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限制饲养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200只,随机分为两组,1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1~6周自由采食,试验组1~3周自由采食,4~6周采用限制饲养(限量)。试验结果表明:6周龄时,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9%,差异显著(P<0.05),但日增重降低了9.13%,差异不显著(P>0.05);腹脂率降低34.2%,差异极显著(P<0.01);皮脂率降低15.1%,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提高了11.9%,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投喂频率对龙虎斑幼鱼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车间采用4种不同的投喂频率养殖龙虎斑幼鱼(47.6±5.2 g),分析和比较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试验设S1、S2、S3、S4共4组,分别按照1、2、3、4次/d进行投喂,共进行60 d。结果显示:(1)投喂频率显著影响龙虎斑幼鱼的生长(P<0.05)。 S1的平均体质量显著低于S2、S3、S4(P<0.05),为149.7 g;S2、S3、S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S4最大(168.7 g),其次为S3(168.0 g)和S2(162.2 g);S1日增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小于S2、S3、S4(P<0.05),分别为1.68 g,204.83%,1.86%/d,S2、S3、S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S2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12%/d;S2的体质量回归方程斜率最大,为1.915,S1最小,为1.532。(2)投喂频率对龙虎斑幼鱼的饵料利用影响显著(P<0.05)。 S2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显著小于S1、S3、S4(P<0.05),分别为1.31%/d、0.70;S4摄食率最大,为1.64%/d;S1、S3、S4组间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为0.88、0.84、0.88。因此,综合养殖效果和劳动强度考虑,S2的投喂频率最适合龙虎斑的养殖,建议在龙虎斑的养殖生产中,最适宜的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内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问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内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豆油代替鱼油对哲罗鱼稚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比例豆油取代粗制鱼油对哲罗鱼(Hucho taimen)稚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分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稚鱼(体质量7~8g)。第1组(G1)为对照组,添加15%鱼油,第2组(G2)、第3组(G3)和第4组(G4)分别用5%、10%和15%豆油取代鱼油。实验进行8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都得到提高,G3和G4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1组(P〉0.05);G4组肥满度显著高于G1组(P〉0.05)。G3、G4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不同处理体成分中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表明,豆油作为脂肪源可以完全代替鱼油用于哲罗鱼稚鱼饵料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5头断奶仔猪进行两期消化试验。第一期为对照期,饲喂基础日粮;第二期为试验期,饲喂基础日粮+0.15%溢酸宝。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试验期日粮中粗蛋白,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钙和磷的表现消化率分别为:86.61%、84.66%、68.03%、27.18%、84.71%和63.32%。比对照期分析提高9.37%(P<0.01)、9.76%(P<0.01)、11.07%(P<0.05)、26.54%(P<0.01)、1.47%(P>0.05)和6.40%(P>0.05)。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15%的溢酸宝能显著地提高日粮中有机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选择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盐度8的盐水3个诱导因素随机组合为7种诱导方式,诱导克氏原螯虾繁殖。60 d试验表明,7组诱导组及1组对照组试验亲虾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P>0.05);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诱导方式亲虾的产卵时间与抱卵率差异皆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4组诱导方式及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度<100 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 lx+去单侧眼柄组3组的产卵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5~18 d ,平均抱卵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2.75倍和2倍。  相似文献   

7.
8400套44周龄产蛋率为78%的笼养肉种鸡均分为试验、对照二组,试验组按照0.025%的用量在饲料中添加好利得—RU,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试验2周后,试验组产蛋率开始高于对照组,到56周龄时,二者相差5%,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种蛋受特率高于对照组3.5%,入孵种蛋出鸡率高4.3%,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涂华钦 《畜禽业》2006,(11):56-57
福建省龙岩市龙马畜牧饲料有限公司涂华钦,根据性别、体况等相一致的原则,将30头30日龄断奶长大或大长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2个重复(即设对照组、试验Ⅰ组、试脸Ⅱ组)。时照组以玉米、豆粕等配制饲粮,试验Ⅰ组以膨他全脂大豆替代50%的豆粕,膨化玉米替代50%的玉米;试验Ⅱ组日增重以膨化全脂大豆替代全部豆粕,膨化玉米替代全部玉米,其它饲粮组成不变,进行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8.9%,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2.3%,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7%和6.5%.  相似文献   

9.
宋晓明 《畜禽业》1999,(8):29-30
在育肥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禾0.3%EM微生物制剂的3组试验:A组(0.1%添加)、B组(0.2%添加)、C组(0.3%添加)。试验全期日均增重分别为650.4165g、714.2558g和660.862g,对照组(D组)602.7555g,试验B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A,C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报酬试验A、B、c3组比对照组由(D)分别提高5.9%、10.11%和7.3%,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6%、33.07%和17.58%。  相似文献   

10.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艾春香,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谌澄光、李彦萍等选择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12月龄左右的产蛋期美国鹧鸪首次对美国鹧鸪产蛋期蛋白能量适宜需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江西环境条件下,美国鹧鸪产蛋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粗蛋白质,代谢能和蛋白能量比(CP/ME)适宜值分别为19.027%、11.2887MJ/kg和1.685;在这一营养水平下,美国鹧鸪的产蛋能力最佳,产蛋率为57.619%。5月下旬~7月上旬,CP、ME和CP/ME的适宜值分别为18.7001%、11.4953MJ/kg和1.627,日产蛋率为57.231%。且试验表明,饲粮蛋白、能量水平及其比值对美国鹧鸪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有影响,种蛋孵化率受种蛋存放时间的影响小于其他禽蛋。  相似文献   

11.
日粮中添加蜂花粉饲喂生长育肥猪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蜂花粉的3个试验组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依次为640.7±65g、690.4±74g、687.1±62g,对照组为601.5±71g,2组和3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1组与对照级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4.4%、2.4%,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7%、13.6%和7.2%。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比例大豆浓缩蛋白和花生麸为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不同水平鱼粉,并添加包膜赖氨酸和蛋氨酸,饲喂斑节对虾(Penaeus morlodoll)[(1.27±0.02)g]56d,研究不同鱼粉含量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增重率(245.02%)、特定生长率(2.58%·d^-1)均在对照组获得最大值,显著高于除F1和F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当对虾摄食F1组饲料时饲料系数最小,显著小于F3~F5组(P〈0.05)。成活率在F4组最低,显著低于F0~F2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混合植物蛋白替代不同水平鱼粉的饲料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3)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F2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S01)活性在F5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F1组最高,显著高于F2~F4组(P〈0.05),溶菌酶(LSZ)活性在F4和F5组最高,显著高于F1D~F3组(P〈0.05)。根据斑节对虾的增电率和特定生长率得出用混合植物蛋白并添加包膜氨基酸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且随着饲料中植物蛋向含量的增加,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  相似文献   

13.
利用花生秧粉替代配合饲料中的马尾藻粉,研究不同比例花生秧替代马尾藻的配合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的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设6组,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8%、16%、24%、32%和40%,每组3个重复,试验进行60 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存活率均超过95%,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24%替代组仿刺参特定生长率最大(0.58%/d),高于对照组28.9%,8%替代组和16%替代组生长稍慢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 P >0.05),而32%替代组和40%替代组仿刺参生长明显慢于对照组(P <0.05);各替代组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各替代组幼参对饲料消化率随替代比例变大而降低;试验前30 d肠道内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后30 d ,淀粉酶活性对照组表现最大,并有随花生秧粉替代比例变大含量下降的趋势;5个替代组仿刺参体腔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4.
柑桔皮粉作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1日龄笼养京黄肉仔鸡180只随机分3组,再将每组60只鸡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只喂基础饲粮,在此基础上,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5%、2.5%柑桔皮粉,进行3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只均增重试1组1.040kg、试2组1.125kg,分别比对照组(0.963kg)提高8.09%和16.9%,经F检验和多重比较与对照组间分利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科重比(耗料与活重之比)试1组2.55:1、试2组2.46:1,分别比对照组(2.77:1)降低耗料7.94%和11.17%;而每kg增重的饲料成本则分别比对照组减少0.58元和0.88元;两个试验组肉仔鸡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高3.3%、5.0%,只均增加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多1.22元和2.37元,经济效益以试2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石传林 《畜禽业》1998,(10):24-25
本试验旨在探讨加酶益生素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在120天试验期间,添加饲喂加酶益生素的试验组,每头猪平均日增重789.25g,未添加加酶益生素的对照组,每头猪平均日增重为673.4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17.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料肉比为2.91:1,对照组料肉比为3.18:1,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8.5%,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酸化剂对仔猪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宏坤 《畜禽业》2000,(7):38-40
在日粮中添加0.15%的酸化剂,以10头断奶仔猪进行3d的消化实验,采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日粮中各营养物质消化率分别如下:试验组:粗蛋白86.61%,总氨基酸为84.66%,粗脂肪为68.03%,粗纤维为27.18%,钙84.71%,磷63.32%;对照组分别为79.19%、77.13%、61.25%、21.48%、83.48%、59.51%,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粗蛋白9.37%(P<0.01),总氨基酸9.74%(P<0.01),粗脂肪11.10%(P<0.05),粗纤维26.50%(P<0.01),钙1.47%(P>0.05),磷6.40%(P>0.05)。  相似文献   

17.
王小民 《畜禽业》2000,(7):22-24
本试验选用2000只商品代肉用仔鸡雏于1日龄开始进行“肉鸡宝”应用试验。本试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期为52d,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第1、3、5周饲料中加拌0.02%的纯土霉素粉和氯霉素粉(0.1%)以防白痢和大肠杆菌等肠道疾病;试验3组饮水中加“肉鸡宝”;对照组饲料中和饮水中不加任何药物。试验结果:总成活率对照组为82.8%,试验1组为95.7%,成活率提高12.9%;试验2组为96.8%,成活率提高14.0%;试验3组为98.8%,成活率提高16%;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3组差异最显著(P<0.01)。试验组肉用仔鸡HI效价明显提高,淋巴细胞比例及白细胞吞噬指数增加仅显著(p<0.01)。肉鸡增重效果明显,试验3组鸡只平均增重比对照组多125g,差异显著(P<0.05)。试验过程中肉鸡肠道疾病明显得以控制表明“肉鸡宝”能有效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加快增重速度,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25±2)℃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硬葡聚糖(0.2%,G1组;0.4%,G2组)绿原酸(0.04%,G3组;0.08%,G4组)和金丝桃素(0.066%,G5组;0.132%,G6组),连续投喂放在1.0m×0.5m×1.0m网箱内、体质量11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35d,以未添加者为对照组,探讨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济对草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影响不显著,当饲料中添加0.08%的绿原酸时,草鱼幼鱼末体质量和肝体比显著增加(P〈0.05);三种添加剂都可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添加0.08%的绿原酸效果最好,添加剂各组间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0.132%金丝桃素组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0.2%硬葡聚糖可显著提高草鱼幼鱼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饵料中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及二者的组合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饵料利用率的影响。在水温14.0~18.5℃将144尾初始平均体质量为(20.53±0.10)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2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饵料(对照组)和在每千克基础饵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的组合酶(试验组)。计42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 P<0.05),且添加组合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6.30%;但摄食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大菱鲆幼鱼的鱼体水分、粗脂肪、灰分和能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鱼体粗蛋白含量均有增加(P>0.05),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鱼体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组合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干物质、粗蛋白、磷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干物质、磷和能量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氮、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排放率(P<0.05);添加组合酶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饵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未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但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何文 《畜禽业》2001,(4):42-43
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300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A组饲喂基础日粮,B、C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8%甜菜碱、0.2%蛋氨酸而设计。结果表明:B组日增重比A组提高了11.10%(P<0.01),比C组提高了1.58%(P>0.05);B组料重比较A组降低了15.10%(P<0.01),较C组降低了3.85%(P<0.01);B组的成活率与A、C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分别比A、C组多盈利1.56元/只、0.61元/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