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威尼斯商人》是人们家喻户晓的莎士比亚著作之一,在世界文学领域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前,关于这部剧作的译本有很多,其中梁实秋等人所译的版本流传最广。本文便结合该译本中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威尼斯商人》的语言风格及艺术特征,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启发,并加深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文学作品之一,小说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在这部作品中,女性及女性主义成为主旋律,吹响了时代解放、自由主义的号角。小说通过夏洛克这一负面人物的描写,从侧面塑造了鲍西亚、杰西卡这两个女性形象,彰显出其理性、主动、开放、批判性精神,瓦解了父权主义的思想统治地位,推动了女性解放的实现。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文本内容的丰富性,还具有深刻性的思想性,深刻地揭示了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这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然后探究了这些人物形象中所存在的矛盾。希望能为广大高中学生提供参考和启发,加深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英语俚语是英语语言运用中的重要部分,《老友记》这部文学作品,用语简单,语义明确,日常用语较多,含有大量的人物对话,非常适合作为英语俚语的探讨作品。《老友记》这部作品延续的时间较长,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基于这部作品的语言研究资料比较丰富,研究的有效性比较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英语俚语的特点。其次,介绍了《老友记》中的俚语现象。再次,透过《老友记》这部作品,看英语俚语的具体体现。最后,对影视剧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国文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文学代表作,作者宫廷女官紫式部在这部作品中描绘了众多女性形象。本文通过紫式部对《源氏物语》中若干女性的分析,考察了影响平安时代贵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夏洛克——时代偏见的牺牲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偏见和人性的悲哀,也正是这一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明确地展现了两种生活原则之间的激烈冲突,两种不同的资本运作形式,夏洛克是一个民族的代表,更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代表,在<威尼斯商人>这一正统喜剧的背后隐喻了一个类似于生物界进化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远大前程》是查理斯·狄更斯创作中期比较成熟而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初学者往往一头雾水。本文拟通过对四位主要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8.
《泰蕾丝·拉甘》是左拉创作倾向发生转变后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左拉第一次将生理分析引入了文学,并且注意生理和病理现象在文中的应用。20世纪西方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使文学作品的分析另辟蹊径,本文意在运用精神心理分析学来分析作者欲望在作品中的升华,主要是左拉本人的成功欲和创作贪欲在《泰蕾丝·拉甘》这部作品中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老妇还乡》是迪伦马特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这部作品将悲剧和喜剧的元素融合到 一起,描绘出了一个本身怪诞同时导致怪诞的世界。个体在这个世界里是走投无路的,终究无 力抵抗,走向失败。世界的怪诞和个体的落败,便是这部作品悲剧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正>艾芜《南行记》第二部分——《山峡中》,是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如梦如烟,如泣如诉,如寒露打湿的蝴蝶羽翼,飘渺而低沉呜咽。《山峡中》不像很多近代作品那样,突出政治形态意识,企图概括时代、社会的横切面,这部作品以作者自身在云南山区一段时间的流浪生活为原型,写一个读书人混迹在一群亡命徒中,为生存所逼干些偷盗的勾当,但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人性的魅力是不局限于某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女性角色在其中的境遇使这部作品更富悲剧色彩。戏剧中的女性角色都处在一种精神压迫的环境中。在这个由权力决定话语的父权社会中,她们不能自由地表达自我。因此,本文将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对该作品中女性的失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穿越共和国50年社会风雨,透视北大荒50年岁月苍桑;展示共和国大农业风采,唱响北大荒人生四季歌。根据著名作家韩乃寅长篇小说《岁月》改编的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破天荒》,在中央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刊摘要编发张部长的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小说里出现最频繁的原型意象大多出自《圣经》。对于《熊》这部作品而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经历与《旧约》中摩西成人仪式的对应。作品中充满耶稣复活,耶稣救赎的隐喻,以及小说中对于荒野的描述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极其的相似。福克纳独特的将基督教原型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现实的有机融合,标志着神话原型从无意识的展现转而成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从而无比真实的刻画了日渐被摧毁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逐渐衰落,困惑迷惘的南方贵族子弟。  相似文献   

14.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今文学界的杰出作家之一。他在2007年出版了这部《灿烂千阳》。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染力超过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在销量和口碑方面都受到了好评。近些年来,阿富汗战争一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战争没有真正的胜利,只有一个真正的结果,那就是给百姓带来无尽的伤痛。《灿烂千阳》这部作品正是把故事背景设定在阿富汗的战争,这一次的主人公是两位无辜受害的阿富汗当地妇女,两人要承受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的创伤。这部小说在的意识流和象征等写作手法上的熟练地运用和对女性权利的呼唤都可以被视为是卡勒德·胡塞尼文学创作到了成熟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创伤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灿烂千阳》中两位主人公的事迹。第一节简要介绍了创伤理论;第二节分析了创伤的原因、创伤的体现;第三节探析了治愈创伤方式,走出黑暗迎接阳光的历程。最后对该文进行了总结。本文旨在通过创伤理论对《灿烂千阳》进行分析,呼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同时也呼唤人们尊重女性、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肖邦《B大调夜曲》(Op.9 No.3)为研究对象,对作品承前启后的过渡性地位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对这部戏剧性夜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全面阐述了全曲的演奏要点。作为肖邦的首部富于矛盾冲突的夜曲,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肖邦夜曲的典型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生态女性主义、劳伦斯以及《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分析,阐述了作品所表达的生态女性主义含义,并分析了在生态女性主义立场上的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舞姬》这部作品,作为日本文学巨匠森欧外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自问世以来,众多学者及评论家就作品体现出的时代意义,人物形象等方面都进行了论述。本文拟从女性主义文学角度出发,解读作品中女主角爱丽丝的形象,揭露该作品中的男性意识,以便从多角度去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18.
舒亭亭 《农业考古》2012,(3):255-257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年)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伟大作品之一。哈代青年时代曾当过建筑师,以后成为职业作家,大半生住在乡下,他  相似文献   

19.
在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的过程当中,一些偏见让很多人很难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他们渴望尊重,渴望被平等的对待。因此,本文聚焦这部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围绕艾滋病人的尊严与抗争的主题,对于促进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入解读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费城故事》所讲述的就是艾滋病人对自己权利与尊严的抗争过程。本文尝试从作品的故事情节出发,探讨作品所表现的艾滋病人对争主题与所具有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20.
《流浪者之歌》是萨拉萨蒂小提琴独奏作品中的代表作,其又被称为《吉普赛之歌》,整部作品主要表现吉普赛人自由奔放的状态,以及对命运无声地呐喊。在这部作品中萨拉萨蒂没有用多余的修饰和技巧,只是用荡气回肠的旋律抒发吉普赛人的各种情感,在如泣如诉的倾诉中给人以忧伤却又明媚之感,使人听后余音绕梁。如果说萨拉萨蒂的每一首曲子都很成功,那么《流浪者之歌》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基于此,对萨拉萨蒂作品《流浪者之歌》进行分析,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萨拉萨蒂以及他的作品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