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都会反映在语言中,我们要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捕捉词语的特点,从而使我们对词的语境,感情色彩和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了解,进而更熟练地使用这两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俄汉动物的象征意义和被赋予的感情色彩与俄汉两民族的历史、民俗、日常生活、地理条件和语言等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以公鸡、狗、龙、虎、羊为典型动物形象 ,以俄汉语中含有这些动物的成语、谚语、俗语为主要素材 ,分析了俄汉文化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国文化的融合,而语言学习也成了热点,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英语已经成为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到了大学,我们依然离不开英语的学习,这个时候英语依然是作为一门重要学科而存在。我们都知道,语言是由词汇组成的,词汇是语言中最小的单元,那么英语词汇的学习就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高校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存在的问题,探讨词汇学习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敏感的要素。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态等诸方面的变化 ,词汇要不断地创新、充实、丰富。文章从词汇的角度 ,选择汉、英语言中的新词语 ,从造词、词语结构和词语使用几方面 ,探索汉、英民族文化心理的印记 ,以说明作为重要文化现象的语言 ,必然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汉译英时容易产生"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的表现主要有:词汇冗余;词汇缺乏;机械对应;搭配不当;词性误用;褒贬误用和对中国特色词翻译的不当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英语委婉表达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现象。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委婉表达中语用失误的原因;语境差异、语体差异、词汇感情色彩差异、文化习惯差异以及对语用原则遵守与取舍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罗马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源流之一,孕育了整个西方文化。有无数个英美作家引用其中的神话典故,用以美化其言辞,锤炼其篇章。后来随着那些带有古希腊罗马神话典故的文学作品的广为流传,这些典故词语又融入到英语词汇当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科技、商业、广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作为英语学习者,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神话典故,才能深刻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为母语非汉语者设计的语言考试是与英语“托福”考试相类似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言测试。面向国际社会开考这对于汉语言文化向世界传播和国与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词义关系理论,对农科类英语作文资源库中大量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对比,指出隐藏于汉英2种语言背后的美学观念差异,语义次范畴组合差异以及文化意蕴差异,是造成英、汉语中词汇搭配差异的三大因素。词汇的搭配不是词汇的简单聚合,而是词汇间语段间的语义选择以及纵聚合与横组合关系的建构的结果。掌握词汇搭配的关键首先是把词汇知识转变成心理词汇知识,其次是激活和扩展心理词汇知识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世界上学习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Marthur(2003)统计在中国大约有2亿到3亿的人口在学英语。作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个超级大国,中国社会文化对英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这些前提之下中国英语这一英语的语言新变体应运而生,并引起了语言学家及教育学家的浓厚兴趣。从中国英语的定义出发,从词汇、句法及语篇等角度探讨中国英语的特征及其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英语在中国的快速传播,英语缩略语大量涌现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语言中,对丰富汉语的外来词汇产生积极作用。英语缩略语是一种新的构词方式,本文从英语缩略语的组成结构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了英语缩略语在中国的使用,对于人们学习英语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广泛开展了文化与语言教学之间关系的讨论,文化教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要求,突出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文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原则,提出一些文化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是一种由于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干扰而产生的语言失误现象。研究发现,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以大学生英语作文为考察样本并辅以相关问卷调查,结合语言迁移、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理论,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层面的特征表现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性别,作为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直倍受语言学家的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英语上。而对相关汉语方面的实证性的研讨却很少。本文从汉语中蒙学读物与经典文学著作反映性别差异的语料出发,承认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结合国外语言与性别方面的相关理论及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探讨了汉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根源,同时指出应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理解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羊城晚报》上刊载的一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对英语后缀-ese的来源进行了考证,通过实例对该后缀的构词规律、构成的词,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某些辞书上的提法值得商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文章认为,词汇的感情色彩源于语言运用的社会与文化,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英日双语专业学生需掌握两门外语,学习负担重。通过探讨英日双语专业日语课程教学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门语言。英日双语学生已掌握汉语和一定程度的英语,如果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把握汉语和英语对日语的迁移,利用语言的正迁移,克服负迁移,并运用于日语课程教学中,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所有活的语言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任何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从世界其他各个主要语种吸收不少借词,汉语也不例外。本文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和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进行探索,着重对主要借入方式中的音译借词即谐音词的特征,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某些规律以提高语言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形式"与"非形式"、"物称与人称"、"焦点视与散点视"等三个不同的侧面对英汉语进行对比与分析,认为英语重形态、汉语重语义;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句子多为"焦点视"而汉语句子多为"散点式".并从不同的语言系统及其不同文化的成因进行了比较,解释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语言中总是带有某种文化印记,翻译时要兼顾语言含义和文化含义,并且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语言教学与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国情相联系,从而促进语言教学的提高和语言现象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无等值词、背景意义的词、文化感情色彩的词、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客套话等词语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实力的增强,中国英语在语言教学与测试中的比重日益增多,如何让中国英语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而从音系、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进行渊源分析,探讨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到世界英语的重要变体,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为语言教学的走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