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个人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在未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德政”思想对毛泽东政治人格的形成有过重要作用。毛泽东的政治人格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对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静 《农业与技术》2007,27(6):34-37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无价之宝,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大学教育之必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需;是国情之必需。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等。采取的主要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其列为必修课、优化校园环境氛围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4.
<正>墨学是中国文化的三大主干之一,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的一门"显学"。墨学内涵极为丰富,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兼爱天下的道德原则,更是彰显出与儒、道之学不同的道德追求。墨家的兼爱思想既是墨家众徒道德实践的记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启迪后人,开悟来者。在当前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的情况下,深入研究墨家道德文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土,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晶,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和实践养成作用、重视新媒体传导作用、配合家庭教育关键作用、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贯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综合,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本。其中传统美德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中之重,开展对小学阶段美德教育教学实践,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融在小学教育之中,对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领悟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美德教育,深化美德思想,使学生改观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传统美德文化的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8.
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抗震救灾精神蕴含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素材。为了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高校应该抓住这一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和思想资源。学一点传统文化,有利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有利于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有助于现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