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菌类药物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规范用药、超剂量用药甚至滥用,使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判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要,可将检测方法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众多,又可分为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前者主要包括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纸片法(PD法)、活性检测法等,后者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等,可满足不同检测目的和实验条件的需要。作者对肉、蛋、奶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更进一步研究快速、敏感、高通量、成本低廉的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菌类药物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规范用药、超剂量用药甚至滥用,使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动物性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判定其安全性的重要内容,根据检测的目的和需要,可将检测方法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现场检测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众多,又可分为抗菌类药物残留的定性检测法和定量检测法,前者主要包括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TTC法)、纸片法(PD法)、活性检测法等,后者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生物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等,可满足不同检测目的和实验条件的需要。作者对肉、蛋、奶中抗菌类药物残留的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为更进一步研究快速、敏感、高通量、成本低廉的食品中抗菌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LC/MS)在抗生素、抗球虫和激素类药物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寄生虫病是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而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畜牧业上防治寄生虫病的主要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虫药效强大,但也具有神经毒性和发育毒性,脂溶性强,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且代谢周期长,极易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问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动物源样品中的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进行检测意义重大。目前,应用于动物源样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作者对近年来阿维菌素类药物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更精准有效地检测动物源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病是较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而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目前畜牧业上防治寄生虫病的主要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虫药效强大,但也具有神经毒性和发育毒性,脂溶性强,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且代谢周期长,极易造成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问题,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动物源样品中的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进行检测意义重大。目前,应用于动物源样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作者对近年来阿维菌素类药物各种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更精准有效地检测动物源食品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残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动物性食品中阿维菌素类残留研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为我国开展阿维菌素类残留检测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和莫西菌素)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单残留和多残留检测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  相似文献   

7.
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进出口贸易和消费者身体健康。兽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高回收率、低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综合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磺胺类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的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阿托品(atropine)是兽医临床常用抗胆碱药物,超量及非法使用易造成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大量残留,从而影响消费者健康。为减少残留对消费者的危害,探究残留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从其主要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仪器联用法入手,简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出各自的特性。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基层阿托品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仪器联用法准确度与灵敏度高,但这两种方法使用仪器较多,对操作人员要求高,在基层检测中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建立更加快速、操作简单、低成本的免疫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球虫药物在畜禽业应用广泛,可预防治疗球虫病,提高家禽饲料转化率,提升肉品质。但是,随即会出现饲料交叉污染,对非目标动物产生毒性作用,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因此,建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抗球虫药物残留极为重要。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能够完成快速检测,高通量筛选,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的优点。本文综述了不同基质中抗球虫药物残留的免疫检测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了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检测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法和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并对免疫检测技术在残留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抗球虫药物的残留监控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为新方法的建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禽肉中氯羟吡啶残留量的GC/MS测定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球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预防和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仍然是投喂抗球虫药.氯羟吡啶是一种很常用的抗球虫药,其商品名为克球粉(coyden),长期使用或不按规定用药会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和组织中残留.近来药物残留一直是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令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中国、中国台湾都规定了各种动物组织中氯羟吡啶残留最高限量标准.动物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但上述方法测定时,一旦有相同保留时间的干扰物,就很容易造成假阳性,而选用气谱/质谱联用法(GC/MS)能对可疑阳性样品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四环素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在畜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该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环境及动物源性食品中此类药物残留超标,从而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检测畜禽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主要方法。这类方法的难点及关键步骤是样品的前处理,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动物源性食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色谱及质谱分析法,特别是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近年来新净化材料、新提取剂及新提取方法不断出现,提升了提取及净化效果,减少了试剂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够同时实现多类药物的提取和检测,有力保障了食品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2.
兽药残留检测已成为全球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色谱与质谱是兽药残留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由于兽药各种类之间在理化性质、残留状态、限量要求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在仪器分析环节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同时检测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拉沙洛西钠是重要的畜禽专用聚醚类离子载体型抗生素,具有优良的抗球虫作用并能促进动物生长,但其普遍使用极易导致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因此美国以及欧洲等都对饲料中拉沙洛里菌素的添加允许限量和相关动物组织中残留限量进行了规定。有关生物样品中该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应用最广最普遍的便是以色谱分析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法等。本文将这些文献报道的方法分为两类,分别从聚醚类药物多残留分析检测和单个拉沙洛西钠的分析检测两个方面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以期能为该类药物的残留分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动物源性食品中瘦肉精的确证检测主要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由于仪器及耗材昂贵,样品提取净化复杂,对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等原因,确证检测法无法在县区级畜产品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和大规模筛查工作中使用。而酶联免疫试剂盒可以经济、快速地实现瘦肉精的筛查工作,在基层单位得以大量使用。瘦肉精检测中酶联免疫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在实际工作中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进行简  相似文献   

16.
《动物保健》2008,(6):44-44
近日,农业部发布第1031号公告批准《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4项标准,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表1农业部新批准动物源性食品检测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1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31号公告-1-20082动物源性食品  相似文献   

17.
己烯雌酚(DES)是一种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雌激素。用于检测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常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GC-MS)、薄层色谱法(TIC)、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文章概述了这几种常用检测方法在动物源性食品中己烯雌酚残留分析上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己烯雌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主要是动物在生长和加工中额外添加。该种残留现象具有水平低、种类多、机制效应复杂的特点。针对该种动物制品在进行兽药残留检测中应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目前在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技术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使用技术,该项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数据获取精准的特点,能对多种兽药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在动物源食品多种兽药残留检测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文主要论述动物源食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的种类及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贾涛 《饲料广角》2012,(24):41-42
目前饲料中违禁药物孔雀石绿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法检测时间最短、操作最简单,但准确度相较与其他方法不高,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最准确,但检测时间也最长,操作最繁琐。本文对此做了酶联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方法比较,并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所检测出的结果验证酶联免疫法所检测出的结果,经试验:酶联免疫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结果一致;对于饲料样品,所检批次试剂盒在1、10μg/kg孔雀石绿添加浓度处的准确度范围为:70.0%~84.0%,批内变异系数、批间变异系数均≤7.0%;酶联免疫试剂盒方法饲料中孔雀石绿检测限为0.4μg/kg;用酶联免疫法作为检测饲料中孔雀石绿的筛选方法,当出现阳性样品时再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进行确证,可缩短检测时间并可减少工作量,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硝基咪唑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的危害和国内外对该药使用情况的管理规定。综述了检测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方法,包括高效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一质谱法,并对未来检测硝基咪唑的精确、灵敏、快速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