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凯氏定氮法、硫酸-苯酚法、索氏提取法测定了2种玉米芯菌糠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不同玉米芯菌糠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以2种混合菌糠为基质,开展混合菌糠在平菇栽培中的利用。结果表明:玉米芯作为主要材料栽种香菇和裂褶菌后,菌糠中多糖、总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均显著增高,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裂褶菌菌糠中多糖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0.63%和1.24%,香菇菌糠中总蛋白含量较高,达到了7.46%。平菇能够在不同配比的玉米芯菌糠基质中正常生长和分化出菇,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和子实体的生物转化率因基质配比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结果。以配方B(40%混合菌糠+50%杂木屑)为平菇栽培试验中的最优培养基,不仅菌丝体形态较好,而且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到了70.69%;配方E(90%杂木屑)次之,生物转化率为70.03%;配方F(90%玉米芯)最差,生物转化率为52.4%;配方D(90%玉米芯菌糠)的生物转化率为56.54%。  相似文献   

2.
基质对秀珍菇生长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山核桃壳、桑枝屑及棉籽壳3种不同基质栽培秀珍菇,测定了3个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并对3种基质栽培的秀珍菇子实体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以及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棉籽壳配方中秀珍菇菌丝长势最好,菌丝粗壮洁白,生物学效率也最高,前两潮菇的生物学效率达44.74%;营养成分检测表明,利用山核桃壳栽培的秀珍菇除了总糖含量低于棉籽壳和桑枝屑培养基栽培的秀珍菇外,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及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后2个配方栽培的秀珍菇.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利用酸枣肉渣,破解困扰酸枣加工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猴头菇为对象,在栽培基质常规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20%、40%、60%、80%)酸枣肉渣替代玉米芯,分析其对猴头菇发菌时间、子实体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枣肉渣添加量的增加,猴头菇菌丝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延长,当添加比例为20%和40%时,头茬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且猴头菇品质得到提升,表现在鲜菇含水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降低,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含铁量显著增加。添加酸枣肉渣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添加比例适宜控制在40%以内。本研究为酸枣肉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食用菌栽培基质拓宽了新来源。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使用苹果渣进行袋料栽培秀珍菇试验。根据栽培料中苹果渣比例的不同设置5个处理,以无苹果渣为对照。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苹果渣可以加快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并提高其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因此,将苹果渣作为替代料来生产秀珍菇切实可行。当栽培料中苹果渣含量为35%时,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最高;当苹果渣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最快;当苹果渣含量超过65%时污染率过高。  相似文献   

5.
含不同比例咖啡渣的基质栽培杏鲍菇,评价杏鲍菇的生长指标(子实体长度、子实体干物质重、生物学效率)及营养成分(灰分、粗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比较实验组(添加咖啡渣)与对照组(不添加咖啡渣)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差异。结果表明,6%~25%咖啡渣替代棉籽壳的栽培基质中杏鲍菇生长良好,子实体长度(19.52±0.26 cm)、子实体干重(236.88±19.16 g)、生物学效率(72.54±5.7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0%咖啡渣组还原糖含量(2.56±0.14%)、粗脂肪含量(3.41±0.6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照、6%、12%、20%和25%替代量的杏鲍菇中,分别鉴定出40种、42种、42种、41种和41种挥发性化合物,分别占总化合物相对含量的90.29%、93.29%、93.40%、95.02%和93.25%,主要包含醛类、醇类、酯类、烃类、酮类、杂环及其他物质。实验组主要风味成分种类、含量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别,其中1-辛烯-3-醇平均达到14.54%,3-辛醇、2-甲基丁醇和3-辛酮均超过10%。  相似文献   

6.
以真姬菇菌渣为主要基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对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配方中添加40%菌渣替代木屑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菌渣40%+木屑40%+棉籽壳10%+麦麸10%。  相似文献   

7.
废弃油樟叶渣栽培平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生长速率、长势、生物转化率及菌袋污染率为评价指标,对以废弃油樟叶渣作为主要栽培料的平菇生产培养基进行配方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废弃油樟叶渣68%、棉籽壳20%、麸皮10%、石膏1%、石灰1%;使用该配方生产平菇,菌丝生长速率及生物转化率提高,污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对白背毛木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白背毛木耳传统培养料中添加1.0%、3.0%及5.0%豆粕,以不添加豆粕为对照(CK),观察、测定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白背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及效益,分析不同处理白背毛木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结果】与CK相比,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洁白、吃料快、长势强劲,单袋产量分别增加3.54%、8.45%和12.21%,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1.65%、21.68%和23.71%,粗纤维含量分别提高47.30%、59.46%和13.51%,氨基酸总量分别提高10.77%、14.63%和25.24%,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16.42%、21.89%和29.35%。其中,添加5.0%豆粕处理的毛木耳菌丝长势浓密,单袋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含量最低。添加1.0%、3.0%和5.0%豆粕处理的单袋利润均高于CK,分别提高0.04、0.08和0.10元。【结论】白背毛木耳培养料添加豆粕,可明显提高其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及功能氨基酸含量,以添加5.0%豆粕的栽培效果最佳,可在白背毛木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稻草为对照培养料配方,研究添加30%,60%的香菇菌渣和添加30%,60%的姬菇菌渣的培养料配方培养大球盖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香菇菌渣有利于大球盖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添加姬菇菌渣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产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黑莓果渣的营养成分与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黑莓果品的利用价值,通过分析黑莓果渣的营养成分,结果发现,黑莓果渣含有多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成分。其中粗蛋白14.00%,粗脂肪10.78%,粗纤维30.74%,还原糖3.02%,可滴定酸1.43%,灰分1.88%,多酚4.54%,花色苷0.14%。蛋白质组分中含有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都有,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03%;油脂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3.00%,其中亚油酸含量占69.28%。根据果渣的营养成分,可以研制黑莓色素、种子油、植物蛋白、植物纤维等精深加工产品,可以加工生产黑莓果渣饲料和果渣复合有机肥料等常规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环境条件对油松抗虫性的影响,以自然状态下油松纯林和油松-山杏混交林内的油松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季不同类型林分内的油松针叶6种生化物质(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粗脂肪、单宁、总酚)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月初混交林油松针叶内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单宁含量比纯林略高。6月初纯林中油松针叶内的单宁、总酚、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下降;混交林油松针叶内的粗脂肪、单宁、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总酚和还原糖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比纯林略高。7月初纯林油松针叶内6种物质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混交林油松针叶内粗脂肪含量升高,另5种物质含量降低,蛋白质、还原糖、粗脂肪和总酚含量比纯林高。  相似文献   

13.
肇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斌  许瑞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80-18781
[目的]分析测定肇实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对肇实中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肇实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灰分、淀粉、可溶性总糖、果胶、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4.63%、0.10%、10.89%、0.50%、69.77%、0.35%、0.21%、0.49%、73.88%;矿质元素Cu、Zn、Fe、Ca含量分别为0.38、1.56、1.47、3.89 mg/100 g。[结论]肇实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较接近,但矿质元素含量稍低于一般谷类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水分及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黄粉虫虫粉对黄粉虫幼虫生长的影响,从而为优化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提供依据。【方法】向麦麸、酒糟和豆腐渣3种饲料原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粉虫成虫粉或蛹粉,饲喂6周后,测定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结果】饲料中添加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均可降低幼虫水分含量,提高幼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不同类型饲料饲养的幼虫水分含量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结果比较为,麦麸组>酒糟组>豆腐渣组。黄粉虫幼虫水分含量随饲料中添加的黄粉虫蛹粉或成虫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则相反。【结论】麦麸添加20%的黄粉虫蛹粉可获得低水分含量、高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黄粉虫幼虫,可作为黄粉虫饲养的最佳饲料。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3±5℃下,将体重14.38g的花鲭(Hemibarbus maculates)鱼种放养在18个60cm×60cm×120cm的网箱中,网箱放在室外2个6.0m×2.0m×1.2m的流水池中,投喂以鱼粉、玉米蛋白、豆粕和棉粕为蛋白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含量为5.20%、7.21%、9.23%、11.18%,13.21%和15.20%的6种等氮半纯化饲料,每种饲料3个重复。100d的饲养试验表明,饲料脂肪水平低于11.18%时,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各组间肌肉和肝胰脏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高于11.18%时,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脂肪水平呈负相关,各组间肌肉和肝胰脏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花鲭摄食脂肪含量为11.18%的饲料时,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与饲料脂肪水平为5.20%和15.20%的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肌肉渗出性损失和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综合各项指标,推荐1龄花鲭鱼种饲料脂肪水平为9.20%-11.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玉米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总糖含量为11.38%~13.57%,粗纤维含量为31.11%~33.55%,粗蛋白含量为5.31%~7.65%,粗灰分含量为5.77%~7.25%,粗脂肪含量为3.83%~4.78%。不同地区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玉米秸杆作为反刍家畜的粗饲料及食用菌的营养物质提供配方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桑枝屑不同添加配比对金福菇产量、效益的影响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金福菇最适桑枝屑栽培配方,为实现桑枝条资源化利用和食用菌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传统的甘蔗渣、棉籽壳、麸皮培养基配方为对照,设计4个以桑枝屑为主料、麸皮为辅料的培养基配方,通过制作菌袋、脱袋覆土、出菇管理与采收等环节,比较各配方金福菇的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结果】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各配方均能正常出菇,但金福菇的产量与桑枝屑、麸皮的配比有关;配方③(桑枝屑80%, 麸皮17%,糖、石膏、磷肥各1%)的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其余配方金福菇的生物学效率虽不及对照,但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对照。【结论】利用桑枝屑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适宜在广西桑蚕主产区大力推广应用。但生产上需注意培养料的碳氮比,以实现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鸡粪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施用无机复合肥为对照,比较施用3种不同来源鸡粪有机肥(自制有机肥T1、进口有机肥T2、国产有机肥T3)对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西瓜和青贮玉米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计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西瓜叶片SPAD值,其中以T2对其营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可显著提高西瓜的主蔓长及分枝数;2)T1及T3显著提高了西瓜感官品质,T2提高了西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T2显著降低了土壤pH;4)施用该3种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株高、绿叶数及鲜草产量,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相对饲喂价值,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T1和T3可提高经济效益,其中T1提升幅度最大,达21.42%。综上,自制有机肥较其他2种商品肥更有优势可作为当地的推广用肥。  相似文献   

19.
牛饲料用干玉米秸秆营养分布规律及适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推进秸秆资源开发利用,针对目前玉米秸秆作为饲料的研究现状,对干玉米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种干玉米秸秆上、中、下三部分及叶片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钙和磷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果穗以上部分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均好于下部秸秆,进而提出玉米秸秆用做饲料应优先选择果穗以上部分茎秆,果穗以下部分可以适当还田.为玉米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杜仲花粉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杜仲花粉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氨基酸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对杜仲花粉中蛋白质、氨基酸、糖、粗脂肪、维生素、总黄酮及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杜仲花粉含蛋白质28.27 %、氨基酸总量180.10 g·kg-1、人体必须的氨基酸60.97 g·kg-1、还原糖6.70%、蔗糖1.90%、粗脂肪2.50%、VA1153.10 μg·kg-1、VE 22.46 mg·kg-1、总黄酮3.36%,并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杜仲花粉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马仁萍等杜仲花粉营养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