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用水超声提取,经C18柱(150mm×4.6mm 5um)分离,通过紫外-可见检测器在210nm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0.5mg/mL~5.0mg/mL浓度范围内,丙酸浓度与峰面积的回归方程为:y=329.40x-12.281,相关系数r=0.9994,回收率98.6%~101.7%。对丙酸含量不同的防霉剂,与使用GB/T22145-2008(气相色谱法)相比,方法间的检测结果相对偏差为0.41%~1.13%。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测定防霉剂中丙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丙酸钙、山梨酸、富马酸及富马酸二甲酯四种防霉剂以0.2%,0.5%的剂量分别处理水分为16%的酵母饲料,置于27~30℃的恒温箱中,在模拟高温季节流通过程的条件下,进行防霉保鲜试验。试验期对样品的感观、粗脂肪、粗蛋白、带茵量等指标定期检测的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山梨酸防霉效果最好,无霉变期达11天;0.5%的丙酸钙防霉效果次之,无霉变期为9天,富马酸及富马酸二甲酯的防霉效果欠佳。饲料成分中以粗脂肪含量在试验期间减少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实验用硼氢化钾浓度、载流浓度、振摇方式以及样品定容后放置时间等因子的研究,探索出粮食中无机砷含量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硼氢化钾为15 g/L,载流为4%的盐酸,样品定容放置30 min后测定.在此最佳工作条件下,无机砷的最佳线性范围:0~200 ng/mL,r=0.9999,检出限:0.038 μg/L,加标回收率:92.5%~101.9%,测试数据精密度:1.36%~2.42%.结果表明此工作方法能准确、快速、灵敏的对粮食中低含量的无机砷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小麦面粉中硝酸根的新方法,以南阳彩色小麦为材料,用微波快速浸提样品,与超声波浸提法对照,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样品中的硝酸根,并进行了测定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用二次重复加入标准溶液的方法,测定的回收率为89.5%~102.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7%(n=11),硝酸根的最低检出限为0.040 mg.L-1,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00~100.0 mg.L-1,相关系数为0.997。该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于现场进行测定的显著优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双乙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牛奶中双乙酸钠的快速测定方法,为执法提供技术支持。牛奶样品用水提取,加入硫酸锌溶液(0.5 mol/L)和氢氧化钾溶液(0.5 mol/L)沉淀、超声、离心,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色谱条件:Agilent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质量浓度1.5 g/L磷酸氢二铵溶液与甲醇体积比为90:10,流速1mL/min。线性范围10~500μg/mL,相关系数R~2=0.99957,定量检测限50 mg/kg,空白样品添加50,100,500μg/mL 3个水平,回收率为101.12%~103.6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3.93%(n=6),说明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食品中粗蛋白质的新型分析方法,选择小麦为样品,用硫酸一过氧化氢混合溶液为消解剂,利用微波压力程序加热技术快速消解样品,用甲醛法将NH4 转化为H ,以KOH为标准溶液,用恒pH滴定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干基粗蛋白的含量在14%~17%之间,RSD1.2%~2.1%(n=6或12).与经典方法对照测定,经F检验和t检验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置信度95%).该法操作简单、快速,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粮食中麦角甾醇含量正相液相色谱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可准确、快速测定粮食中麦角甾醇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皂化后,用正己烷萃取麦角甾醇,不需要进一步纯化,直接上液相色谱分析.分析柱为Spherisorb硅胶柱,检测波长282 nm.方法的检出限为0.1 mg/kg,方法的回收率在95.1%~100.0%.分析的准确度评价采用微量制备技术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证明了该方法分析的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杨东顺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264-267
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辣椒素测定方法。辣椒样品中辣椒素经69.15%乙醇,振摇10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100μL,置于2.0mL样品瓶中,加0.9mL去离子水,旋涡混匀后用于酶标仪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满足线性方程Y=-42.9X+30.3,相关系数R2=0.9999;在100mg/100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测为92.6%,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方法检出限为0.25mg/100g。300余份新鲜辣椒样品中辣椒素含量测定结果在1.50~323.8mg/100g之间。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辣椒中的辣椒素含量,有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合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柱前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柑橘中2,4-D 残留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柑橘出口中2,4-D残留监测问题,研究了快速测定柑橘中2,4-D残留方法。样品经酸性乙腈提取,用酸性硅藻土净化,经三甲基氢氧化硫(TMSH)衍生后,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4-D的最低检出量为5×10-13g,最低检出浓度为4×10-4mg/kg,在0.001、0.01、0.1mg/kg三种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范围为77.16%~97.72%,变异系数范围为3.30%~8.65%。该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柑橘中2,4-D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方法。通过干法灰化样品,筛选最佳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条件,并对面制食品中铝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法在质量浓度20~50μg/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回收率96.4%~98.5%,RSD为1.46%~3.32%;定量限下限7.35μ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3.50μg/L。该方法结果符合要求,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干扰小、检出限低,适用于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选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内标,同时测定果汁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结果表明,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苯甲酸为1.249%,山梨酸为2.439%,回收率为95.0%~103.0%,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牛乳中乳铁蛋白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样品经缓冲液处理,选择直径为50μm,有效长度为400mm的涂层中性毛细管柱,缓冲溶液为柠檬酸缓冲液(pH值为3.0±0.2),工作电压为21kV,检测波长为214nm,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乳铁蛋白平均回收率为75% ̄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 ̄2.8%,最低检出限为0.003mg/mL。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是快速检测乳品中乳铁蛋白含量的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方法,改进了油脂皂化方法以及皂化完成后使用分液漏斗提取胆固醇过程中容易产生乳化、操作复杂且比较耗时的缺点,采用超声波提取胆固醇,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该法在0.002mg/mL~0.500mg/mL范围呈线性(r=0.9997),检出限为20mg/kg,RSD=1.104%,回收率在81.3%~93.8%之间.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菜粕中的异硫氰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万渝平  叶梅  王鑫  周易 《粮食储藏》2010,39(5):36-38
建立使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菜粕中异硫氰酸酯(ITC)含量的方法,用DB-FFAP毛细管柱分离3种异硫氰酸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内标物与3种单体异硫氰酸酯被完全分离,检测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2%。对异硫氰酸酯含量不同的菜粕,与使用硫脲紫外法相比,方法间的数据相对偏差为3.1%~4.8%,两种方法检测数据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1.0362x-5.6811,相关系数R=0.9993。试验证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菜粕中异硫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为原料,研究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探究复合饮料的稳定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感官评价等获得蒲公英、夏枯草、野菊花的最佳比例和复合饮料成品各配料比例、稳定性等的最佳配方。采用硝酸铝分光光度法(芦丁标准品)、苯酚硫酸法、折光计法、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等进行其质量测定。获得该饮品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2%、夏枯草汁55%、野菊花汁43%、白砂糖12%、柠檬酸0.16%。该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为0.89 mg/mL,总多糖含量为95.45 mg/mL,可溶性固形物为8.6%,pH 3.30(25℃)。  相似文献   

16.
建立4-二甲胺基苯基偶氮苯磺酰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稻米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样品采用80%的乙醇溶液提取后,1.0mL样液依次加入0.20mL碳酸氢钠和0.40mL DABS-Cl在70℃下衍生20min,利用C18色谱柱,乙腈-三水合乙酸钠溶液作为流动相在436nm波长下测定GABA含量。结果显示:GABA在糙米和精米的添加回收率大于87.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07%;GABA在1.0~100.0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5(n=3)。用本方法测定了14种糙米和精米样品的GABA,其含量为6.38~108.7mg/kg,湖南精米和糙米中的GABA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6种伞形科植物挥发油的杀螨效果,分析活性最好的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菜、白芷、柴胡、大齿山芹、辽蒿本、川芎6种伞形科植物挥发油。以玻片浸渍法测定其挥发油杀螨活性后,使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具有较好杀螨活性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菜、白芷、柴胡、大齿山芹、辽蒿本、川芎挥发油杀螨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006、1.1575、3.2386、1.6314、1.8854、0.3767 mg/mL,其中以川芎挥发油的杀螨活性最强,其主要成分为4-萜烯醇(11.81%)、双环(2,2,1)庚烷-2-醇1,7,7-三甲基-2-乙酸酯(8.28%)、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14.88%)、苯戊酮(7.92%)、苯己醇(9.87%)。本研究首次发现川芎挥发油对朱砂叶螨具有较好的触杀作用。毒杀效果与市售常用杀螨剂螺螨酯(LC50=356.8878 mg/L)相对持平。因此推测4-萜烯醇可能是杀螨的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实验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白菜、芹菜、番茄和黄瓜)中18 种邻苯二甲酸酯。初步开展对安徽省基地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残留监测,为指导消费者蔬菜安全膳食,向管理者提出风险管理建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8 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浓度在0.05~5.0 mg/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2~0.9998,最小检出量(S/N=3)为0.05 ng;在0.5~5.0 mg/kg 加标水平下的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2.28%~112.57%、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94%~12.47%,方法可满足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要求。采用该方法对蔬菜基地4 种蔬菜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残留风险监测,样品中检出了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其总含量为0.20~0.72 mg/kg,而DEHP在4 种蔬菜中均有检出、残留量为0.02~0.22 mg/kg。  相似文献   

19.
从正常发酵的生料醋醅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醋酸菌,通过形态学、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巴氏醋杆菌。菌株发酵过程中,改变发酵温度和初始乙醇添加量,研究其对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为评价食醋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检测到的有机酸有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最高含量分别是2.5 mg/100 mL,5.0 mg/mL,3.4 mg/100 mL,0.17 mg/mL。在37,42,47℃这3个温度下最适宜有机酸生成的乙醇添加量分别是4%,6%,2%,最利于醋酸菌发酵的温度是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