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土地面积量算方法存在的缺点,特别是无法高精度的量算大幅面纸质地形图土地面积的问题,本文将CASS应用于大幅面纸质地形图土地面积量算中,从而提高土地面积量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图上量测林地面积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误差而其精度要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所得精度要低的结论.最后本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运用上述四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且该方法便于差分GPS(RTDGPS)作业.  相似文献   

3.
林地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解决林地面积测量计算的难题 ,作者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结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 ,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 ,得知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的精度因存在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而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的精度低 .最后 ,该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 ,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 .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 ,与运用上述 4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 ,得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 ,且便于实时差分GPS(RTDGPS)作业 .  相似文献   

4.
高旋  顾红军  陈颍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52-10353,10360
[目的]检验在微观领域的三角剖分法在宏观上的适用性,从而在地籍面积量算中得以应用。[方法]提出具体算法,再举一实例,将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已用经典微积分算法求得的精确解进行比较。[结果]用三角剖分法计算椭圆面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满足土地面积量算精度要求。[结论]可将三角剖分法应用于土地面积量算,对数字化的土地面积计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几种量算土地面积方法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利用辛普森法,求积仪法,方格网法,量算了标准图形面积,并将量算值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3种方法的量算精度,推算出1:1万地形图面积的测量误差,用辛普森法量算面积较其它方法精度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多种坐标系统共存的实际,通过详细的公式推导研究了不同坐标系坐标转换及其对国土资源调查面积量算的影响.结合实例对这种影响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坐标系统的转换对于国土资源调查面积量算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坐标法和几何要素解析法,利用钢尺实测数据和图解数据求算并分析宗地面积的精度,提出了对于近似矩形的宗地图形,用钢尺丈量其周边,加上从图上量取对角线长度,来提高面积求算精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土地面积的量算是地籍测量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图纸的变形、地表高程的变化、地表倾斜等因素的影响,面积量算往往出现误差,本文重点研究这几种影响的相应改正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飞播造林设计实际,着重就AutoCAD软件在播区小班面积求算方面的开发试验和应用的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将AutoCAD软件在播区小班面积求算方法与传统的网点板求算、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小班面积求算方法,进行了实际求算对比,结论是AutoCAD软件在播区小班面积求算方法既可以极大节省时间、又可以减轻繁重的工作量,还极大的提高了求算的精度,有效的提高了设计质量。如在实际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可以为提高林业调查设计精度,降低林业生产成本,加快林业建设步伐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比例尺、地形图上地物表示方法、地形图实地定向和地形图上面积量算等方面的论述,解决了林业生产上野外工作和室内资料整理中常见的一些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建立西南山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为西南山区耕地保护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国土部门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区域背景分析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自然质量、利用水平、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特征4个背景分区,最终划定监测控制均质区,以“以点带面”的方法反映监测区域耕地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结果]研究区域共划分7个监测控制类型区,在监测控制大区的基础上划分33个监测控制区,布控111个固定监测样点,分别分布于不同监测控制区、不同耕地质量区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17个土地利用工程活动区域内布局42个动态监测样点,构建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样点布控体系.[结论]划定的监测控制区符合西南山区土地利用及耕地质量分布特点,并具有均质特点;采取多信息、多时段立体采集长期固定监测点的方法,能更科学合理地监测区域内耕地质量变化;根据西南山区土地利用工程项目特点布控动态监测样点更科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正蓝旗境内沙漠化研究为例来分析了浑善达克沙地东部地区沙漠化近今演变情况,运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张卫星遥感照片进行解译结合现场调查抽样验证方法、测算了浑善达克沙地东部沙漠化土地发展现状及面积,为今后的沙漠化的治理和防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山阴县、应县地区土地盐碱化现状、危害及成因,提出了井灌井排、平整土地、化学改良控盐碱、生物防护弱盐碱和土壤深松耕作等5种治理措施,以期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为此,根据新疆农村居民点特点及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和有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强宣传,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村镇建设规划,以此控制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5.
周超  张安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47-3849
根据重庆市黔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相关数据,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TM影像为基本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详查数据,分析了烟台地区1992~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格局.结果表明:1992~1995年烟台地区居民工矿建设及交通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耕地和水域面积则呈减少趋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未开发土地利用难度较大,耕地后备资源贫乏.  相似文献   

17.
1982年的农户土地承包以“均田制”和“分田制”为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90%左右的农户进行了调田,自发转包和转让趋于活跃,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有:“两田制”、“调换”、“股份”、“开发”、“租赁”、“反包”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中尚存在抛荒、半抛荒,转包、转让手续不全,制度不规范,违背政策等现象。当前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健全以转让、转包、局部性调整、租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西北部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区,探讨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固碳和产水量服务的影响。利用FLUS模型耦合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预测了2030年自然演变、生态控制和城市快速发展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并利用InVEST模型估算了2015和2030年3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固碳和产水量服务,最后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市快速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幅度最大(+39.57%),而林地在生态控制情景下预计增加152.38 km2(+3.10%)。生态控制情景具有最大的碳储量和产水量(99.53×106Mg和361.50×107m3),其中林地是重要的供给区域。城市快速发展情景下灌木林地单位面积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强度最大,自然演变情景下未利用地单位面积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强度最大。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决策者制定区域生态保护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芹芳  段刚  杨震  陈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42-6443
[目的]建立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方法体系。[方法]调查统计与综合分析。[结果]依据农用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科学确定一定区域、一定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基本农田的理论面积、可实现面积和实际面积。[结论]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测算农用地不同层次的产能,确定不同层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和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佳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10-5211,5303
从统筹、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将土地统筹利用与集约利用、可持续利用进行对比,对统筹对象进行界定,构建了土地统筹利用的区域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概念,并结合我国当前实践特点,提出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试图为当前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