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分别用改良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渍法(floral-dip)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统计果实数、结实率、成苗率,然后用紫外灯照射28d左右的幼苗筛选转化株。结果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的结实率、成苗率均明显高于floral-dip法;用手携式紫外灯(365nm)照射进行活体鉴定,floral-dip法转化率比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法转化率高0.06%,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花粉管通道法的结实率比floral-dip法的高11.87%~26.74%,更利于获得转化植株。说明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进行转化更适合于紫薇转基因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花粉管通道法加聚乙二醇(PEG)介导、加细胞穿膜肽(CPPs)介导与直接导入外源基因3种方式间的转化率差异,对2种玉米自交系材料京2416和京92进行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式均能获得草甘膦抗性植株,在京2416受体中PEG介导较直接导入高0.45百分点,CPPs介导的较直接导入的高0.66百分点,三者间转化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T0代草甘膦抗性植株PCR进行检测,发现因外源基因丢失或沉默,草甘膦抗性植株未必都含有目的基因,因此田间筛选应与PCR检测相结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房山转基因基地转化验证结果发现3种导入方式其草甘膦抗性率和转化率高低顺序一致,均为CPPs介导>PEG介导>对照,与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基地转化相同,且CPPs介导和PEG介导二者间差异极显著,京2416中二者相差0.26百分点,京92中相差0.36百分点。因此,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过程中加入介导物质有助于提高转化率,且加CPPs比加PEG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花粉管通道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质粒pGBIL04(actin.Bt.35S.bar)DNA的转化,经对T0代1403株植株Basta抗性筛选和PCR分子鉴定,共获得5株PCR阳性植株,分别为授粉后8,12,14,18h导入所得,总的平均转化率为0.36%。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好导入时机,在玉米上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并研究利用油葵油体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胰岛素蛋白的方法,采用PCR技术构建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经花粉管通道用重组人胰岛素基因转化油葵。利用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转化情况,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胰岛素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合成了重组人胰岛素与花生油体蛋白融合基因,并获得植物种子特异性表达载体p BINOI。花粉管通道转化油葵的适宜条件为,花柱剪切1/2,质粒浓度为50~100 ng/μl转化效率最高。PCR结果显示,油葵花粉管通道法转胰岛素基因总转化率为3.2%,温室转化率(5.20%)高于大田转化率(1.12%)。获得T1~T5代转基因种子,播种为T1~T5代植株。获得的1号转基因株系T5代植株阳性/阴性植株为11∶1。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约为23 k Da,重组人胰岛素基因在油葵种子中得到了表达。本实验建立了转基因油葵油体表达系统,且该系统能够成功表达重组人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由于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操作简单、易于育种工作者掌握等显著特点,自我国科学家周光宇先生提出后,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多数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化后代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国棉花抗虫转基因工程实践为花粉管通道法作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然而,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看法,或者试图否认该方法的科学性(Potrykus,1990;Moore等,1997),或者对这一方法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6.
黄瓜农杆菌介导法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进行抗虫基因EQKAM转入黄瓜的研究.优化了以子叶节为外植体的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比较了切割柱头、子房注射和子房涂抹3种花粉管通道法处理授粉后黄瓜子房的转化效果,切割柱头和子房注射均可成功获得黄瓜抗虫转基因植株.PCR及斑点杂交证明EQKAM基因已整合到黄瓜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7.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韭菜转基因尚处于研究阶段,它是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本文详尽介绍了外源dna片段在韭菜基因组中整合的理论基础和受精过程转化的理论基础,韭菜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操作程序、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三酰甘油是油料作物油脂的主要成分,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是催化三酰甘油合成唯一的关键酶和限速酶.探讨DGAT基因对超高油玉米Zea mays L.种子油分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超高油玉米的含油率.【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DGAT1-2基因导入超高油玉米自交系,在盆栽条件下5~6叶期对T1代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Southern杂交进一步验证.成熟时收获10株自交授粉的转基因植株(T2代)籽粒,测籽粒平均含油率,通过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初步筛选获得假定转化植株163株,Southern杂交获29株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44%.t检验结果表明,10株自交授粉的转基因植株(T2)籽粒平均含油率比非转基因植株籽粒平均含油率提高了6.19%,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DGAT1-2基因,可显著提高超高油玉米籽粒含油率,是一种切实有效提高超高油玉米含油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利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D0代获得35株GUS阳性植株.其中17株PCR阳性植株,除草剂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3株。研究发现DNA溶液浓度影响转化率,当浓度为100μg/ml时,转化率最高,为2.61%。DNA导入时间距人工授粉时间的延长,结实率升高,但转化率显著下降,人工授粉后1d导入DNA产生的转化株最多,为19株,平均转化率为1.35%。  相似文献   

10.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3个甜瓜自交系,筛选适宜浓度卡那霉素Kan对转化后代进行早期快速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微量注射法转化率高于柱头滴加,切去柱头二次滴加更有利于外源基因转化。3个自交系转化率为0~1.4%,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乌克兰、雪里华、鲁薄1号平均转化率分别为0.30%、0.23%、0.25%;利用Kan临界浓度对转化种子进行早期筛选是可行的,子叶是适宜的检测时期。通过对Kan抗性苗的PCR检测证明,花粉管通道法可以实现甜瓜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者创立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以来,在多种农作物分子育种中得到应用。广泛的研究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与其他转基因方法相比,具有能直接得到转化种子,转化频率高,操作简便经济,大量快捷,性状稳定快和导入材料多样性等优点。同时重点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采用该方法将多种植物外源DNA导入水稻,获得了包括植株形态,产量性状,抗病虫性,稻米品质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水稻分子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方法】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导入洛阳8716、陕354、陕893、小偃107和陕150 5种不含该亚基的小麦品种中,转化后代在大田播种出苗后,利用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4亚基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分析其转化率。【结果】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转化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陕354授粉后切去柱头,滴加50 ng/μL DNA液处理的转化率最高,为1.01%,所有转化材料的平均转化率为0.56%。【结论】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对小麦进行遗传转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月季石榴为试验材料,结合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浸染转化,探究了不同浸染介质及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影响.对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进行观察,发现在授粉后24 h进行菌液浸染可能使菌液深入到花粉管,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对转化后的1819棵实生苗进行GUS染色和初步筛选,获得了82棵待检测植株;使用PCR扩增技术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鉴定,得到了14棵转PgLCBF1基因的月季石榴植株.对不同处理组合所获得的月季石榴的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染介质为5%蔗糖、授粉方式为授粉后24 h浸染时,月季石榴的遗传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西农1376和中13小麦品种(系)为受体,携带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的pCM鄄LA35-1质粒为转化载体,对花粉管通道转化法中的基因型、转化时间、质粒DNA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转化时间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质粒DNA浓度对结实率影响显著。在0~700ng/μl范围内,小麦结实率随着质粒DN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质粒DNA浓度300ng/μl和500ng/μl与对照相比结实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700ng/μl则达到极显著差异。不同基因型的转化率因转化时间和质粒DNA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西农1376的适宜转化时间为40~80min,适宜质粒DNA浓度为300~500ng/μl,以500ng/μl×40min处理的转化率最高,而中13小麦的适宜转化时间为80~120min,适宜质粒DNA浓度为300ng/μl。  相似文献   

15.
刘明  杨君  安利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83-3483,3523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过程中外源基因转化途径、转化受体细胞、转化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合大豆花粉管通道形成与受精过程,突出受体细胞的感受态的获得,对转化操作要点加以分析,为花粉管通道法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达到电泳纯的大型溞(Daphniamagn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免疫BALB/c小鼠,得到效价达1∶8000的鼠抗大型溞ChE多克隆抗血清;通过优化抗原抗体反应条件,建立定量分析大型溞ChE含量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andnon‐competitive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结果表明:此方法检测灵敏度为24ng爛mL-1;经免疫交叉反应鉴定,所获抗血清与5、10μg爛mL-1标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如花翅摇蚊、尖额溞、斑马鱼(脑、脑除外的整体)、家蚕、意大利蜜蜂、赤子爱胜蚯蚓、非洲爪蟾(蝌蚪)等来源的ChE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畅25%、<0畅25%、 2畅13%、 10畅19%、3畅88%、 3畅56%、 2畅81%、 3畅93%、 5畅00%和2畅75%,具较高的特异性.说明用本试验得到的抗血清建立的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可用于大型溞体内ChE含量的测定,以利于在农药暴露环境下大型溞体内ChE活性的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17.
以月季石榴为试验材料,结合花粉管通道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浸染转化,探究了不同浸染介质及不同授粉方式对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影响。对授粉后花粉管的萌发进行观察,发现在授粉后24 h进行菌液浸染可能使菌液深入到花粉管,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对转化后的1819棵实生苗进行GUS染色和初步筛选,获得了82棵待检测植株;使用PCR扩增技术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鉴定,得到了14棵转PgLCBF1基因的月季石榴植株。对不同处理组合所获得的月季石榴的坐果率、出芽率、阳性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浸染介质为5%蔗糖、授粉方式为授粉后24 h浸染时,月季石榴的遗传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小麦在世界和我国都是栽培面积很大的粮食作物,在我省是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然而由于小麦的转化难度较大,转基因研究进展比较迟缓.随着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1992年Vasil等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基因)转化入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中,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小麦,使小麦转基因研究向前跨了一大步.近年来各国相继以基因枪法为主对小麦进行转化,转化所用基因,除抗除草剂的Bar基因和人工雄性不育基因(TA—Barnase)外,大多数是用的筛选标记基因NPtⅡ、Gus、Hpt等.成卓敏等1993年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大麦黄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获  相似文献   

19.
贾莉莉  叶仰东  田锋  于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04-11604,11663
在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中,遗传转化效率一直不高。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小麦转基因研究逐渐增多,目前使用的主要方法有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文中对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小麦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遗传转化是一种借助于植物自身的种质细胞卵细胞或受精卵为转化对象的直接转化技术。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转基因技术,由于具备无基因型限制和易于实现大规模基因转化的特点,可以在任何开花植物和不同物种之间实现基因的转移,使得受体物种在获得新的基因型的同时,也获得转基因所表达的新的表型性状,由此成为为农作物转基因育种的崭新技术途径。利用花粉管通道法,成功地进行了棉花的抗虫/抗病的基因工程,获得了多种实用化的抗虫/抗病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系),进入了棉花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