜的有机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提高了48.7%、43.0%、23.9%、37.6%,第8天分别提高了76.9%、58.5%、75.0%、103.9%,第12天分别提高了111.8%、92.8%、290.3%、246.5%,而失重率在第4、8、、12天分别下降了63.8%、63.4%、63.2%。同时使黄瓜仍保持良好的感官情况。[结论]壳聚糖是黄瓜安全、有效的生物保鲜剂。  相似文献   

20.
遮阴对四川野生狗牙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5份野生狗牙根为试材 ,以国外引进的Jackpot为对照 ,测定在遮阴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在遮阴下 ,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各材料不一 ,SOD、POD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均在T1 处理 (透光 70 % )下达到最高 ,随着遮阴度的增加 ,酶活降低。初步表明 ,四川野生狗牙根能耐受 3 0 %的轻度遮阴 ,以野生材料J7耐阴能力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