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雏鸡死亡的原因及对策王兆栓(河南省唐河县家禽开发总公司473400)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孵化技术:在孵...  相似文献   

2.
雏鸡死亡原因浅析陕西省畜牧兽医站贾文孝春季,是孵化高峰期,也是雏鸡发病死亡主要时期,为了提高基层育雏成活率,现结合实际,谈谈造成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供参考。一、种鸡群饲养管理较差种蛋品质低劣近年来种鸡饲养场户增加,但因缺乏必要的兽医知识,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4.
魏薇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1):65-65
近几年由于气候原因,使雏鸡难于育雏,成活率不高。这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如果学会一些雏鸡饲养管理的一些关键技术,就能大大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雏鸡体小娇嫩,抗病力弱,加之大群密集饲养.很难达到100%成活率。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有意外死亡,如压死、淹死、啄死、咬死、踩死等;加之疫病的原因,雏鸡发病后死亡率比较高.发病死亡是雏鸡育成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雏鸡育成率既要进行科学饲养.提高雏鸡机体抵抗力.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意外死亡.还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有效提高鸡群抗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河川饲养场每年春季孵化雏鸡7万只左右,雏鸡出壳后虽然采取防疫措施,死亡仍较多,并且生长发育不够好,大小不均匀。为此,除改善饲养管理外,我们用青霉素和维生素B_(12)试喂来航雏鸡,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7.
目前家禽孵化已经进入旺季,春雏大批出壳,养鸡场已经大批育雏,为了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必须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但也难免不得病,特别是雏白痢,死亡较为严重,所以育雏阶段必须精心饲养,饮喂清洁的酸奶子,或大蒜浸汁,以杜绝死亡。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龙江孵化场进行了试验,该厂在四月中旬孵出两批,种730只,发生白痢病雏110只,死亡58只,占发病雏的52%。我  相似文献   

8.
正养鸡生产中,雏鸡成活率是关键,只有提高雏鸡成活率,才能保证经济效益,这就要求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切实的生产措施。1雏鸡成活率低的原因1.1雏鸡养殖环境差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由于雏鸡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如果养殖场对温度不能很好地控制,就会对雏鸡的生长产生影响。温度过低时雏鸡为了取暖而采取扎堆的方式,很容易发生挤压造成雏鸡死亡,温度过高时  相似文献   

9.
怎样提高育雏期鸡的成活率,是决定育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清楚雏鸡死亡的原因,现就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原因分析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快,对营养的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因此,要给予精心的照料,稍有疏忽,常常因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现根据笔者从事肉仔鸡的饲养经验,分析雏鸡死亡的原因如下。(一)鸡白痢鸡白扇是影响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通常是由带菌种鸡纵向传播的,也可通过孵化、育雏等途径感染而传播。感染鸡白痢的雏鸡一般在三周大部分死亡。极少一部分耐过,但其生长发育速度将受严重影响。(二)脐炎脐炎也是影响雏鸡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它通常是在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不适合而造成…  相似文献   

11.
雏鸡死亡的主要受温湿度、饲养密度、光照等外部条件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相应措施,对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光照、卫生防疫通风换气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不断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日龄小,饲养难度大,易发生死亡。养好雏鸡,加强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分别对牡丹江市4个区的个体商品养鸡户雏鸡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先锋区17户、东风区8户、爱民区19户、阳明区11户、计55户养鸡8510只,其中死亡2999只,死亡率占育雏的35.24%,其中弱雏、伤热、挤压死及缺水等非病因死亡雏鸡1866只,占死亡总数的62.22%;因病死亡1133只,占死亡总数的37.78%;造成死亡原因都与种蛋质量,饲养管理好坏,及孵化技术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减少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是当前商品专业养鸡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怎样提高育雏期鸡的成活率,是决定育雏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清楚雏鸡死亡的原因,现就养殖户饲养雏鸡死亡原因分析如下:一、育雏期的温度不适宜养殖户育雏一般采用纸箱或竹笼作为育雏的保温设备,抓鸡多的养殖户大多都是火炕+煤炉保暖,室内温度难以控制,因此很难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饲养家禽规模户不断增加,饲养雏鸡的成活率相当低,其主要原因是养殖技术不够,饲养条件差,如:营养缺乏、防疫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差等人为因素引起疾病甚至死亡。为了更好地发展我镇养鸡业,提高养殖效益,先对我镇雏鸡发病及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雏鸡具有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差的特点,要想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从管理上抓起,重视温度、饲养、防病、免疫等环节。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采取针对性的饲养管理,帮助雏鸡渡过生长期的难关,保证育雏取得满意效果,其关键在于让雏鸡过好温度关、饲料关和疫病预防关。过好这三关,雏鸡成活率就高,体质健壮,能正常生长发育。笔者经多年的实践,现将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一、管理不善性死亡 1.忽视对弱雏的管理:弱雏主要是指一些蛋黄吸收不完全,脐环肿胀有粘液,腹部肿大,出生时体小软弱、体质差、反应迟钝的雏鸡,…  相似文献   

18.
咸阳市某鸡场的饲养管理和孵化设备等条件均较佳,但近年来,该场应用自产种蛋孵化雏鸡时,胚胎死亡较多,孵化率偏低(70.1~73.2%);出壳雏鸡早期(5日龄以内)死亡严重。为查明原因,进行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9.
<正>1-42日龄为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此阶段是雏鸡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由于雏鸡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健全,对外界各种应激因素抵抗力很差,主要依靠母源抗体的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但能够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而且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是整批蛋鸡盈利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育雏的成败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并且关系到成鸡的质量与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雏鸡神经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外界温度适应能力差,体小且弱,抗病力也较低;同时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雏鸡消化能力弱,所以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近3年3000多只雏鸡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