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场柑桔面积400亩,投产面积274.16亩,1979年柑桔总产168万多斤,比1978年增长66%,平均亩产8,131斤。三年平均亩产4,900斤(1977年13,312担,1978年10,123担)。其中第二生产队投产面积72亩,1979年产量547,158斤,平均亩产7,600斤,水库边1970年定植的16株芦柑产量4,197斤,平均株产262斤。第一生产队上湖1958年定植的芦柑单株最高产量达657斤(1977年538斤,1978年385斤),三年平均527斤。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统计,黄岩县1972年柑桔面积47529亩,其中结果面积为24619亩,总产为5.04万吨,平均亩产4464斤(按结果面积计算)。到1985年桔园总面积为73197亩,结果面积达44923亩,总产量6.17万吨,亩产2749斤,相隔十三年桔园结果面积净增20034亩,总产虽增加7000吨,但单产则下降了1695斤。这就充分说明柑桔面积的发展与产  相似文献   

3.
旅大市旅顺口区长城公社周家人队,是一个城市郊区粮、菜、果的混合队。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果树平均亩产达到了5000斤。果树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全大队现有597亩果树,其中有440亩结果树。果树总株数为18932株,其中结果树株数为10431株。一九七五年全大队果树总产量为1524781斤,平均亩产为3465斤;一九七六年总产为2084116斤,平均亩产为4737斤;一九七七年总产为1884009斤,平均亩产为4282斤;一九七八年总产为2146970斤,平均亩产为4880斤;一九七九年予计总产为220万斤,平均亩产5000斤。  相似文献   

4.
一、沙县柑桔的生产技术现状我县地处闽北山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适宜发展柑桔生产。全县现有柑桔面积6,112亩,其中山地种植5,592亩,洲地种植610亩,可结果的成年树有2,712亩,未结果的幼龄树有3,400亩。1980年全县柑桔总产量83万斤,按可结果树面积平均亩产仅305斤。但部分高产园,如城关公社洋坊大队,在土名罗布定植13亩温州蜜柑,盛产年达11万8千多斤,平均单产9,153斤,单株平均产果153斤;建设大队一个果园(主栽芦柑、温州蜜柑),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5.
广西灵山县丰塘公社尖峰林场山地栽培的柑桔,1980年获得特大丰收。其中,一片种植在山窝和坡脚的16年生柑桔15.3亩,903株(化州橙740株,新会橙150株,扁柑13株),1980年总产215,994斤,平均亩产达14,117.2斤。比高产的1978年总产174,633斤,平均亩产11,414斤,还高出23.6%,创造了我县山地柑桔生产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国营杨村柑桔场坪塘分场现有柑桔面积4500亩,其中结果树面积3000亩。主要品种为蕉柑、椪柑和甜橙,树龄为11—18年生,柑园土壤为低丘陵山地红壤土及古河滩冲积旱地红壤土。在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认真总结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同时加强科研工作,因地制宜地在柑桔栽培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技术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74年柑桔总产量6.2万担,1975年7.7万担,1976年9.2万担,1977年12.4万担。1977年的平均亩产超过了4000斤,同时出现了一些大面积亩产7000—8000斤的丰产片。这些改革的措施,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三明市瑶林果场现有柑桔面积八百余亩,均为山地果园.1983年成年结果树二百二十亩,总产一百一十五万斤,平均亩产五千余斤.单产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好评.1978年以来,该场新发现一种短额负蝗为害柑桔,因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和及时防治,导致1980年以来为害十分严重,给柑桔生产带来一定损失.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柑桔生育的基础.又是肥料、水分的储畜库与供应站.柑桔在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环境中,根群发育良好,树冠生长旺盛,较快形成丰产稳产树形.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八二年原三明市种植的13万亩柑桔中,最高年总产623万斤,平均亩产1557.5斤,小面积最高亩产11800斤.最高株产525斤.但生产很不平衡,有的果区适龄不结果比例大,有的同年生的树,单产低,隔年结果明显,品质下降.这虽与海拔、生态有关,经一九八二年全市果园土壤普查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土壤偏酸,有机质少、严重缺素、板结粘重等弊病,导致柑桔  相似文献   

9.
兰溪位于浙江中部偏西,在金衢盆地东北面,是柑桔生态分布北缘地区,又是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柑桔的新区。现有柑桔2.5万亩,1983年总产860万斤。多年来柑桔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总产虽有增加,但结果园平均亩产很低,只有千斤左右。 为了探索柑桔高产规律,迅速提高单产和产值,增加经济效益,1978年,我们和兰  相似文献   

10.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柑桔,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一九六六年冬植的二百三十二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一九七一年,总产量达到一万二千六百多担,平均亩产五千四百五十斤。一九七二年,总产达到二万五千六百一十二担,平均亩产一万一千另四十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一万三千多斤。有一片二亩四分柑桔园,亩产高达一万五千四百多斤。去年柑桔收入四十八万多元,占大队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并得奖售  相似文献   

11.
我队党总支、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路线斗争教育,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狠抓关键措施,实行科学种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柑桔获得高额丰产。1966年冬植的232亩柑桔,产量逐年增加,到1971年,总产量达到12600多担,平均亩产5450斤。1972年,总产达到25612担,平均亩产11040斤,其中有三个生产队亩产达到13000多斤。有一片2亩4分柑桔园,亩产高  相似文献   

12.
龙海县九湖公社是我省荔枝的主产地,栽培历史千年,全社荔枝面积1.42万亩,21万多株(平均亩植14.6株),其中投产树1.21万亩,17.5万株,总产18.1万担。平均亩产为1495斤,株产103斤,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为九湖社员重要收入之一,全社人均荔枝1982年364斤,1983年426斤,户收百担以上有376户。现有兰竹、乌叶、早红、绿荷包等10个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小观大队栽植梨树有近百年的历史。解放初期,630亩梨树,年产量只三、四万斤。以后加强了综合管理,1964年总产达220万斤,平均亩产是3493斤。产量仍然较低,增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在加强土肥、水等技术的同时,对梨树的栽植密度、树体结构、光照强度和光辐射量进行研究。十几年的试验,初步获得栖霞大香水梨亩产21656.6斤、茌梨亩产18788,9斤。突破一点,全园增产。1975年630亩梨平均亩产8095斤,好果率达98%。 一、试材和试验结果 试验园12.22亩。品种是栖霞大香水、莱阳茌梨。按原栽植密度分密植园、稀植园。…  相似文献   

14.
松阳县东坞水库是位于松古平原南面一个最大的水库。有柑桔30多亩,已经投产的为23亩,其中有2.24亩橙柑实现了早产、高产、稳产。1981年春栽植,1983年始产,亩产1750斤。投产三年来,总产达24260斤,总产值11849元。三年平均亩产3610斤,亩产值  相似文献   

15.
三明地区柑桔果树生产从六十年代开始发展,七十年代发展速度最快。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已建立了一批柑桔、梨等商品性生产基地。就柑桔为例,到1981年止,全区总面积达6.3万亩,投产1.5万亩,总产11.7万担。为我省果树生产的一个新区。但由于建园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关键性措施得不到很好落实,导致全区果树生产单产低(1981年柑桔平均亩产只有780斤),大小年结果严重,品质较差,总产增加不快。鉴于此因,为不断促进全区柑桔果树的稳步增产和持续发展,生产更多更优果品为四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柑桔的常规栽培一般要在种后4~5年才能投产。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试验园种后第二年亩产达到1194.6斤。 团石区农工商柑桔速生密植园面积为0.8亩,种植244株,计亩栽300株,该园采用种前全园深翻改土,深度60厘米以下,于1992年3月1日定植,品种为枳砧碰柑。种后经一年多的培育,1983年11月11日采果验收产量,实收柑桔果实955.7斤,折亩产为1194.6斤,全园平均株产4斤左右,结果树平均株产5.8斤,其中单株产量最高达15.3斤,株产15斤以上的树有4株,株产10~15斤的树有28株。  相似文献   

17.
四川柑桔产量冠于全国,1986年达65万吨。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柑桔栽植株数达2亿株,约150余万亩,结果树约占总株30%,投产树亩产不过1000斤,其中78%属于中低产树,若将这批中低产树复壮,提高着果率,则四川柑桔可很快成倍翻番。真武实验场五月红甜橙弱树低产,近十年产量变幅呈  相似文献   

18.
建瓯县较集中成片地发展柑桔生产有16年的历史。现有面积12,300多亩,1980年结果面积3,200亩,只占去年柑桔总面积的27.1%,总产47,500多担,平均亩产1,485斤。全县尚有1,700亩5年生以上的树未结果。这种单产低、适龄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肥源缺乏、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9.
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政领导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方针,落实和完善双包到户(组)责任制,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性,使我区柑桔生产蓬勃发展。1983年柑桔面积大增加,产量大提高。全区总面积19.8万亩,比1982年扩大13%,总产180万担,比1982年增长23%,创历史最高水平。与1978年相比,面积和产量各翻了一番。还涌现出一大批高产高收入的专业户(组)和连年稳产高产的先进单位。临海县方山乡下江山村王道新户,1.86亩桔园,产桔2万斤,平均亩产10700斤,收入5250元。黄岩县石柱乡海明村桔组承包的3.116亩桔园,产桔30701斤,平均亩产9852.7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乡前革苹果园,有29年生的苹果结果树4839株(占地240亩),1983年总产量达106万斤,平均亩产4416斤,亩产值861.3元。这片果园连续八年丰产,1976~1983年平均亩产4135斤,亩产值682.9元。其中,5.1亩95株29年生国光,1983年平均亩产10260.7斤,亩产值2148.7元。1979~1983年平均亩产10646斤,亩产值1890.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