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nnes)血液及不同免疫器官中六种同工酶系统(乳酸脱氢酶、醇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3-磷酸甘油脱氢酶、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分布特性、活性含量、酶谱表型及迁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不同酶谱特征及其相应基因座的组合表达方式及特点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对同一种遗传型的草鱼来说,不同免疫器官的同工酶区带的表达与免疫器官的遗传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有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其特征性表达的同工酶机能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2.
以口虾蛄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脏、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腹鳃、肝胰腺和心脏中有2条酶带,眼球中只有1条酶带,心脏中的谱带表达最浓,而腹鳃中的酶带表达最弱.  相似文献   

3.
口虾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组织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口虾蛄为材料进行研究,用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法,对其肌肉、心胜、腹鳃、肝胰腺及眼球5种组织器官进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腹鳃、肝胰腺和心脏中有2条酶带,眼球中只有1条酶带,心脏中的谱带表达最浓,而腹鳃中的酶带表达最弱。  相似文献   

4.
兴淮鲫(白鲫■×散鳞镜鲤■)及其双亲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兴淮鲫(白鲫■×散鳞镜锂■)及其双亲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法,研究了3种鱼的晶体、脑、肌肉、心脏、肝脏及肾脏等6种组织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等4种同工酶酶谱表达上的异同点及遗传倾向。结果表明,兴淮鲫的LDH同工酶有偏父的表达倾向;它的s-MDH和EST2种同工酶则表现出偏母表达的倾向;在SOD同工酶的表达上,与双亲相比,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同时,3种鱼的4种同工酶并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此外,在兴淮鲫的4种同工酶酶带中出现双亲没有的“新杂种酶带”及双亲的“互补酶带”,且F_1代的有些酶带的活性比双亲相应酶带的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兴淮鲫(白鲫■×散鳞镜锂■)及其双亲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法,研究了3种鱼的晶体、脑、肌肉、心脏、肝脏及肾脏等6种组织器官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等4种同工酶酶谱表达上的异同点及遗传倾向。结果表明,兴淮鲫的LDH同工酶有偏父的表达倾向;它的s-MDH和EST2种同工酶则表现出偏母表达的倾向;在SOD同工酶的表达上,与双亲相比,既有相似处,也有不同点。同时,3种鱼的4种同工酶并显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此外,在兴淮鲫的4种同工酶酶带中出现双亲没有的“新杂种酶带”及双亲的“互补酶带”,且F_1代的有些酶带的活性比双亲相应酶带的活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中国鲎6种组织器官(肝胰腺、心脏、肠、鳃、肌肉和黄色结缔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山梨醇脱氢酶(SDH)、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天冬氨酸转化酶(AA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苹果酸酶(ME)等7种同工酶的活性和分布,并对其酶谱的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鲎的同工酶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乙醇脱氢酶在鳃和黄色结缔组织中不表达;山梨醇脱氢酶在鳃中不表达;酯酶、过氧化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在6种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活性存在差异;而天冬氨酸转化酶Aat-1位点在鳃中不表达.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和海南红鲌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和海南红鲌Erydtroculter reclurviceps(Richardson)的眼、肝、心、肾和背部白肌5种器官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器官组织的LDH,肾脏和心脏的MDH及眼和心脏的SOD等同工酶谱带相似。一些器官组织的EST、MDH和SOD同工酶有特异性地表达,条带数目及各酶带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和物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MDH和G6PD同工酶在家鸡个体发育中的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连续缓冲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法)结合组织特异性染色技术,对家鸡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既有阶段发育特征,又有组织器官特异性表现,且s-MDH和m-MDH的分布和表达的量上有较大差别,表现在s-MDH在谱带多少、组织分布普遍程度和酶活性高低上都强于m-MDH.认为MDH同工酶在家鸡体内主要参与该组织器官的脂肪代谢.G6PD同工酶在家鸡未成年之前各发育阶段和各组织器官只呈现酶谱痕迹,成年之后仅在肝、心、肾、睾丸、胸肌中出现1~2条谱带,显示出分布的发育阶段和组织器官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工酶技术,对淇河鲫不同个体、不同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淇河鲫肾脏组织中含有LDH同工酶的5条主带.心脏组织仅含有MDH4,其他4种组织中含有MDH同工酶的4条酶带,肝脏和肾脏组织中MDH同工酶含量较高.酯酶同工酶表达出6条酶带,肝脏和肾脏组织的酶带较清楚.SOD同工酶共表达出3条酶带,其中SOD1在淇河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SOD同工酶在肝脏组织中活性最强.不同淇河鲫个体的肾脏组织中LDH同工酶、MDH同工酶可以相对稳定地表达,这2种同工酶可作为淇河鲫种质资源鉴定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的鰓、心、肝胰脏、肠、肾、肌肉、眼、脑8种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醇脱氢酶(A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斑副沙鳅的7种同工酶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8种组织中检测出3种CAT同工酶、8种EST同工酶、4种LDH同工酶、8种MDH同工酶、10种POD同工酶、10种SOD同工酶、10种ADH同工酶表达。其中,CAT-3、EST-7仅在肝胰脏表达,LDH-4、SOD-9、ADH-3仅在肾表达。  相似文献   

11.
草鱼一龄前不同月龄主要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分析草鱼一龄前不同月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对草鱼2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连续测量。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计算各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草鱼各月龄形态性状均与体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通径分析结果显示2月龄体高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体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4月龄体长对体重直接影响最大,体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6月龄体高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体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12月龄体长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体宽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决定程度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表明体长、体高和体宽均可引入回归方程,各月龄建立以体重为因变量,体长、体高和体宽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草鱼不同生长阶段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有所不同,2月龄和6月龄对体重影响最大的性状为体高,4月龄和12月龄对体重影响最大的性状为体长,4月龄和12月龄的调整决定系数R2大于0.85,表明4月龄和12月龄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是体长,为草鱼不同生长阶段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62-164
为生产水生动物的最佳免疫调节剂提供参考,促进渔业健康发展,用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以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研究了马齿苋多糖对草鱼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免疫后5d、10d,马齿苋多糖免疫草鱼的头肾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增加;草鱼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免疫后10d、15d,脾脏增值指数均极显著(P<0.01)增加。结论:马齿苋多糖对草鱼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3.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湖南省岳阳洞庭黄龙水产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基地的鱼池中,分别投喂桂牧1号草、美国矮象草、苎麻3种饲草,研究草鱼主养池塘中鱼类的生长及效益。15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桂牧1号草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的草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鲢鱼和青鱼的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美国矮象草组中的鳙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桂牧1号草组鲢鱼成活率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苎麻组(P <0.05),其中苎麻组又显著高于美国矮象草组(P <0.05),各试验组中的草鱼、鳙鱼、青鱼成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总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为934.25 g/m2、26 967.75元/hm2。综合分析,投喂桂牧1号池塘中的鱼类生长良好,且养殖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草鱼养殖水体水质定点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目前广西南宁市和崇左市草鱼养殖水域的水质状况,于2009年1~6月对南宁市和崇左市4个草鱼养殖水域水质进行监测和取样,采用通用、成熟和可比性强的指数法,对主要污染物的特征值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水域的环境特点,划分出5个评价区,对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对各养殖水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宁市和崇左市草鱼养殖水域的主要污染物质为悬浮物、化学耗氧量(COD)、氨氮、生物耗氧量(BOD)和活性磷酸盐。各个草鱼养殖监测水域的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靠近城镇生活区的养殖水域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RAPD技术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群体遗传变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20种10 bp长的随机引物对草鱼、鲢鱼和鲫鱼进行RAPD-PCR扩增,从20种引物扩增出来的DNA条带中筛选条带清晰的6种引物,分析这3种鱼的遗传变异。[结果]结果表明:草鱼与鲢鱼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别不明显,草鱼与鲢鱼、鲫鱼品种间的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0.375和0.416,遗传距离分别为0.625和0.584;鲢鱼与鲫鱼品种间带纹相似系数为0.366,遗传距离为0.634。[结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种类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草鱼免疫相关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鱼血液为样品作超微结构的观察。与哺乳动物相比较,草鱼血液中除红细胞、血栓细胞外,还有免疫相关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细胞、酸性白细胞、中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但没有观察到碱性粒细胞。另发现草鱼淋巴细胞表面有较多突起,巨噬细胞形状不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草鱼♀×鳡♂杂交F1的遗传变异[方法]对草鱼♀×鳡♂杂交F1及其亲本的6个可数性状、9个可量性状和21个框架性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草鳃F1外观与草鱼相似,在可数可量性状中,除杂交F1与草鱼7项性状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3种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F1平均杂交指数为28.71,具有明显的偏母性遗传倾向.聚类分析将杂交F1与草鱼聚在一起.判别分析构建的判别公式可以有效地区分三者,判别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